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铁路钢筋混凝土简支肋梁桥设计规范及横截面分析

铁路钢筋混凝土简支肋梁桥设计规范及横截面分析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1.5肋梁式截面《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6.3.12 条规定:分片式T 梁应设置横隔板,桥面板连成整体。对于钢筋混凝土简支梁,一般在梁端、跨中和四分点处各设置一道横隔梁即可满足要求,见图4.1.6。如图4.1.9 为铁路单线简支T 梁桥的横截面图,截面由两片T 梁组成,T 梁高度为130 cm,翼缘板宽度为210 cm,梁肋宽度为21 cm,为了便于布置钢筋,梁肋设计为马蹄形,横隔梁宽94.5 cm,两横隔板之间间隙为10 cm。

铁路钢筋混凝土简支肋梁桥设计规范及横截面分析

对于较大跨度(L>8 m)的梁,由于跨度增大,梁高相应增高,如果再用板式截面,则受拉区不参与主梁工作的混凝土截面显著增加。为了减少材料和减轻梁重,便于架设和运输,一般采用肋式截面。

1. 肋梁构造

肋梁按横截面形式有Ⅱ形、I 形、T 形三种基本类型(图4.1.5)。在桥横截面上,一般采用多片主梁布置形式,因而当采用Ⅱ形、I 形、T 形主梁截面组成桥的横截面时,其基本形式与多片T 形截面类同。T 形截面是应用最多的肋梁式截面,它的特点是外形简单、制造方便,横向采用横隔梁联结,整体性比较好。T 形梁的翼缘板构成桥梁的行车道,是主梁的受压翼缘,受拉翼缘部分多做成马蹄形,以满足布置钢筋的需要[图4.1.5(d)]。

图4.1.5 肋梁式截面

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6.3.12 条规定:分片式T 梁应设置横隔板,桥面板连成整体。T 梁设置在梁端部的横隔板称为端横隔板,设置在中部的横隔板称为中横隔板。横隔板在装配式T 形梁桥中起着保证主梁之间相互连接成整体的作用,它不但有利于制造、运输和安装阶段构件的稳定性,而且能显著加强全桥的整体性。有中横隔梁的梁桥,荷载横向分布比较均匀,且可以减少翼板接缝处的纵向开裂现象。对于钢筋混凝土简支梁,一般在梁端、跨中和四分点处各设置一道横隔梁即可满足要求,见图4.1.6。

图4.1.6 肋梁式截面构造

2. 梁内钢筋布置

梁内钢筋有主钢筋(也称为纵向受力钢筋)、斜筋(也称为弯起钢筋)、箍筋、架立钢筋和纵向水平钢筋等,用矩形梁举例说明梁内钢筋布置,如图4.1.7。

图4.1.7 梁内钢筋示意图

①主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拉区,平行于梁的轴线。其主要作用是承受荷载弯矩引起的拉应力,其数量由计算决定。

《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6.3.15 条规定:梁内通过支点的主钢筋不应少于跨中截面主钢筋数量的1/4,且不应少于2 根,伸入支点的长度不应小于10 倍的钢筋直径,并加设标准弯钩。

《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6.3.1 条规定:受拉区域钢筋的净距和弯钩应符合下列规定:

ⅰ. 受拉区域的钢筋可以单根或2~3 根成束布置,钢筋的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的直径(对带肋钢筋为计算直径),并不应小于30 mm。

ⅱ. 当钢筋(包括成束钢筋)层数等于或多于3 层时,其净距横向不应小于1.5 倍的钢筋直径并不得小于45 mm,竖向仍不得小于钢筋直径并不得小于30 mm。

② 斜筋,为了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而设置,一般由受拉主钢筋弯起而成,因此称为弯起钢筋。当弯起钢筋不能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要求,或者弯起钢筋不能满足构造要求时,需增加斜钢筋。《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6.3.14 条规定:梁内弯起钢筋可沿梁高的中线布置,并使任何一个与梁轴垂直的截面最少与一根斜筋相交。斜筋与梁轴所成的斜角宜采用45°,且不应小于30°,也不应大于60°。(www.xing528.com)

③ 箍筋(图4.1.8),垂直于梁轴线布置,其作用是:承受由剪力引起的主拉应力;固定主钢筋位置以形成钢筋骨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6.3.13 条规定:梁内应设置直径不小于8 mm 的箍筋。当支撑受拉钢筋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梁高的3/4,且不大于300 mm;当支撑受压钢筋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的15 倍,且不大于300 mm。支座中心两侧,1/2 梁高的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 mm。每一箍筋一行上所箍的受拉钢筋不应多于5 根,受压钢筋不应多于3 根。承受扭矩作用的梁,箍筋应制成封闭式。

图4.1.8 箍筋形式

④ 架立钢筋。无受压钢筋的梁在其上部需配置架立钢筋,其作用是固定箍筋的正确位置,并与梁底纵向受拉钢筋形成钢筋骨架。

⑤ 纵向水平钢筋,沿梁肋高度的两侧,在箍筋外侧水平方向设置,以抵抗温度应力及混凝土收缩应力,同时与箍筋共同构成骨架以利于应力的传递。《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地6.3.16 条规定:梁高大于1 m 时,在梁腹高度范围内应设置纵向水平钢筋,其间距为100~150 mm,直径不应小于8 mm。

为了不使钢筋锈蚀而影响构件的耐久性,并保证钢筋和混凝土很好地黏结在一起,必须设置混凝土保护层。《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6.3.2 条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 mm,并不宜大于50 mm;对于顶板有防水层及保护层的最外层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 mm。

3. 主梁的横向连接

装配式T 梁通常均借助横隔梁和桥面板的接头使所有主梁连成整体。接头要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并使其在运营过程中不致因荷载反复作用和冲击作用而发生松动。常用的接头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 焊接钢板接头。

钢板接头分别设在横隔梁靠近下缘的两侧和T 梁翼缘板处,端横隔梁的焊接钢板接头构造与中横隔梁相同,但由于在其外侧不好实施焊接,故焊接接头只设于内侧。相邻横隔梁之间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填满。

② 扣环接头。

这种接头现浇混凝土数量较多,接头施工后也不能立即承受荷载,施工较复杂,但强度可靠,整体性及耐久性好。

③ 桥面板的企口铰连接。

为了改善翼缘板的受力状态,可以用企口铰接的形式将悬臂板连接起来。

除了横隔梁和桥面板的接头外,还应该在桥梁的横桥向布置横向预应力钢筋,使梁联结更牢靠。如图4.1.9 为铁路单线简支T 梁桥的横截面图,截面由两片T 梁组成,T 梁高度为130 cm,翼缘板宽度为210 cm,梁肋宽度为21 cm,为了便于布置钢筋,梁肋设计为马蹄形,横隔梁宽94.5 cm,两横隔板之间间隙为10 cm。

图4.1.9 跨径12 m 铁路简支T 梁横截面图(单位:m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