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圆锥面车削技巧详解

圆锥面车削技巧详解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车削圆锥面方法有很多种,如转动小滑板车圆锥、偏移尾座法、利用靠模法和样板刀法等。转动小滑板法车外圆锥面的方法和步骤1)调整小滑板的镶铁,使小滑板导轨与镶铁的配合间隙松紧合适。4)粗车圆锥面。应根据工件圆锥面的长度确定小滑板车削的起始点,防止车削时行程不够。因锥度已经校正,精车外圆锥面主要是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控制圆锥面尺寸精度。因此精车外圆锥面时,车刀必须锋利、耐磨,按精加工要求选择好切削用量。

圆锥面车削技巧详解

圆锥面既有尺寸精度,又有角度要求,因此,在车削中要同时保证尺寸精度和圆锥角度。一般先保证圆锥角,然后精车控制其尺寸精度。车削圆锥面方法有很多种,如转动小滑板车圆锥、偏移尾座法、利用靠模法和样板刀法等。

1.转动小滑板车削锥度

车削长度较短和锥度较大的圆锥体和圆锥孔时常采用转动小滑板,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能保证一定的加工精度,所以应用广泛。转动小滑板法车锥面的原理,就是小滑板的运动方向与圆锥素线平行,所以车床上小滑板转动的角度就是圆锥半角α/2,如图4-3所示。将小滑板转盘上的螺母松开,调整角度值与基准零线对齐,然后固定转盘上的螺母,摇动小滑板手柄开始车削,使车刀沿着锥面素线移动,即可车出所需要的圆锥面。

978-7-111-46864-6-Chapter04-17.jpg

图4-3 转动小滑板法车锥面

a)车外圆锥 b)车内圆锥

(1)小滑板的转动方向 车外圆锥时,如果最大圆锥直径靠近主轴,最小圆锥直径靠近尾座方向,小滑板应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圆锥半角(α/2);反之,则应顺时针方向转动一个圆锥半角。车内圆锥工件时,如果最小圆锥直径靠近主轴,小滑板应顺时针方向转动一个圆锥半角;反之应逆时针转动一个圆锥半角,见表4-3。

表4-3 加工锥齿轮上的圆锥面时小滑板的转动方向与转动角度

978-7-111-46864-6-Chapter04-18.jpg

(2)小滑板的转动角度 由于圆锥的角度标注方法不同,有时图样上没有直接标注出圆锥半角,这时就必须经过换算,才能得出小滑板应转动的角度。换算的原则是把图样上所标注的角度,换算成圆锥素线与车床主轴轴线的夹角(α/2)。α/2就是车床小滑板应转过的角度,见表4-3。

(3)转动小滑板法车外圆锥面的方法和步骤

1)调整小滑板的镶铁,使小滑板导轨与镶铁的配合间隙松紧合适。过紧时手动进给费力,小滑板移动不均匀;过松时则小滑板间隙大,车削时刀纹时深时浅,表面粗糙度值增大。

2)装夹工件和车刀。工件装夹时,应使卡爪均匀地与工件表面接触,保持最小的跳动量,尽量使工件的旋转中心与主轴中心重合并夹持牢固。车刀装夹时,刀尖必须严格地对准工件的旋转中心,刀尖高于中心或低于中心,车出的工件圆锥素线将不是直线,而是双曲线

3)确定小滑板转动方向及角度。小滑板转动后,其运动方向轨迹应与圆锥素线平行。小滑板转动方向规定如下:车正外锥面(锥体大端靠近主轴)时,小滑板应逆时针转动一个圆锥半角,反之则应顺时针转动(倒外锥)。车正内锥面(锥体小端靠近主轴)时,小滑板应顺时针转动一个圆锥半角,反之则应逆时针转动(倒内锥)。角度调整的步骤如下:

