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扫频仪及其工作原理与性能指标

扫频仪及其工作原理与性能指标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2-8 扫频仪的组成框图及工作波形扫频信号源即频率受控振荡器,用于在扫描信号u1和扫描启停控制信号u2的控制下产生扫频信号u3,u3的频率将随着u1的增大而升高。扫频仪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频率范围:扫频信号源所能产生的载波频率范围。

扫频仪及其工作原理与性能指标

1.频率特性测量仪器

线性系统频率特性的测量与被测系统的工作频率密切相关。在较低频段(如数十兆赫),可近似认为描述系统中电路工作的参数均为集总参数,且只集中于RLC等理想元件上,导线仅起传输作用。随着工作频率逐渐提高到射频、微波段,这些参数将均匀分布在导线上,被称为分布参数,集总参数的分析处理方法已不再适用。

鉴于上述原因,通常分为两个频段对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进行测量:30~300MHz段,主要使用扫频仪;300MHz~300GHz段,主要使用网络分析仪。当然,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扫频仪可能工作到更高频段,而网络分析仪可以从低频一直工作到微波。

一些常用的频率特性测量类仪器及系统包括:

1)扫频仪:又称频率特性测量仪,用于测量较低频段上的电路和系统的频率特性,包括幅频特性、带宽、回路Q值等。

2)网络分析仪:主要用于测量射频和微波频段上的电路和系统,通过测定各种有源、无源器件及网络的反射参数和传输参数,对表征网络特性的全部参数进行全面描述。本节稍后将对网络分析仪进行介绍。

3)频率特性及网络分析系统

①扫频信号源:用于产生幅度恒定、频率在限定范围内作线性变化的正弦信号。本书已在信号源部分予以介绍。

②频谱分析仪:用于分析信号中所含的各频率分量的幅度、功率、相位等信息,以及测量频谱纯度等。本书已在频域测量部分予以介绍。

2.扫频仪

作为工作在较低频段上的频率特性测量仪器,扫频仪在无线通信广播电视、导航等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如测量放大器、滤波器等器件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和延迟特性,以及通带频响、增益、反射等参数。

(1)扫频仪的组成

扫频仪实质上是一种把扫频信号源、频标发生器、示波器结合起来的仪器,图12-8所示为其组成框图及工作波形。由图可见,扫频仪主要包括扫频信号源、扫描信号源、检波探头和频标形成电路等。

978-7-111-46024-4-Part01-455.jpg

图12-8 扫频仪的组成框图及工作波形

扫频信号源即频率受控振荡器,用于在扫描信号u1和扫描启停控制信号u2的控制下产生扫频信号u3u3的频率将随着u1的增大而升高。

扫描信号源用于产生扫描信号u1和扫描控制信号u2。其中,u1除了用作显示器(示波器)的水平扫描信号外,同时也是扫频信号u3的频率调制信号。u2用于在显示器的扫描正程时控制扫频信号源振荡,以在屏幕上显示幅频特性曲线;在扫频回程时使扫频信号源停止振荡,以在屏幕上显示一条用作零值的水平参考基线

检波探头用于对被测件输出的信号包络进行峰值检波,从而得到被测件的幅频特性。

频标形成电路可产生一个用作频率标度的频标信号,以便读出幅频特性曲线上各点所对应的频率值。

(2)扫频仪的主要性能指标

有效频率范围:扫频信号源所能产生的载波频率范围。

扫频宽度:在扫频线性和振幅平稳性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单次扫频能够覆盖的最大频率范围。

扫频方式:由扫频电压的实现方式而决定的扫频工作模式,如自动扫频(扫描电压周期性自动变化)、手动扫频(通过面板旋钮手工调节扫描电压)、触发扫频(由触发脉冲启动扫描电压)、外扫频(由外部电压信号控制扫频信号源)等。

扫频非线性:扫频信号频率与扫频电压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可用f-u曲线的斜率变化表示为(www.xing528.com)

978-7-111-46024-4-Part01-456.jpg

式中,df为频率的微小变化量;du为电压的微小变化量;k为扫频非线性系数。在一定扫频范围内,k越接近1,说明f-u曲线越近似于直线,则扫频线性越好。

振幅平稳性:指扫频信号幅度的稳定性,或称平坦度。因幅度不稳定主要由寄生调幅引起,寄生调幅越小,稳定性越好,故通常用扫频信号的寄生调幅系数来表示。

频标:一般有1MHz、10MHz、50MHz及外部等几种,常见类型有脉冲、线形、菱形等形状。

输出阻抗:扫频仪中,扫频信号源的输出阻抗一般是75Ω。

3.频标

为了帮助在显示输出的水平轴上有更精确的频率读数,通常在扫频信号中附带输出两个或多个可移动的频率标记脉冲,以便准确地标读扫描区间内任一点的信号频率值。这样的频率标记脉冲就是“频标”。频标是扫频测量中的频率定度,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频标所用的基准频率(混频本振)必须具有较高的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一般采用晶体振荡器

2)一组频标信号的幅度应基本一致、显示整齐,不会因频标幅度差异而导致读数误差。

3)频标信号不能包含杂频和泄漏进来的扫频信号。

4)有菱形、脉冲、线形等多种形式,以满足各种显示和测量的需要。

5)频标产生过程中的电路时延应尽可能小,否则将表现为频率定度的偏差,因而增加系统误差

产生频标的基本方法是差频法,利用差频方式可以产生一个或多个频标。频标的数目取决于和扫频信号混频的基准频率的成分,基本原理如图12-9所示。

978-7-111-46024-4-Part01-457.jpg

图12-9 频标产生的基本原理

a)产生单一频标 b)产生多频标

978-7-111-46024-4-Part01-458.jpg

图12-10 菱形频标产生的电路框图

常见的菱形频标是利用差频法得到的,如图12-10所示。标准信号发生器产生标准频率信号f0谐波发生器产生f0的基波及各次谐波f01f02f03、…、f0i。范围在fminfmax的扫频信号在某处的频率如果与谐波频率相同,将得到混频零拍点,即输出差频为零。以零拍点为中心,扫频信号越向两边变化,差频频率越高;将差频输出经过低通滤波器之后,差频中被滤去高频成分和零频附近的低频成分,只有以零拍点为对称点的差频信号才被保留下来。受滤波器带阻特性的影响,距零拍点较远的信号幅度被急剧衰减,于是形成状如菱形的频标。

如果改变基准频率,菱形频标将在频率轴上移动。由于菱形频标本身有一定的频率宽度,只有当其宽度与扫频范围相差甚远时,才能形成很细的标记。因此菱形频标适用于较高频段的频率特性测量。如果参加混频的都是固定频率信号,则混频之后也只能得到固定差频信号,无法产生菱形频标。

脉冲频标是由菱形频标变换而来的。将经过混频、滤波的菱形频标信号送到单稳电路中,用每个频标去触发单稳电路产生输出,整形之后形成极窄的矩形脉冲信号,这就是脉冲频标,也叫针形频标。这种频标的宽度较菱形频标窄,它在测量低频电路时比菱形频标有更高的分辨力。

线形频标是光栅增辉式显示器所特有的频标形式。它的形状是一条条极细的垂直方向的亮线,可以和电平刻度线组成频率-电平坐标网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