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食品乳化剂的作用及常用类型

食品乳化剂的作用及常用类型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乳化剂大都为表面活性剂,其主要功能是起乳化作用。食品乳化剂能稳定食品的物理状态,改进食品的组织结构,简化和控制食品的加工过程,改善风味、口感,提高食品质量,延长货架寿命。食品乳化剂有乳化作用,也可以作为食品的稳定剂,并能防止面包的淀粉老化,从而可以保持面包的柔软性。常用的乳化剂有磷脂和蔗糖脂肪酸酯。可用作乳化剂和润湿剂。在食用乳化剂中它的亲水性较大,适用于油水型乳浊液,对油脂仅溶解1%以下。

食品乳化剂的作用及常用类型

食品乳化剂是能使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如油和水)中的一种呈微滴状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的一类添加剂。食品乳化液通常是由互不相溶成分构成的多相体系。

食品乳化剂从来源上分可分为天然食品乳化剂和人工食品乳化剂;从两相中所形成的乳化体系的性质分又可分为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

食品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各成分单独存在时均为独立相。如水、油为液相;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为固相;将水、油脂放在一起时,它们不相溶,独立地分成两个相,若加以搅拌,则形成一相以微粒分散在另一相的体系,称为乳状液。所形成的新体系由于两液体的界面积增大,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为使体系稳定,需要加入降低界面能的物质,即乳化剂。乳化剂大都为表面活性剂,其主要功能是起乳化作用。

食品乳化剂能稳定食品的物理状态,改进食品的组织结构,简化和控制食品的加工过程,改善风味、口感,提高品质量,延长货架寿命。食品乳化剂在食品工业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能使两种以上互不相溶的溶液形成稳定的混合体系,从而为开发丰富多彩的食品新品种提供了前提条件。

食品乳化剂有乳化作用,也可以作为食品的稳定剂,并能防止面包的淀粉老化,从而可以保持面包的柔软性。

常用的乳化剂有磷脂蔗糖脂肪酸酯。

1. 磷脂

磷脂主要成分是卵磷脂(PC)、脑磷脂(PE)和肌醇磷脂(PI)等。

精制磷脂是半透明的黏稠物质,稍有特异臭味。在空气中或光照下迅速变成黄色,逐渐变成不透明的褐色物质。不溶于水,在水中膨润成胶体溶液。溶于乙醚四氯化碳等,有吸湿性,也是抗氧化剂。磷脂实际上应用的是一些磷脂的混合物,商品粗卵磷脂一般还含有少量甘油三酯、脂肪酸、色素、碳水化合物以及甾醇。大豆磷脂是精炼大豆油的副产品,不溶于水,吸水膨润,溶于氯仿、乙醚、乙醇,不溶于丙酮。可溶于热的植物油。可用作乳化剂和润湿剂。(www.xing528.com)

从大豆油中制取磷脂成本很低,不易腐败,可大量生产,是食品工业重要的乳化剂。许多情况下,卵磷脂进行化学或酶法改性,可以提高乳化能力,并减少与金属离子的反应。

磷脂是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两类兼可使用的乳化剂。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磷脂在各种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稀奶油、氢化植物油、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其使用量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 蔗糖脂肪酸酯

蔗糖脂肪酸酯为白色至黄色粉末,或白色至微黄色的黏稠液体或软固体。无臭或稍有特殊气味。溶于乙醇、丙酮,微溶于水,热不稳定。在食用乳化剂中它的亲水性较大,适用于油水型乳浊液,对油脂仅溶解1%以下。加热到145℃以上则分解,120℃以下稳定,在酸性或碱性下加热则被皂化

蔗糖脂肪酸酯适于糕点的乳化、发泡和泡沫的保持,具有优良充气性,在面包品质改良剂中使用最多的是蔗糖单脂肪酸酯,它能提高面包的酥脆性,改善淀粉糊黏度以及面包体积和蜂窝结构,可防止面包老化和饼干等焙烤制品的油脂乳化,可提高油脂起酥作用。采用冷藏面团制作面包时,添加蔗糖酯可以有效防止面团冷藏变性。可降低巧克力物料黏度,还可用于牛乳等分散剂

实际使用时,可先将蔗糖脂肪酸酯用适量的冷水调和成糊状,再加入所需的水,升温至60~80℃,搅拌溶解,或将蔗糖脂肪酸酯加到适量油中,搅拌令其溶解和分散,再加到制品原料中。另外,蔗糖脂肪酸酯暴露在空气中一般易潮解结块,结块后仍可使用,但不利于保存,因蔗糖脂肪酸在50℃以上即开始熔化,应密封保存与阴冷干燥处。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蔗糖脂肪酸酯在各种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稀奶油(淡奶油)及其类似品、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水油状脂肪乳化制品类以外的脂肪乳化制品 [包括混合的和(或)调味的脂肪]、乳化制品、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其他(仅限乳化天然色素)均为10.0g/kg;果酱、专用小麦粉(如自发粉、饺子粉等)、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面糊)、调味糖浆、调味品、其他(仅限即食菜肴)为5.0g/kg;冷冻饮品(食用冰除外)、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生湿面制品(如面条、饺子皮、馄饨皮、烧麦皮)、生干面制品、方便米面制品、果冻(用于果冻粉,按冲调倍数增加使用量)为4.0 g/kg;调制乳、焙烤食品为3.0g/kg;杂粮罐头、肉及肉制品、鲜蛋、饮料类(包装饮用水除外)为1.5 g/k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