将小滑板转盘上的螺母松开,把转盘转至所需要的圆锥半角α/2的刻线上,与基准刻线对齐,然后固定转盘上的螺母。但车削圆锥体的圆锥半角往往都不是整数,即便是整数,一次调整合格的可能性很小,一般可在圆锥角附近估计一个值,试运行后逐步找正。估计时的原则:车外圆锥时,调整角度值可以大于标准值10′~20′,但不能小于标准值,以防将圆锥素线车长或圆锥直径车小而无法修复。

4)粗车圆锥面。车圆锥面与车外圆一样,也分粗、精车,通常先按圆锥大端直径车成圆柱体,然后再车圆锥面。应根据工件圆锥面的长度确定小滑板车削的起始点,防止车削时行程不够。此外,最好在圆锥长度处做好标记,保证留有精车余量。

粗车时首先移动中、小滑板,使刀尖与轴端外圆接触后,小滑板后退,将中滑板刻度调至零位或某一整数值,作为切削深度的起始点。逐次粗车,当车削长度大约至锥体长度的1/2时,检测圆锥角度。

5)校正圆锥角度。用样板或游标万能角度尺通过透光法检查,校正圆锥角度,先判断外圆锥面角度的大小,确定小滑板的微调方向和大小,小心放松小滑板锁紧螺母(不要全松,留有一定的余力,保证小滑板位置不动),左手食指、中指接触小滑板的前端,无名指、小指接触中滑板右侧面,眼睛目测小滑板刻度线。右手用铜棒沿微调方向轻轻敲击小滑板,调整完后,锁紧小滑板。再试车削,再测量、校正,直到角度合格。

6)精车圆锥面。因锥度已经校正,精车外圆锥面主要是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控制圆锥面尺寸精度。因此精车外圆锥面时,车刀必须锋利、耐磨,按精加工要求选择好切削用量。首先用钢直尺游标卡尺测量出工件小端面至套规过端界面线的距离a,用计算法算出背吃刀量ap

978-7-111-46864-6-Chapter04-19.jpg

方法一:床鞍不动,移动中、小滑板,使刀尖轻轻接触圆锥的小端外圆处,中滑板不动,小滑板后退,让车刀离开工件,车刀向前移动背吃刀量ap,后摇小滑板开始精车,如图4-4所示。

方法二:床鞍不动,移动中、小滑板,使刀尖轻轻接触圆锥的小端外圆处,中滑板不动,小滑板后退,使车刀沿圆锥素线离开工件端面a的距离,移动床鞍沿圆锥轴线进给,使车刀与工件端面接触,此时车刀已切入一个背车刀量ap,然后摇动小滑板开始精车,如图4-5所示。

978-7-111-46864-6-Chapter04-20.jpg

图4-4 计算背吃刀量ap精车圆锥面

a)用套规测量 b)用中滑板调整背吃刀量ap

978-7-111-46864-6-Chapter04-21.jpg

图4-5 用工件端面与刀尖距离a精车圆锥面

a)退出小滑板调整背吃刀量ap b)移动床鞍调整背吃刀量ap

(4)转动小滑板法车内圆锥面的方法和步骤

1)钻孔。用小于锥孔小端直径1~2mm的麻花钻钻底孔。

2)内圆锥车刀的选择及装夹。由于圆锥孔车刀刀柄尺寸受圆锥孔小端直径的限制,为了增大刀柄刚度,宜选用圆锥形刀柄,且使刀尖与刀柄中心对称平面等高。装刀时,可以用车平面或平面划线的方法调整车刀,使刀尖严格对准工件中心。刀柄伸出长度应保证其切削行程,刀柄与工件锥孔周围应留有一定空隙。车刀装夹好后还须停机在孔内摇动床鞍至终点,检查刀柄是否会产生碰撞。

3)如果要加工配合的圆锥表面,可以先转动小滑板车好外圆锥面,然后不要变动小滑板角度,将内圆锥车刀反装,使切削刃向下,主轴仍正转,便可以加工出与圆锥体相配合的圆锥孔。或者使用左镗孔刀,刀柄加工成圆锥形以提高刚性,主轴反转,也可以加工出配套锥面,这种方法适于车削数量较少的配套圆锥,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配合精度。

