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结构设计原理-柱头和柱脚

钢结构设计原理-柱头和柱脚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梁支承于柱顶图 4.77 和图 4.78 为梁支承于实腹式柱柱顶,图 4.79 和图 4.80 为梁支承于格构式柱柱顶。图4.77梁支承于实腹式柱柱顶图4.78梁支承于实腹式柱柱顶构造图图4.79梁支承于格构式柱柱顶图4.80梁支承于格构式柱柱顶构造图图 4.78 是梁支承于柱顶的典型铰接构造图。

钢结构设计原理-柱头和柱脚

柱顶与上部结构(梁)的连接称为柱头,柱下部与基础的连接称为柱脚。柱头与柱脚有多种构造形式,与轴心受压构件不同,压弯构件除了传递轴力之外还要传递弯矩,这里仅介绍轴心受压构件的一些典型的构造形式。

1.柱 头

轴心受压柱和梁的连接都采用铰接,一般有两种构造方案。一种是将梁置于柱顶,另一种是将梁连接于柱的侧面。

1)梁支承于柱顶

图 4.77 和图 4.78 为梁支承于实腹式柱柱顶,图 4.79 和图 4.80 为梁支承于格构式柱柱顶。为了保证格构式柱两分肢受力均匀,不论是缀条柱或缀板柱,在柱顶处均应设置端缀板,并在两分肢的腹板处设竖向隔板。

图4.77 梁支承于实腹式柱柱顶

图4.78 梁支承于实腹式柱柱顶构造图

图4.79 梁支承于格构式柱柱顶

图4.80 梁支承于格构式柱柱顶构造图

图 4.78 是梁支承于柱顶的典型铰接构造图。为了安放梁,在柱顶设置一块钢板,称为顶板。顶板一般不需要计算,为了保证一定的刚度,顶板厚度一般为t=20~ 30 mm 。为了固定顶板位置,顶板与柱身间用构造焊缝进行围焊连接。梁端焊接一端板(即梁的支承加劲肋),端板底部伸出梁的下翼缘不超过端板厚度的 2 倍。依靠端板底部突缘刨平顶紧于柱的顶板而将梁端反力传给柱头,使压力沿柱身轴线下传,以保证柱子轴心受压。但是,若不采取其他措施而将顶板直接支承于柱子截面上,实腹式柱腹板外的顶板是悬空的,格构式柱的中部是悬空的,梁传来的压力分布在一个条形区,使顶板受弯,产生弯曲变形。为了减小顶板的弯曲变形,通常是在顶板上加焊一块条形垫板,使梁传来的压力明确地分布在顶板的这一范围内,并在顶板下垂直于腹板方向(对实腹式柱)前后各设置一根加劲肋或在顶板下的中心位置设置加劲肋(对格构式柱)用以撑住顶板。加劲肋又将所受之力通过其与腹板的连接焊缝(对实腹式柱)或前后两端缀板的连接(对格构式柱)传递给柱身。左右两梁端板间用普通螺栓相连并在其间设填板,以调整梁在加工制造中跨度方向的长度偏差。梁的下翼缘板与柱顶板间用普通螺栓相连以固定梁的位置。

加劲肋顶部如刨平顶紧于柱顶板的底面,则连接加劲肋与顶板的角焊缝(图4.78所示焊缝①)按构造设置,否则焊缝需要计算。加劲肋与柱腹板的竖向角焊缝(图 4.78 所示焊缝②)连接要按同时传递剪力和弯矩计算,剪力为由加劲肋顶部传下之力,此力作用于每边加劲肋顶部的中点,对与柱腹板相连的竖向角焊缝有偏心而产生弯矩。

当梁传给柱身的压力较大时,也可采用如图4.80所示构造,梁端加劲肋对准柱的翼缘板,使梁的强大端部反力通过梁端加劲肋直接传给柱的翼缘,梁底可设或不设狭长垫板。但需注意,当两梁传给柱的荷载不对称时(如左跨梁有可变荷载而右跨无可变荷载),采用这种形式柱头的柱身除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外,还应按压弯构件(偏心受压)进行验算。

2)梁支承于柱顶的两侧

梁支承于柱顶的两侧(图 4.81),梁端设端板,端板底面刨平顶紧支承于焊在柱身的托板上。托板一般采用厚钢板(厚 20~30 mm)或大号角钢。要按所传压力验算端板的承压面积和托板与柱身的角焊缝连接,在后者的计算中,还应把反力适当加大(如加大 25%~30%)以考虑反力对焊缝的偏心作用。梁通过其端板还用普通C级螺栓与柱翼缘板相连,螺栓连接不需计算,仅固定梁的位置按构造设置,因此不能传递弯矩,梁只能是按简支考虑。这种柱头传力明确、构造简单、便于安装,但对梁的加工制造要求较严,梁的长度与两柱对应翼缘板间的距离不能有较大的偏差。梁端板底面要与焊在柱身的托板顶面有良好的接触。这都要求加工具有一定的精度。此外,柱两侧梁的反力不对称时,对柱身还应按压弯构件进行验算。

