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湿膜流动引发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湿膜流动引发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5—3涂装后肥边实例图涂料当中各物质的表面张力大小次序为:水>颜填料>树脂>溶剂>添加剂/助剂。在涂装过程中工件边缘挥发较快的通常是溶剂,在涂料当中,剩下的主要就是颜填料和树脂,那么最终呈现出来的是边缘干燥部分的涂料的表面张力较高。

湿膜流动引发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1.肥边

(1)问题描述

涂料在进行涂装时,出现涂料往工件边缘处聚集的现象,最终呈现为工件边缘湿膜较厚,我们称之为肥边问题。尤其是涂装基材有明显边界轮廓,且边界轮廓为直角和锐角时,最容易出现肥边现象。如图5—3(a)所示,样板在喷涂白漆的过程中,由于样板边缘是明显的边界,进而呈现出整个边缘较中间区域更厚的现象(边缘遮盖力更强,形成相对明显的边框)。而图5—3(b)是边缘为圆弧形的样件,在进行金色涂料的涂装后,其边缘处发白(涂膜干燥后铝粉排列更佳),而边缘内沿就出现了明显的由涂膜厚度造成的铝粉排列不佳,进而形成的黑框。

(2)原因分析

涂料施工之后,便进入干燥的环节当中,也就是溶剂将会按照一定的速度向空气中挥发,当涂料进行施工的时候,施工工件的边缘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大,便会更加快速的干燥,也就是工件边缘的涂膜更倾向于干膜。

图5—3 涂装后肥边实例图

涂料当中各物质的表面张力大小次序为:水>颜填料>树脂>溶剂>添加剂/助剂。

在涂装过程中工件边缘挥发较快的通常是溶剂,在涂料(无论是水性还是油性)当中,剩下的主要就是颜填料和树脂,那么最终呈现出来的是边缘干燥部分的涂料的表面张力较高。高的表面张力会迫使涂料向边缘流动,进而引起肥边。

(3)解决方案

基于涂料当中各物质表面张力的大小区别,我们在进行配方设计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添加剂、助剂来调节涂料的整体表面张力,也可以通过助剂的有效加量控制涂料在干燥过程中表面张力不会出现大范围的变化,避免由工件边缘涂料溶剂的挥发导致边缘涂膜表面张力的迅速提高,而造成肥边。(www.xing528.com)

涂装过程中造成肥边的主要原因是涂料配方设计的问题,在涂装现场通常是较难有效解决的,但是通过调节溶剂,适当减慢涂料挥发速度,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涂装过程中出现的肥边问题的。另外如果有条件,适当加入能够调节涂料表面张力的助剂也是解决问题的临时性办法。

2.缩边

(1)问题描述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在工件表面的边缘处,出现了边缘露底或边缘部分涂膜较薄的现象,如图5—4所示,我们称之为缩边。而且向工件中间缩回的涂料又会造成局部涂膜更厚。这种缩边现象,在水性涂料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

图5—4 涂装缩边实例图

(2)原因分析

在对金属工件表面进行涂装施工时,由于金属工件的表面张力普遍较大,当涂料的表面张力相对较大时,就难以进行有效的施工,这在水性涂料当中是极为正常的现象。尤其是在用水开稀之后,涂料表面张力较大,虽然整体上能够在工件表面铺展,使得中间部分的涂膜能够形成,但是工件边缘依旧由于干燥速度较快,形成的涂膜的表面张力反而小于未干燥的涂料的表面张力。同时由于涂料的流动性太好,因为表面张力的差异,工件边缘的涂料出现了往中间收缩的现象。

(3)解决方案

在进行水性涂料施工时出现缩边现象,通常需要加入助剂调节涂料的表面张力,将涂料的表面张力适当调低就能有效地解决。但是更需要注意的是,水性涂料在施工前加水开稀时,加水量需要严格控制,因为水的表面张力极大,同时对于水性漆的降黏能力也极强,如果涂料配方当中设定的加水量恰好可以施工,那么一旦开稀比例升高了之后,就会出现涂料自身表面张力过高,同时涂料施工时黏度也较低,流动性较高,进而在涂装施工时出现缩边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