4)粗车锥面。与转动小滑板法车外圆锥面一样,在加工前也须调整好小滑板导轨与镶条的配合间隙,并确定小滑板的行程长度。加工时,车刀从外边开始切削(主轴仍正转),当塞规能塞进工件约1/2时检查校准圆锥角。

5)校正圆锥角度。用涂色法检测圆锥孔角度,根据擦痕情况调整小滑板转动的角度。经几次试切和检查后逐步将角度找正。

6)精车内圆锥面。精车内圆锥面控制尺寸的方法,与精车外圆锥面控制尺寸的方法相同,也可以采用计算法或移动床鞍法确定ap值,如图4-6、图4-7所示。

978-7-111-46864-6-Chapter04-22.jpg

图4-6 计算法控制圆锥孔尺寸

978-7-111-46864-6-Chapter04-23.jpg

图4-7 移动床鞍法控制圆锥孔尺

7)切削用量的选择

切削速度比车外圆锥面时低10%~20%。

②手动进给要始终保持均匀,不能有停顿与快慢不均匀的现象。最后一刀的切削深度一般取0.1~0.2mm为宜。

③精车钢件时,可以加切削液或机油,以减小表面粗糙度Ra值,提高表面质量。

(5)转动小滑板法车圆锥的特点

1)可以车削各种角度的内外圆锥,适用范围广。

2)操作简便,能保证一定的车削精度。

3)由于小滑板法只能用手动进给,故劳动强度较大,表面粗糙度值也较难控制;而且车削锥面的长度受小滑板行程限制。

4)转动小滑板法适用于加工圆锥半角较大且锥面不长的工件。

(6)转动小滑板车外圆锥面的注意事项

1)车刀刀尖用试切法严格对准工件旋转中心,避免产生双曲线误差。

2)工件圆锥的大端直径(小端直径)圆柱面与圆锥面表面应一刀车出,保证同轴度。

3)用圆锥套规检查时,套规和工件表面均用绢绸擦干净;工件表面粗糙度值Ra必须小于3.2μm,并应去毛刺;涂色要薄而均匀,转动量应在半圈以内,不可来回旋转。

4)车削过程中,锥度一定要严格、精确地计算,在要求长度前把锥度调整准确。长度尺寸必须严格控制。

5)取出圆锥塞规时注意安全,不能敲击,以防工件移位。

6)精车锥孔时要以圆锥塞规上的刻线来控制锥孔尺寸。

7)车刀切削刃要始终保持锋利。

2.偏移尾座法

采用偏移尾座法车外圆锥面,必须将工件用两顶尖装夹,把尾座向里(用于车正外圆锥面)或者向外(用于车倒外圆锥面)横向移动一段距离s后,使工件回转轴线与车床主轴轴线相交,并使其夹角等于工件圆锥半角α/2。由于床鞍是沿平行于主轴轴线的进给方向移动的,工件就被车成一个圆锥体,如图4-8所示。偏移尾座法加工工件时,工件是由两顶尖装夹,所以不能加工内圆锥。

978-7-111-46864-6-Chapter04-24.jpg

图4-8 偏移尾座车锥面

(1)尾座偏移量s的计算 用偏移尾座法车外圆锥面时,尾座的偏移量不仅与圆锥长度L有关,而且还与两顶尖之间的距离有关。两顶尖之间的距离一般可近似看作工件全长L0。尾座偏移量s可以根据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978-7-111-46864-6-Chapter04-25.jpg

式中 s——尾座偏移量(mm);(www.xing528.com)

D——最大圆锥直径(mm);

d——最小圆锥直径(mm);

L——圆锥长度(mm);

L0——工件全长(mm);