图4.81 梁支承于柱顶侧面

2.柱 脚

因混凝土强度远小于钢材,柱的底部应设置底板,用于分散柱传给混凝土基础的压力。底板必须有足够的面积,使混凝土基础顶面受到的最大压应力小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底板大小和厚度需要计算,一般最小底板厚度常为 20~30 mm。为了固定柱的位置,用锚栓连接柱底板和基础混凝土。轴心受压柱的锚栓不受力,不需要计算,但压弯构件与基础固定的锚栓受力,需要计算。

我国《钢结构设计标准》未对柱脚计算做具体规定,需要设计人员根据相关知识自行确定。本节主要通过例题说明一些典型柱脚(如图4.82)的计算方法。

图4.82 典型的柱脚构造

1)平板式柱脚

最简单的柱脚构造为平板式,如图4.83所示。

图4.83 仅有底板的柱脚

图4.84 平板式铰接柱脚的计算

平板式铰接柱脚的计算参照图4.84,一般假定混凝土基础给柱底板的反力为均匀分布,所以底板面积由下式计算:式中:N 为柱承受的轴心压力设计值;B 和 L 是底板宽度和长度;A0为锚栓孔的面积;fc为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柱底板受到混凝土基础反力而受弯,其厚度根据底板受到的弯矩计算确定,为使受力均匀,底板尺寸应使外伸部分尽量接近,即m n≈[图 4.84(c)]。

板件空间弯曲的计算较为复杂,底板弯矩常采用近似方法计算。如,将底板外挑部分分成彼此独立没有关联的四块梯形,每块梯形按悬臂板计算[按图4.84(b)中阴影部分],具体做法参见例题 4.23。

美国钢结构协会推荐的计算方法,认为控制板厚的危险截面不在柱轮廓边缘处,而在图4.84(c)中1—1和2—2截面处。这两个截面处的弯矩按悬臂板计算如下:

塑性截面模量分别为所以按悬臂板计算的底板厚度为:

【例 4.23】 如图 4.85,设计一带靴梁的轴心受压柱柱脚。柱截面尺寸为:腹板-16 ×300,翼缘板2 -26 ×380,柱截面轮廓尺寸 b=380 mm,h=352 mm。钢材为 Q235B,E43 型焊条,手工焊。柱承受静力荷载:永久荷载标准值NGk=1 350 kN ,可变荷载标准值NQk=1 350 kN 。基础混凝土采用 C20,fc=9.6 N/mm2,基础顶面与柱底板面积相同。采用两个d=24 mm 固定锚栓,混凝土底板孔径d0=48 mm 。

图4.85 例4.23图

【解】(1)柱脚所受荷载设计值:

(2)底板长度和宽度计算。

所需底板面积:

为了使底板在两个方向外伸部分长度基本相等,则:

解出

忽略高阶量得

忽略高阶量得

(3)底板厚度计算。

悬臂板Ⅰ根部1—1处弯矩(分成一个矩形和两个三角形计算):

悬臂板Ⅱ根部2—2处弯矩:

弹性设计:

底板厚度采用t=63 mm (板厚40 mm<t≤100 mm→f=200 N/mm2)。

若按塑性设计:

底板厚度采用t=52 mm。

(4)柱与底板用水平角焊缝连接,按周边焊,所需焊缝长度:

所需焊脚尺寸:

取hf=14 mm ,显然满足最小焊脚尺寸要求。

【例4.23续】 同上题,但按美国AISC推荐的方法设计底板。

【解】

注意上式中,N /(BL )=q,采用底板厚度为 t=50 mm。

2)带肋板或带靴梁的铰接柱脚

荷载较大时,采用平板式柱脚可能有困难,可采用图 4.86、4.87、4.88、4.89 表示的带肋板的柱脚或采用带靴梁的柱脚,二者均有利于荷载传递和底板中应力相对均匀分布。

图4.86 有靴梁带隔板的柱脚

图4.87 带靴梁、肋板的柱脚

图4.88 带靴梁的柱脚

图4.89 带肋板、靴梁的柱脚

(1)底板厚度计算

底板面积按公式(4.64)确定。

带肋板的柱脚,三角形肋板焊接在柱身使二者成为一体。加大了柱身和底板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荷载传递,又将底板分为若干区隔,板中弯矩显著减小,从而减小了底板的厚度。同样,带靴梁的柱脚,两块钢板组成的靴梁通过竖向角焊缝与柱焊在一起,靴梁通过水平角焊缝把荷载传给底板。还可以根据需要在两靴梁之间设置横隔板,既增加了靴梁的侧向刚度,还可以将底板分成许多更小面积的区隔,减小底板受到的弯矩,从而减少底板厚度。

