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税西恒与九三学社的创建背景

税西恒与九三学社的创建背景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之后,为了进一步唤醒大众抗日救国的民族意识和实践科学民主的理念,为了避免出现“两个中国之命运”,“民主科学座谈会”的同志均感到有必要建立永久性组织加强各地各界联系,于是,税西恒与许德珩等人在重庆便开始筹备组织九三学社。大会发布了《九三学社缘起》《成立宣言》《基本主张》《对时局主张》等重要文件。

税西恒与九三学社的创建背景

1937年7月,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迁至重庆并将其作为战时首都,西南地区的地位日渐重要。在重庆大学任职三年后,1938年秋,税西恒辞去重庆大学的职务,回任济和水力发电厂经理,并成为国民政府的一名技术官员。

但是,国民党当局只知积极反共,消极抗日,贪污勒索,中饱私囊,毫不顾及国家与人民的长远利益,川康兴业公司开办五年,并无让川康地方发生多大变化。1945年5月7日《大公晚报》记载了总经理邓汉祥对记者的谈话:“公司成立已届三年,目前虽可维持现状,仍距理想甚远。”[15]税西恒眼见自己设计的灌县水电厂开工无望,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只得在1945年愤而辞职,回到重庆。此时的重庆作为战时陪都亦是危机四伏,他眼见这一时期国内政治时局暗淡,官员、军队腐败现象丛生,物价飞涨,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些现状促使税西恒和其他先进知识分子一样,更深入地思考国家民族未来的命运。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大迁徙。分布在东北和沿海的工业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工厂内迁,为持续抗战保存中国的工业基础。更深层次的,为了保存革命火种,保存中华民族最后的尊严和学术,同时内迁的还有大批学校以及各界的名士、人才。抗战内迁也为东部与西部的先进知识分子的融合与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时机,税西恒得以在重庆结识更多地域的知识分子。

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中共为了引领思想潮流,团结各种力量共同抗日,深入西南地区开展地下工作,保留国统区革命力量,壮大民族抗战阵线,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1939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组织进步力量争取时局好转的指示》中指出:“一切站在国共之间主张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所谓中间力量(从救国会朋友直到各地公正乡绅、名流学者及地方实力派等),最近期间表现出政治积极性日益增长,成为推动时局好转的极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用极大努力帮助他们用各种方式组织起来。”1940年3月11日,毛泽东在《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报告中指出:“在中国,这种中间势力有很大的力量,往往可以成为我们同顽固派斗争时决定胜负的因素”,因此,“争取中间势力是我们在抗日统一战线时期的极重要的任务”[16]。在国统区工作的中共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邓颖超等,根据中共中央的精神,在重庆经常同爱国民主党派和人士接触,参加他们的活动,分析国内外形势,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对他们给予鼓励、支持和推动。税西恒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不断交流中思想发生了较大变化,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民主人士,对国家民族命运何去何从有了更清晰的思路,进而在四十年代创办了蜀都中学,创建了九三学社

抗日战争后期,日军对西南地区发动进攻,桂林失陷,川黔吃紧,国军不断制造国共摩擦。这一时期团结抗战局面,随着国民党的消极抗日,也笼罩着一团浓重的阴影。包括税西恒在内的重庆科技界、文教界的高级知识分子对时局极感焦虑,经常聚在一起,互相交换对时局的看法,讨论如何推进团结、民主,坚持抗战。渐渐地,税西恒家成为聚会地,吴玉章、熊克武、但懋辛等民主人士常聚会于重庆两路口新村五号税西恒家,广泛交换革命、文化、科技、建设方面的意见,渐渐地,就形成了座谈会的方式,定期组织讨论民主与抗战问题,因为民主与科学五四运动以来人人皆知的旗帜和口号,座谈会又被称为“民主科学座谈会”,与会者一致主张“团结民主,抗战到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号召。发扬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壮大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队伍,广泛团结进步的科教界人士,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的斗争,为实现人民民主与发展人民科学而奋斗。但是如何落实到行动,这群知识分子仍然迷茫无措。