C——锥度。

例4-2 在两顶尖之间,用偏移尾座法车一外圆锥工件,已知D=80mm,d=76mm,L=600mm,L0=1000mm,求尾座偏移量s

解:根据式(4-6)得

978-7-111-46864-6-Chapter04-26.jpg

例4-3 用偏移尾座法车一外圆锥工件,已知D=30mm,C=1∶50,L=480mm,L0=500mm,求尾座偏移量s

解:根据式(4-7)得

978-7-111-46864-6-Chapter04-27.jpg

(2)装夹工件 前后顶尖对齐(尾座上、下层零线对齐),在工件两中心孔内加润滑脂,用两顶尖装夹工件,将两顶尖距离调整至工件总长L0(尾座套筒在尾座内伸出长度应小于套筒总长的1/2)。工件在两顶尖间的松紧程度,以手不用力能拨动工件,而工件无轴向窜动为宜。

(3)偏移尾座 尾座偏移量计算出来后,偏移尾座的几种方法如下:

1)用尾座的刻度偏移尾座。偏移时,先松开尾座紧固螺母,然后用六角扳手转动尾座上层两侧螺钉1、2(根据正、倒锥确定向里或向外偏移),按尾座刻度把尾座上层移动一个s距离。最后拧紧尾座紧固螺母,如图4-9所示。这种方法比较方便,一般尾座上有刻度的车床都可以采用。

2)用百分表偏移尾座。使用这种方法时,先将百分表固定在刀架上,使百分表的测头与尾座套筒接触(百分表应位于通过尾座套筒轴线的水平面内,且百分表测量杆垂直于套筒表面),然后偏移尾座。当百分表指针转动至一个s值时,把尾座固定,如图4-10所示。利用百分表偏移尾座比较准确。

3)用锥度量棒或试件偏移尾座。先把锥度量棒或试件装夹在两顶尖之间,在刀架上装一百分表,使百分表测头与量棒或试件表面接触。百分表的测量杆要垂直于量棒或试件表面,且测头位于通过量棒或试件轴线的水平面内。然后偏移尾座,纵向移动床鞍,使百分表在两端的读数一致后,固定尾座即可,如图4-11所示。使用这种方法偏移尾座,选用的锥度棒或试件总长须与所加工工件的总长相等,否则加工出的锥度是不正确的。

978-7-111-46864-6-Chapter04-28.jpg

图4-9 用尾座的刻度偏移尾座

a)“0”线对齐 b)偏移距离s

978-7-111-46864-6-Chapter04-29.jpg

图4-10 用百分表偏移尾座

978-7-111-46864-6-Chapter04-30.jpg

图4-11 用锥度量棒或试件偏移尾座

提示: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偏移尾座,都有一定的误差,必须通过试切,逐步修正,而达到比较精确的圆锥角,满足工件的要求。

(4)偏移尾座法车圆锥的特点

1)可以采用纵向机动进给,使表面粗糙度值Ra减小,圆锥的表面质量较好。

2)顶尖在中心孔中是歪斜的,因而接触不良,顶尖和中心孔磨损不均匀,故可采用球头顶尖。

3)不能加工整锥体或内圆锥。

4)偏移尾座法适宜于加工锥度小、精度不高、锥体较长的外圆锥工件,因受尾座偏移量的限制,不能加工锥度大的工件。

(5)偏移尾座法车圆锥的注意事项

1)粗车时,进刀不宜过深,首先找正锥度,以防止工件报废;精车圆锥面时,apf都不能太大,否则影响锥面的加工质量。

2)随时注意两顶尖间松紧和前顶尖的磨损情况,以防工件飞出伤人。

3)偏移尾座时应仔细、耐心调整,熟练掌握偏移方向。

4)若工件数量较多,其长度和中心孔的深浅、大小必须一致,否则都将引起工件总长的变化,从而使加工出的工件锥度不一致。

5)由于尾座偏移,使前后两顶尖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则中心孔和两顶尖接触不吻合,造成工件回转阻滞和干涉,两端宜采用球头顶尖。

3.仿形法

仿形法车圆锥是刀具按照仿形装置(靠模)进给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如图4-12所示。在卧式车床上安装一套仿形装置,该装置能使车刀作纵向进给的同时,又作横向进给,从而使车刀的运动轨迹与圆锥面的素线平行,加工出所需的圆锥面。