肋板、靴梁、横隔板等,将底板分成若干区隔,图4.89中区格1为相邻两边支承的矩形板,区格2、区格3、区格Ⅲ为三边支承的矩形板,区格Ⅰ和区格Ⅱ为四边支承矩形板。表4.8和表4.9列出了四边支承和三边支承时板的弯矩系数 α 和 β。

表4.8 四边支承矩形板的弯矩系数 α

注:b 为长边长度,a 为短边长度。

表4.9 三边支承矩形板的弯矩系数 β

注:a1为自由边长度,b1为与自由边长度垂直的支承长度。
当b1/a1<0.3 时,按悬臂长为b1的悬臂梁计算。

底板均布荷载为:

(www.xing528.com)

四边支承时,最大弯矩发生在短边方向的板中央:

式中,a为四边支承板中的短边长度。

三边支承时,最大弯矩位于自由边中央:

式中,a1为三边支承板中的自由边长度。

相邻两边支承时,可近似看成三边支承,把两支承边的对角线长度作为三边支承的自由边长度 a1,两支承边的交点到此对角线的长度作为与自由边相垂直的边长 b1(图 4.87)。

悬臂板最大弯矩为:

式中,c为悬臂长度。

取底板各区格的弯矩最大值为 M,底板厚度为:

(2)焊缝布置

图4.90为角焊缝布置图。

竖向焊缝①:连接柱与靴梁,单面焊,共4条焊缝。

水平焊缝②:连接靴梁与底板,外侧焊缝单面焊,共2条焊缝;也可以在内侧悬出部分施焊,则有 4 条焊缝。

竖直焊缝③:连接隔板与靴梁,单面焊,共4条焊缝。

水平焊缝④:连接隔板与底板,单面焊,共2条焊缝。

图4.90 带靴梁的柱脚焊缝布置

(3)靴梁、横隔板计算

带靴梁的横隔板宽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c为板的悬臂部分长度,一般取c=2~10 mm,有锚栓孔时,c值可放大些;t1为靴梁钢板厚度;b为柱横向外轮廓尺寸。

确定 B 后,由公式(4.64)可求出底板长度 L。B、L 应取 cm 的整倍数。为保证底板长度方向受力均匀,应满足L≤2B。

靴梁高度 h1由其与柱边 4 条竖向连接焊缝长度确定,靴梁的厚度可取等于或小于柱翼缘的厚度。

图4.91 靴梁弯矩、剪力图

靴梁按支承于柱身两侧连接焊缝处的单跨双悬臂梁计算,根据所承受的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值(图 4.91),验算靴梁的抗弯和抗剪强度。

(4)隔板与肋板计算

隔板的厚度不得小于其长度的1/50,高度略小于靴梁的高度。隔板可视为简支于靴梁的简支梁,承受图中阴影面积的底板反力。

肋板与靴梁间的竖向连接焊缝计算:

【例 4.24】 同例 4.23,但改用带靴梁的柱脚构造。

图4.92 例4.24图

【解】(1)底板长度和宽度计算。

所需底板面积:

(2)底板厚度计算。

底板反力:

悬壁板:

四边支承板:

三边支承板(不设置横隔板):

因M3=97.2 ×103(N ·mm)≫M2=32.55 ×103(N ·mm),说明底板各区格受力不均匀,为了使底板各个区块受力较均匀,设置横隔板。设置横隔板后,按重新划分区块,计算如下。

三边支承板:

设置横隔板后,另一块四边支承板:

底板最大弯矩:

底板厚度:

式中,16 mm < t≤40 mm,所以 f=205 N/mm2

(3)靴梁计算。

① 靴梁高度。

靴梁高度由竖向焊缝尺寸 lw决定,取

采用靴梁高度为h1=75 cm 。

取靴梁厚度t1=10 mm 。

② 靴梁强度。

靴梁最大弯矩在悬臂部分支点处:

两个靴梁的弹性截面模量:

弯曲应力

靴梁中的最大剪力:

最大剪应力

③ 焊缝尺寸。

连接靴梁下端与柱脚底板的水平角焊缝:

角焊缝沿靴梁外侧全长布置,内侧靴梁板外伸部分也可以布置,与横隔板下端的角焊缝一起承担轴向力N。假设hf=10 mm ,焊缝长度为:

取hf=10 mm 。

(4)横隔板计算。

① 横隔板尺寸。

横隔板厚度td常取为其长度的1/50,横隔板高度由焊缝尺寸决定。

横隔板承受底板反力的范围如图 4.92 中阴影线所示,横隔板承受的总荷载:

隔板每端竖向剪力焊缝传力:

每块横隔板用一条竖向角焊缝与靴梁相连(图 4.90 焊缝③),取hf=8 mm,需要的焊缝长度(横隔板高度):取hd=370 mm 。

② 横隔板强度。

横隔板按简支梁计算(简支于两靴梁板上):

弹性截面模量:

可按剪应力强度条件求出横隔板高度为hd=460 mm ,则:

弯曲应力不必再次验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