首页 理论教育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相反,目前黑河流域水库、塘坝水面积在70 km2以上,超过了现存天然水面积,天然水域减少。一方面反映了人为活动开发水资源的强度;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流域内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流域西部讨赖河、洪水坝河汇入北大河,经金塔盆地进入黑河干流的老河道。由于这些水系的变化,使黑河流域完整的水系支离破碎,逐渐形成了新的水、土和植被平衡区。目前中游地区年产粮食99万吨,农业灌溉占用了大量水资源,挤占了生态用水。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1.黑河下游断流加剧,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任建华,2005)

对进入黑河下游水量控制站正义峡水文站1957—2000年实测资料的统计,20世纪50年代后期年均断流日数为37.5 d,60年代年均断流日数为43.4 d,70年代年均断流日数为66.4 d,80年代年均断流日数为50.6 d,90年代年均断流日数为89.9 d。90年代最为突出,比60年代以前年均断流日数增加了50 d左右。在断流日数增加的同时,断流的年内分配也发生了变化,70年代以前黑河下游断流主要集中在5—9月份,其中5—6月份最为突出,断流日数占全年断流日数的70%以上。4月份平均断流日数由70年代的1.1 d增加到90年代的8.7 d。10—11月份在80年开始出现1次断流后,进入90年代中期几乎从每年的10 d延长至现在的近20 d,两大湖泊(东、西居延海)水面面积50年代分别为267 km2和35 km2,已先后于1961年和1992年干涸。60年代以来,有多处泉眼和沼泽地先后消失,下游三角洲下段的地下水位下降,水质矿化度明显提高,水生态系统严重恶化。

2.天然水域减少,水库塘坝增加,人工绿洲扩大

黑河水系开发利用前,在泉水出露带以下,多积水为湖,有的成为沼泽地。河流尾闾存在着大面积的终端湖。例如,张掖市以北的临泽小屯泉群区,酒泉城以下的天然沼泽,下游额旗东部的古居延曾名盛一时,而现在弱水的终端湖东西居延海已干涸或变为季节湖。根据推算,历史上天然水面积仅黑河干流就可高达1000 km2,可是现在天然水面积不足20 km2。而相反,目前黑河流域水库、塘坝水面积在70 km2以上,超过了现存天然水面积,天然水域减少。一方面反映了人为活动开发水资源的强度;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流域内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有利方面是大部分水资源为人工绿洲服务;不利的是下游的干旱环境更趋于干旱,引起绿洲外围气候、生态环境的极端化(高前兆,1988)。

3.内陆终端湖退缩,水系分离,改变了天然绿洲植被与水分的关系(www.xing528.com)

随着上游河道的改造,大量河水被截引入人工渠道,一些中小河流的水量基本上消耗于冲积扇前缘的绿洲,原先的河道干涸消失。流域西部讨赖河、洪水坝河汇入北大河,经金塔盆地进入黑河干流的老河道。自金塔盆地以下河流已干涸消亡,原河道成了排水积盐的场所;山丹河自祁家店以下的老河道已干枯,成了临时性洪水集流道。仅仅在黑河干流附近,有小股泉水流于河床,摆浪河以西至江山河发源于走廊南山北坡的诸小河流,因出山径流大部分在山前被利用,仅以地下的径流汇于东、西明海子和盐池一带,而与流域水系东部黑河干流和西部北大河失去水力联系。由于这些水系的变化,使黑河流域完整的水系支离破碎,逐渐形成了新的水、土和植被平衡区。原河道两岸或河流积水洼地靠河水滋润生长的植被正在逐步衰退。

4.中游水利工程修建,灌溉面积扩大,改变了中下游水量分配关系

目前,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扩大农业灌溉面积,增引河川径流量,消耗水土资源来实现的。这种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一方面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没有将水作为一种稀缺的、有限的资源加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另一方面生态用水被挤占,下游生态环境恶化,劣变趋势加剧。据历史记载,黑河中游地区汉代仅有8万~9万人,灌溉面积约为7万亩(含林草灌溉面积);1949年总人口约55万人,灌溉面积103万亩;现状总人口121万人,灌溉面积334万亩;现状总人口和灌溉面积分别相当于1949年的2.2倍和3.2倍,现状人均灌溉面积相当于1949年的1.5倍,也大大高于现状全国水平。由于统筹考虑水资源条件不够,60年代末以来,在以粮为纲的思想指导下,大规模垦荒种粮,发展商品粮基地,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甘肃省提出“兴西济中”发展战略,并向黑河中游地区酒泉移民,灌溉面积发展很快。目前中游地区年产粮食99万吨,农业灌溉占用了大量水资源,挤占了生态用水。下游内蒙古额济纳旗,现状总人口1.62万人,相当于1949年0.23万人的7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灌溉面积的增加,全流域用水量已由1949年的约15亿m3,增长到目前的26.2亿m3,其中中游地区用水量增加到24.5亿m3。而进入下游的水量则从50年代的11.6亿m3减少到90年代的7.7亿m3。同时,由于下游甘肃省金塔县鼎新灌区用水增加,国防科研基地用水等因素影响,加之河道损失了大量的水量,实际进入额济纳旗的水量只有3亿~5亿m3。(黑河网,2007)

黑河干流莺落峡至正义峡区间基本无区间径流加入,主要原因是中游用水量的不断增加,支流来水量较少的限制和支流中上游水利工程蓄水。支流已逐步失去了与干流的直接水力联系,成为独立的水系,除汛期有少量不能利用的洪水之外,实际加入黑河干流的水量很少。因此,莺落峡、正义峡两个控制水文站之间的水量差基本反映了干流中游地区耗水规模的变化(任建华,20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