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铸铁热处理的影响及与钢热处理的异同

铸铁热处理的影响及与钢热处理的异同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铸铁的热处理与钢的热处理相比,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这样可使铸铁通过热处理,既可获得具有相当于高碳钢的性能,又可获得相当于中、低碳钢的性能。而铸铁的热处理效果与铸铁中石墨的形态密切相关。相变过程中,碳常常需要作远程扩散,其扩散速度受硅的较强烈的阻碍影响,加之铸铁的导热性差,使碳溶入奥氏体的速度变慢。

铸铁热处理的影响及与钢热处理的异同

铸铁是碳的质量分数大于2.11%的铁碳合金,工业用铸铁成分是以铁、碳、硅三元合金为主要元素,并含有锰、磷、硫等杂质的多元合金。工业用铸铁分为普通铸铁和合金铸铁两大类。普通铸铁的成分(质量分数)大致为:C 2.0%~4.0%、Si 0.6%~3.0%、Mn 0.2%~1.2%、P 0.1%~1.2%、S 0.08%~0.15%。合金铸铁是在普通铸铁中加入铬、钼、钒、镍、铜、铝等合金元素,或者提高硅、锰、磷等元素的含量而得到的,合金铸铁分为:抗磨铸铁、耐热铸铁、耐蚀铸铁。

碳在铸铁中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游离石墨(符号G)、化合态的渗碳体(Fe3C),少量溶解于基体。按照碳在铸铁中存在形式和石墨形态,铸铁可以分为四种:白口铸铁、灰铸铁可锻铸铁、球磨铸铁。

铸铁的热处理与钢的热处理相比,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铸铁可以仿照钢的热处理工艺方法。但是,由于铸铁中的碳的存在形式和金属基体化学成分的差异,致使铸铁的热处理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共析转变是一个范围 铸铁是Fe-C-Si的三元合金,图6-1所示为Fe-C-Si三元合金稳定性相图,其共析转变发生在一个相当宽的温度范围,在这个温度范围存在铁素体+奥氏体+石墨的稳定平衡和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的准稳定平衡。在共析温度范围的不同温度,都对应着铁素体和奥氏体的不同平衡数量,这样,只要控制不同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就可以获得不同比例的铁素体与珠光体基体组织,从而在较大的幅度内调整铸铁的力学性能。

978-7-111-35060-6-Chapter06-1.jpg

图6-1 Fe-C-Si三元合金稳定态相图

(2)可控的基体碳含量 铸铁碳含量尽管很高,但是石墨化过程可以是碳全部或部分以石墨形态析出,使铸铁的基体不仅具有类似低碳钢的铁素体组织,甚至可以控制不同的石墨化程度,得到不同数量和形态的铁素体与珠光体混合物,或其他奥氏体转变产物。这样可使铸铁通过热处理,既可获得具有相当于高碳钢的性能,又可获得相当于中、低碳钢的性能。(www.xing528.com)

(3)热处理工艺参数选择范围大 铸铁奥氏体及其转变产物的碳含量可以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奥氏体化的温度和加热、保温、冷却条件就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调整,控制奥氏体及其转变产物的碳含量,从而使铸铁的性能可在较大的范围进行调整。

(4)石墨形态的不变性 热处理不能改变石墨的形态以及分布特性(除了石墨化退火以外)。而铸铁的热处理效果与铸铁中石墨的形态密切相关。灰铸铁热处理有一定的局限性,球墨铸铁中石墨形态呈球状,石墨对基体的割裂作用较小,因而凡是能改变铸铁基体的各种热处理方法对球墨铸铁都非常有效。

(5)热处理保温时间较长 铸铁中的石墨是碳的集散地。相变过程中,碳常常需要作远程扩散,其扩散速度受硅的较强烈的阻碍影响,加之铸铁的导热性差,使碳溶入奥氏体的速度变慢。通过延长保温时间,可获得比较均匀的奥氏体基体。

(6)对淬火冷却介质的不敏感性 铸铁的实际冷却速度比钢慢得多,对淬火冷却介质也不如钢敏感。在淬火临界尺寸内,水冷和油冷后获得的硬度值相差不大。所以,为了防止开裂,一般不选择水冷淬火。

(7)铸铁的耐回火性好 由于碳和硅的作用,铸铁淬火后,在保证力学性能的前提下,为了充分消除应力,一般都采用较高的回火温度,回火时间也长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