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节约用水,提高生活质量

节约用水,提高生活质量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高生活质量、发展第三产业对水资源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然而海河流域水资源匮乏的严峻现实又对节约用水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是优先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还是厉行节约用水,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海河流域各种资源的禀赋条件表明,水资源严重匮乏是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即供水短缺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

节约用水,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海河流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政策的逐步实施,经济渐渐转型,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大,与人民生活直接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第三产业用水户众多,构成复杂,社会进步促使城乡居民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给排水设施、卫生条件逐步改善,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在内的第三产业用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

提高生活质量、发展第三产业对水资源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然而海河流域水资源匮乏的严峻现实又对节约用水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生活质量,增加社会福利,必然导致用水量的大幅度增长,反之亦然,削减用水量必然导致生活舒适度的下降。是优先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还是厉行节约用水,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但是可以考虑从紧紧抓住主要矛盾、适当放开次要矛盾入手,解决这一对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海河流域各种资源的禀赋条件表明,水资源严重匮乏是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即供水短缺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考虑适当增加其他资源的消耗以换取在不降低人民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水资源的消耗,以次要矛盾升级的代价首先缓和、解决主要矛盾,这就是所谓的“此消彼长”,可以使系统达到新的意义上的平衡。实际上,目前各方面拟订和实施的许多节水措施(主要指工程措施),都是以增加其他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以往多项调查研究指出,包括生活用水在内的第三产业用水消耗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无谓的浪费损失,主要原因是由于第三产业用水户组成复杂,用水方式分散,用水户的经济水平和文化习俗各不相同,用水管理难度很大,加之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也相对落后。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制定激励性政策,采取包括鼓励、强制等手段在内的各种灵活措施约束用水行为。根据以上分析,初步拟订主要政策措施如下:

(1)完善用水计量,实行超用水定额累进加价,利用经济杠杆,增强用水户的节水意识。

(2)根据不同具体情况,较大幅度地提高服务业水价,抑制住宿、餐饮业类等用水大户的水量浪费;合理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水价。

(3)鼓励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对易忽视节水的公益事业单位,如大学、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强化预付费插卡取水制度,杜绝长流水现象。

(4)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提高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

(5)加强节水宣传与教育,使节水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为。

然而,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是否可以考虑牺牲一定的生活质量以求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在资源储备逐渐显现入不敷出、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尖锐的今天,应大力倡导伦理性消费,尽量减少资源消耗,为子孙后代着想,未来的生活不致因资源的耗竭而困窘,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应注意,在公正的社会制度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伦理性消费的对象首先针对富人阶层。制订相应政策,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减少非理性支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注释】
(www.xing528.com)

[1]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2006年8月。

[2]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

[3]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1月。

[4]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2月。

[5]新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4月。

[6]朔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4月。

[7]长治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4月。

[8]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6月。

[9]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若干战略问题研究(第二稿)[R],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