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感性工学:探索消费者感觉和产品造型的关系

感性工学:探索消费者感觉和产品造型的关系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8年,第十届世界人机工程学会议将其定名为感性工学。感性工学的核心在于通过各种调查技术与分析方法取得造型与消费者感觉之间的关系。依据其目的与使用手法不同,感性工学可分为三类。前向式感性工学A类。前向式感性工学A类也称范畴区分式感性工学,属于定性推论手法的感性工学。前向式感性工学B类。逆向式感性工学。

感性工学:探索消费者感觉和产品造型的关系

感性心理学又称感性工程(kansei engineering),“感性”是日文中的汉字。“感性”是指人对物持有的感觉或意象,是对物的心理上的期待感受。“感性工学”这个词起源于1986年日本马自达(Mazda)汽车公司的山本建一社长在世界汽车技术会议、美国自动车产业经营者国际研讨会的一次演讲。他提议运用“感性工学”的方法进行乘坐感与汽车内饰设计,使之符合乘坐者的生理需求和感性需求。另一方面,长町三生曾于1970年提出情绪工学,当时的感性工学或情绪工学虽然名称不同,但本质相同。1988年,第十届世界人机工程学会议将其定名为感性工学。简而言之,感性工学是将人们所具有的感性加以量化呈现,通过量化手段来科学地比较设计方案与人的感性之间的关系。感性工学的核心在于通过各种调查技术与分析方法取得造型与消费者感觉之间的关系。

依据其目的与使用手法不同,感性工学可分为三类。

(1)前向式感性工学A类。

前向式感性工学A类(前向定性推论式感性工学)也称范畴分式感性工学,属于定性推论手法的感性工学。它与其他感性工学的最大不同在于不使用计算机进行分析,而是以划分层次的方法逐次将人对物的期望转化为设计要素,如KJ法。

(2)前向式感性工学B类。(www.xing528.com)

前向式感性工学B类(前向定量推论式感性工学)是感性工学方法论中最早诞生的方法。一般来说,人们可以利用形容词语与形容词语所构成的意象(image)空间来表现他对对象物的感觉。它首先通过形容词语调查人的感觉,再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探索构成意象的设计要素,如意象尺度图法。

(3)逆向式感性工学。

逆向式感性工学与前向式感性工学不同,它属于辅助设计师的设计支持系统,主要用于将设计师的设计方案转化为感性评估,以确定设计是否符合设计师表达的意象。在实用上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较为理想的系统应为:设计师在CAD系统上绘制构想图,经由图像辨析系统区分出不同的设计要素,再利用感性资料库与感性评价系统进行该设计方案的感性度诊断,如Matsubara建立的Hybrid kansei engineering system 就是一个可以进行设计方案的感性度诊断的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