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功率MOSFET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功率MOSFET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功率场效应晶体管分为结型和绝缘栅型,通常主要指绝缘栅型中的MOSFET型,简称功率MOSFET。功率MOSFET是20世纪70年代,在集成电路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如图3-1所示,MOS器件有4个电极,分别是源极S、漏极D、栅极G和衬底电极B。上述N沟MOSFET,在UGS>UT时栅极下面的硅表面才感应产生导电沟道,这种类型通常称为N沟增强型MOSFET。还有用N型硅作衬底的P沟MOSFET。功率MOSFET主要是增强型的,尤其以N沟增强型最为常见。

功率MOSFET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PowerMOSFET)分为结型和绝缘栅型,通常主要指绝缘栅型中的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FET型,简称功率MOSFET。结型功率场效应晶体管一般称作静电感应晶体管(Static Induction Transistor,SIT),本书不讲述。功率MOSFET是20世纪70年代,在集成电路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它是IGBT技术的先导,其特点是用栅极电压来控制漏极电流

功率MOSFET作为电压控制型器件以及单极性器件,与电流控制的双极型器件(如电力晶体管(GTR))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表3-1将两者作了比较。

3-1 功率MOSFET的主要特点(与双极型器件的比较)

978-7-111-28956-2-Chapter03-1.jpg

978-7-111-28956-2-Chapter03-2.jpg

图3-1 平面N沟MOS结构图(www.xing528.com)

功率MOSFET和传统MOS-FET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任何一种MOS场效应器件都是利用半导体表面电场效应来工作的,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是这种器件的核心。下面以一平面工艺制作的N沟MOS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1所示,MOS器件有4个电极,分别是源极S、漏极D、栅极G和衬底电极B。在单管应用时,往往将源极S与衬底B相连,构成一个表观的三端器件。

当栅压uGS=0时,在源极S和漏极D之间无论加何种极性的电压,两个背靠背的PN结中总有一个处于反偏状态,S、D之间只能有微小的PN结反向漏电流流过。当uGS>0时,此电压将在栅氧化层中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电场,从而在半导体表面有感应产生负电荷的趋势。随着UGS的增大,P型半导体表面的多数载流子——空穴逐渐减少、耗尽,进而电子逐渐积累到反型。当表面达到反型时,电子积累层将在N+源、漏区之间形成导电沟道。此时若在漏源之间加一偏置电压,即UDS≠0,则将有较大的电流ID流过。使半导体表面达到强反型时所需加的栅-源电压,称为阈值电压,即为UT

上述N沟MOSFET,在UGSUT时栅极下面的硅表面才感应产生导电沟道,这种类型通常称为N沟增强型MOSFET。如果栅极下面的氧化膜中包含大量正电荷,这些正电荷即使在UGS=0时也足以使栅极下面的P型Si表面感应形成N型层;如果栅极电压向负方向增大,反型层中电子逐渐减少,当负栅极电压UGSUT时,感应形成的反型沟道消失。这种UGS=0时已有导电沟道,只有在负栅极电压|UGS|>UT时沟道才消失的器件称为N沟耗尽型MOSFET。还有用N型硅作衬底的P沟MOSFET。这样从工作模式和载流子类别来说,MOSFET一共可分为N沟增强型、N沟耗尽型、P沟增强型和P沟耗尽型4个类别,如图3-2所示。功率MOSFET主要是增强型的,尤其以N沟增强型最为常见。

978-7-111-28956-2-Chapter03-3.jpg

图3-2 MOSFET的分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