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选择和应用过盈配合?

如何选择和应用过盈配合?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保证结合件之间可靠地传递给定的负荷,是选择过盈配合的基本要求;同时,还应保证结合件在结合压力作用下形成的应力不超出结合件材料的屈服点,并且不发生塑性变形。因此,进行过盈配合设计时,应按功能条件,采用计算法、类比法或试验法确定极限过盈量δemax和δmin。过盈配合结合表面的粗糙度,会影响实际过盈量和联结强度,表1-62列举过盈配合纵向形成方法推荐的Ra数值,供选择过盈配合结合的轴、孔表面粗糙度时参考。

如何选择和应用过盈配合?

保证结合件之间可靠地传递给定的负荷,是选择过盈配合的基本要求;同时,还应保证结合件在结合压力作用下形成的应力不超出结合件材料的屈服点,并且不发生塑性变形。因此,进行过盈配合设计时,应按功能条件,采用计算法、类比法或试验法确定极限过盈量δemax(最大有效过盈量)和δmin(考虑压平量的最小过盈量)。按标准选定的过盈配合的极限过盈量[δmax]和[δmin],应保证过盈联接传递给定负荷,即[δmin]>δmin;保证过盈联结件在给定的变形范围内,即[δmax]≤δemax。对于重要部件的过盈联结,采用计算法得到的结果,还应参照同类机器有效的经验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必要时还可以采用试验法对所选的配合进行验证。

公称尺寸至500mm过盈配合的优先、常用和一般用途的轴和孔公差带见图1-33和图1-31;公称尺寸至500mm基孔制优先、常用的过盈配合见表1-16,基轴制优先,常用配合见表1-17;过盈配合用基本偏差的特性及应用见表1-47,公称尺寸至500mm的优先、常用过盈配合的特性及应用举例见表1-61。公称尺寸大于500~3150mm过盈配合常用轴和孔的公差带为h6(H6)、n6、p6、r6、s6、t6、u6、(H7)、p7、r7、s7、t7、u7等,一般采用基孔制同公差等级配合。

过盈配合结合表面的粗糙度,会影响实际过盈量和联结强度,表1-62列举过盈配合纵向形成方法推荐的Ra数值,供选择过盈配合结合的轴、孔表面粗糙度时参考。过盈配合的包容件和被包容件结合表面形状误差降低了实际接触面积,影响结合强度,表1-63列出了H8/u8、H7/s6和H7/r6过盈配合结合表面形状误差推荐的许用数值,供参考之用。

一般情况下,过盈配合的计算方法尚未考虑离心力影响;因此,对于高速旋转的过盈配合(如燃气轮机等高速旋转的圆盘与轴的过盈联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会影响运转过程中的实际过盈量,设计时应考虑运转中离心力的影响(大直径和很高转速时更应重视)。

对于公差等级要求高,过盈量变动范围小的过盈配合,在单件小批量,特别是大尺寸的配合,推荐采用配制配合;批量大时,可以采用增大制造公差,按实际过盈分组装配,以获得较佳的综合经济技术效果。

表1-61 过盈配合的特性及选用

978-7-111-39217-0-Chapter01-239.jpg

(续)

978-7-111-39217-0-Chapter01-240.jpg(www.xing528.com)

(续)

978-7-111-39217-0-Chapter01-241.jpg

表1-62 过盈配合(纵向联结)结合表面Ra推荐值 (μm)

978-7-111-39217-0-Chapter01-242.jpg

注:用横向形成方法选取的过盈联结表面微观不平度高度要大2~4倍。

表1-63 过盈配合结合表面形状误差推荐许用值 (μm)

978-7-111-39217-0-Chapter01-243.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