在迷茫彷徨之际,共产党对这些知识分子伸出了橄榄枝。1945年8月,毛泽东到达重庆后,于百忙中接见了许德珩、劳君展和梁希、潘菽、金善宝等“民主科学座谈会”和“自然科学座谈会”成员,并建议把“民主科学座谈会”搞大,成为一个永久性组织。毛泽东指出:现在人数虽少,但也不要紧,你们都是科学文教界有影响的代表性人物,经常在报上发表意见和看法,不是也起到很大的宣传作用吗?经过毛泽东的指点和推动,座谈会改组为一个永久性的政治组织,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1945年9月,在周恩来、潘梓年授意下,“自然科学座谈会”的一些成员在潘菽(原名有年)的介绍下,以个人身份参加“民主科学座谈会”。“民主科学座谈会”成为一个以科学技术界、文化教育界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民主团体。第一批成员有税西恒,张雪岩、褚辅成、王卓然、孟宪章、吴藻溪等人[17]

之后,为了进一步唤醒大众抗日救国的民族意识和实践科学民主的理念,为了避免出现“两个中国之命运”,“民主科学座谈会”的同志均感到有必要建立永久性组织加强各地各界联系,于是,税西恒与许德珩等人在重庆便开始筹备组织九三学社。1945年9月3日,是日本帝国主义签字投降之日,全国各地都在庆祝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民主科学座谈会的同志们在重庆也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座谈会。会上有的同志提议,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把座谈会改为九三座谈会,大家一致赞成。“民主科学座谈会”由此改名为“九三座谈会”[18]。(www.xing528.com)

“九三座谈会”于1946年1月6日举行了大型座谈会,声援出席政治协商会议各代表,希望他们完成所负历史任务,并决定筹组九三学社。重庆《新华日报》记载了这次座谈会的情况,以“学术界举行九三座谈会,决定筹组九三学社”为题报道了此次会议。

“九三学社筹备会”在反内战斗争中,经过四个多月的积极筹备,于1946年5月4日下午三至七时在重庆川康兴业公司举行成立大会,如图2-6所示。大会发布了《九三学社缘起》《成立宣言》《基本主张》《对时局主张》等重要文件。到场的有褚辅成、卢于道、黄国璋、许德珩、税西恒、吴藻溪、张雪岩、詹熊来、潘菽、黎锦熙、彭饬三、李士豪、刘及辰、王卓然等五十余人,大家一致推选褚辅成、许德珩、税西恒为主席团代表。大会首先由褚辅成致开会辞,许德珩报告筹备经过,税西恒报告社费收支账目。然后宣读农林科学出版社及南泉实用学校校友贺电。再由卢于道、王卓然、黄国璋、张雪岩、张迦陵自由演说,他们一致指出:武力不能求得统一,东北及中原的内战必须立即无条件停止,在政府根据协议改组以前,美国不应有援助中国的任何党派之行为,希望马歇尔元帅继续以公正态度,调处国共纠纷,实现全中国的和平民主。最后通过社章缘起成立宣言,基本主张,对时局主张及致美国国会电文。最后选举潘菽、张雪岩、褚辅成、许德珩、税西恒、吴藻溪、黄国璋、彭饬三、王卓然、孟宪章、张西曼、涂长望、李士豪、笪移今、张迦陵、严希纯等人为理事,卢于道、詹熊来、刘及辰、何鲁、侯外庐、黎锦熙、梁希、陈剑鞘等为监事[19]

图2-6 九三学社成立地址——青年大厦

图片来源:http://www.mzzj.org/html/news/2018/0410/5446.htm

图2-6 九三学社成立地址——青年大厦

图片来源:http://www.mzzj.org/html/news/2018/0410/5446.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