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结构设计原理:屈服点和抗拉强度,重要指标

钢结构设计原理:屈服点和抗拉强度,重要指标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了屈服阶段之后,钢材内部晶粒重新排列,使抵抗外荷载的能力有所提高,曲线上升而到达顶点,称为强化阶段,此时的顶点应力为抗拉强度fu。当荷载使钢材出现抗拉强度的极限值时,截面面积局部收缩,塑性变形迅速增大,称为颈缩阶段。图2.9理想弹性-塑性体应力-应变曲线综上所述可见,屈服点fy和抗拉强度fu是钢材强度的两项重要指标。

钢结构设计原理:屈服点和抗拉强度,重要指标

强度是材料受力时抵抗破坏的能力。钢结构一般都承受较大荷载,所以要求钢材具有相当的强度。说明钢材强度性能的指标有弹性模量 E、比例极限fp、屈服强度fy抗拉强度(极限强度)fu。它们是根据钢材标准试件一次拉伸试验确定的。其中屈服强度fy很重要,是设计时认为钢材可以到达的最大应力。在屈服强度以前,钢材服从弹性工作的计算假定,其变形很小,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钢材达到屈服强度以后,应变急剧增长,结构变形达到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所以钢结构的设计强度一般以钢材的屈服强度作为依据确定。屈服强度高的钢材可减轻结构重量、节约材料和降低造价。

结构钢材单向应力状态下的力学性能是在静载、常温条件下,对钢材标准试件(见图 2.7)一次单向均匀拉伸试验得到的,它是机械性能试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简单易行,可得到反映钢材强度和塑性的几项主要机械性能指标,且对其他受力状态(受压、受剪、受弯)也有代表性。

图2.7 标准拉伸试件

图 2.8(a)为低碳钢单向均匀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图 2.8(b)为曲线的局部放大,从中可以看出钢材受力的几个阶段和强度、塑性的几项指标。

图2.8 低碳钢标准试件拉伸曲线(σ-ε)

由σ-ε 关系曲线可见,结构钢材一次拉伸试验时,历经 4 个阶段。

(1)弹性阶段(0A段)。钢材的应力与变形完全处于直线关系,符合胡克定律。材料为弹性,弹性模量E为常数(2.06×105MPa),其应力最高点为比例极限fp,此时相应的应变约为 0.10%(Q235)。(www.xing528.com)

(2)弹塑性阶段(AB 段)。当应力超过比例极限时,应力与应变不成正比,材料为弹塑性体,弹塑性模量为变数。应力增加时,增加的应变包括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两部分。在此阶段卸荷时,弹性应变立即恢复,而塑性应变不能恢复,称为残余应变。由A点到B点,应力和应变关系是一个波动过程,逐渐地趋于平稳,如图 2.8(b)所示。波动形状主要和加荷速度有关,加荷速度大时屈服点就高,否则就低。下屈服点较为稳定,因而计算时以下屈服点为准,记为fy。没有明显屈服点的钢材(或硬钢),以条件屈服强度(残余应变为 0.2%)所对应的应力作为静力强度设计指标。

(3)塑性阶段(BC 段)。应力达到屈服点后,应力不增加,而应变可继续增大,即变形模量为 0,应力-应变关系形成水平线段 BC,通常称为屈服平台,亦即塑性流动阶段,钢材表现出完全塑性。对于结构钢材,此阶段终了的应变(C 点的应变)可达2%~3%。

(4)强化阶段(CD 段)。过了屈服阶段之后,钢材内部晶粒重新排列,使抵抗外荷载的能力有所提高,曲线上升而到达顶点,称为强化阶段,此时的顶点应力为抗拉强度fu。当荷载使钢材出现抗拉强度的极限值时,截面面积局部收缩,塑性变形迅速增大,称为颈缩阶段。此时荷载不断降低、变形继续发展,直到断裂为止。

抗拉强度fu除了反映钢材经过巨大变形后的抗拉能力外,还反映钢材内部组织的优劣,并与钢材的疲劳强度也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也是钢材破坏前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虽然在达到这个应力时,钢材已由于产生很大变形而失去使用性能,但抗拉强度高则可增加结构的安全保障,故比值fu/fy可看作衡量钢材强度储备的一个系数。

钢材的工作性能可看成理想弹性-塑性体(见图 2.9),即在屈服强度之前为弹性阶段,屈服强度之后为塑性阶段,屈服强度则为其承载能力的极限。

图2.9 理想弹性-塑性体应力-应变曲线

综上所述可见,屈服点fy和抗拉强度fu是钢材强度的两项重要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