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弹靶特性对射击的影响:原理分析与优化建议

弹靶特性对射击的影响:原理分析与优化建议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获得弹靶特性对惰性弹丸侵彻行为的影响,以铝弹丸侵彻铝靶为例,通过数值仿真,改变弹丸长径比和靶板厚度,获得弹丸侵彻行为影响规律。图2.11弹丸长径比对侵彻行为影响图2.11弹丸长径比对侵彻行为影响(续)侵彻过程中弹丸速度、比内能、压力及靶板内部压力随时间变化如图2.12~图2.15所示。

弹靶特性对射击的影响:原理分析与优化建议

为获得弹靶特性对惰性弹丸侵彻行为的影响,以铝弹丸侵彻铝靶为例,通过数值仿真,改变弹丸长径比和靶板厚度,获得弹丸侵彻行为影响规律。仿真中,弹、靶均选择Johnson-Cook强度模型、Shock状态方程各向同性失效模型,并划分Lagrange网格。具体计算模型如图2.10所示。

图2.10 弹靶侵彻计算模型

1.弹丸长径比影响

为对比弹丸长径比对侵彻行为的影响,仿真中弹丸直径为10 mm,长度分别选择5 mm、10 mm、20 mm和30 mm,对应长径比λ分别为0.5、1.0、1.5、2.0。靶板厚度为10 mm,弹丸初始速度设定为弹道极限速度。

不同长径比条件下,弹丸对靶板侵彻行为如图2.1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径比除了影响弹丸对靶板的侵彻效应,还显著影响弹丸变形状态。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冲击波不断向弹丸和靶板中传播,导致弹丸、靶板变形及失效。相同碰撞速度条件下,弹丸长径比越小,变形越显著,侵彻能力越弱。随着弹丸长径比增加,除了可观察到剩余弹丸,靶板变形及破坏也更加显著。

图2.11 弹丸长径比对侵彻行为影响

图2.11 弹丸长径比对侵彻行为影响(续)

侵彻过程中弹丸速度、比内能、压力及靶板内部压力随时间变化如图2.12~图2.1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弹丸长径比越小,侵彻过程中速度下降越快,比内能越低。由于初始碰撞速度相同,弹丸和靶板内初始压力相同,但随着弹丸长径比增加,压力波动效应减弱,并最终趋于一致。

图2.12 弹丸速度时程曲线

图2.13 弹丸比内能时程曲线

图2.14 弹丸内部压力时程曲线

图2.15 靶板内部压力时程曲线(www.xing528.com)

2.靶板厚度影响

为对比靶板厚度对侵彻行为的影响,仿真中弹丸直径为10 mm,长度选择10 mm,靶板厚度h分别为3 mm、5 mm、8 mm、10 mm和15 mm。

不同靶板厚度条件下,弹丸对靶板侵彻行为如图2.16所示。可以看出,厚度除影响弹丸对靶板的贯穿过程,还显著影响弹丸变形状态。靶板较薄时,弹丸快速贯穿靶板,且靶板上穿孔边缘规则,弹丸剩余侵彻体明显。随靶板厚度增加,弹丸变形加剧,靶板穿孔逐渐变为延性漏斗几何形状。

图2.16 靶板厚度对侵彻行为影响

图2.16 靶板厚度对侵彻行为影响(续)

侵彻过程中弹丸速度、比内能、压力及靶板内部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17~图2.20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靶板厚度越大,侵彻过程中弹丸速度下降越快,比内能越高。由于初始碰撞速度相同,弹丸和靶板内初始压力相同,但随着靶板厚度增加,压力波动效应增强,并最终趋于一致。

图2.17 弹丸速度时程曲线

图2.18 弹丸比内能时程曲线

图2.19 弹丸压力时程曲线

图2.20 靶板内部压力时程曲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