(1)仿形法车外圆锥的基本原理 仿形法又称为靠模法,它是在车床床身后面固定安装一个靠模板1,其斜角根据工件的圆锥半角α/2调整;取出中滑板丝杠,刀架3通过中滑板与滑块2刚性连接。这样,当床鞍纵向进给时,滑块沿着固定靠模中的斜槽滑动,带动车刀作平行于靠模板斜面的运动,使车刀刀尖的运动轨迹平行于靠模板的斜面,即BCAD。这样即可车出外锥面。用此法车外圆锥面时,小滑板需旋转90°,以代替中滑板横向进给。

978-7-111-46864-6-Chapter04-31.jpg

图4-12 仿形法车圆锥的基本原理

1—靠模板 2—滑块 3—刀架

(2)仿形法车外圆锥面的特点

1)调整锥度准确、方便,生产率高,因而适合于批量生产。

2)中心孔接触良好,又能自动进给,因此圆锥表面质量好。

3)靠模装置角度调整范围较小,一般适用于车削圆锥半角α/2<12°的工件。

4.靠模法

(1)靠模的结构 靠模的结构如图4-13所示,底座1固定在车床床鞍上,它下面的燕尾导轨和靠模体5上的燕尾槽均为滑动配合。当需要加工圆锥工件时,用螺钉11通过挂脚8、调节螺母9及拉杆10把靠模体固定在车床床身上。靠模体上标有角度刻度,它上面装有可以绕中心旋转到与车床主轴轴线相交成所需圆锥半角α/2的锥度靠模板2。螺钉6用来调整靠模板与车床主轴轴线相交的斜角,当调整到所需的圆锥半角α/2时用螺钉7固定。抽出中滑板丝杠,使连接板3的一端与中滑板相连,另一端与滑块4连接,滑块可以沿靠模板中的斜槽自由滑动。当床鞍作纵向移动时,滑块4沿靠模板的斜槽滑动,同时通过连接板带动中滑板沿靠模横向进给,使车刀合成斜进给运动,从而加工出所需的圆锥面。小滑板需旋转90°,以便于横向进给以控制锥体尺寸。当不需要使用靠模时,将两只螺钉11松开,取下连接板,装上中滑板丝杠,床鞍将带动整个附件一起移动,从而使靠模失去作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特殊结构的中滑板丝杠与滑块4相连,使中滑板既可以手动横向进给,又可以通过滑块沿靠模板横向进给。

(2)靠模法车外圆锥面的特点

1)调整锥度准确、方便,生产率高,因而适合于批量生产。

2)能够自动进给,表面粗糙度值Ra较小,表面质量好。

3)靠模装置角度调整范围较小,一般适用于圆锥半角α/2在12°以内的工件。

978-7-111-46864-6-Chapter04-32.jpg

图4-13 靠模法车外圆锥面

1—底座 2—靠模板 3—连接板 4—滑块 5—靠模体 6、7、11—螺钉 8—挂脚 9—调节螺母 10—拉杆

5.宽刃刀车削法

宽刃刀车圆锥面,实质上属于成形法车削,即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它是在车刀装夹时,把主切削刃与主轴轴线的夹角调整到与工件的圆锥半角α/2相等后,采用横向进给的方法加工出外圆锥面,如图4-14所示。同样的方法用车孔刀可以加工内圆锥面。

宽刃刀车外圆锥面时,切削刃必须平直,应取刃倾角λs=0°,车床、刀具和工件等组成的工艺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刚度,而且背吃刀量应小于0.1mm,切削速度宜低些,否则容易引起振动。

978-7-111-46864-6-Chapter04-33.jpg

图4-14 宽刃刀车圆锥

宽刃刀车削法主要适用于较短圆锥面的精车工序。当工件的圆锥表面长度大于切削刃长度时,可以采用多次接刀的方法加工,但接刀处必须平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