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感觉和知觉在人类心理中的作用与关系

感觉和知觉在人类心理中的作用与关系

时间:2024-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感觉和知觉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任何事物的整体,都是由许多个别属性按一定关系综合构成的,知觉的产生必须以各种感觉为基础,但知觉不是感觉的简单总和,还需要借助过去经验和知识的帮助。正迁移是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又称助长性迁移。定势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一种预先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决定着后继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势。

感觉和知觉在人类心理中的作用与关系

【普通心理基础知识】

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任何事物的整体,都是由许多个别属性按一定关系综合构成的,知觉的产生必须以各种感觉为基础,但知觉不是感觉的简单总和,还需要借助过去经验和知识的帮助。

感受性是指各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差别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感觉的一些基本特点包括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整体性、恒常性、选择性和理解性。整体性是指知觉具有把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和某种关系整合为一个有机体,并对其产生完整的知觉的能力;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保持相对稳定不变;选择性是指在众多的刺激下,人们只对某些刺激加以反应,而对其余刺激则反应模糊笼统的特性;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对象时,总是用以往的经验对所获得的感觉信息作出假设、推断和解释。

感觉异常是指机体感觉系统对外界刺激不能产生正常的感觉反应,常见于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精神疾病中常见的感觉异常有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倒错和内感性不适,而知觉障碍在精神科也极为常见。

◆记忆

记忆是人脑通过对经历过的事物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回忆)的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具有鲜明的直观性;情景记忆是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是指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为人类所特有,随抽象思维的发展而发展;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积极愉快的情绪记忆对人的活动有激励作用;动作记忆是以人们操作过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人的生活学习、劳动离不开动作记忆,各种生活技能的形成和发展都要依靠动作记忆,离开动作记忆将寸步难行。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记忆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呈现后,一定数量的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时的记忆。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保持的时间极短、记忆容量较大、信息的传输与衰变取决于注意。短时记忆是指信息在头脑中保持在一分钟之内的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或工作记忆。特点是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记忆容量一般为7±2,短时记忆把感觉记忆中的必要信息储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同时从长时记忆库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完成某种操作。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记忆中长期储存甚至终生的记忆,它的信息主要来自对短时记忆信息的加工,或由于印象深刻而长久保持。特点是记忆容量无限,信息保持的时间很长。个体对社会的适应,主要是依靠长时记忆中随时可取的知识和经验。

根据是否有意识的参与,记忆可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内隐记忆是指个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又叫意识控制的记忆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目的任务对识记效果的影响是给识记活动提出明确的目的任务,对识记效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2)材料的性质、数量对识记效果的影响;(3)识记方法对识记效果的影响是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效果好。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内容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发生错误的回忆和再认。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了记忆和遗忘的规律:遗忘速率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遗忘发展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得比较快、较多,以后逐渐减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对遗忘的原因,最有影响的两种学说是痕迹衰退说和干扰抑制说。对信息的保持起干扰作用的活动有两类: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先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

思维的种类根据思维的形态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动作思维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抽象思维是用词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又叫词的思维或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以词为中介来反映现实,这是思维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人的思维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

根据问题答案的方向,思维可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辐合思维又叫求同思维,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是更具创造性的思维。

按照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可把思维分为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习惯性思维是用已知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是用独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是指从初始状态经过问题空间进行一系列搜索,最终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特点是问题解决的思维是指向性思维,必须有一系列的运算程序和认知成分的参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 迁移作用。迁移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的情况中的应用,或者说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正迁移是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又称助长性迁移。负迁移是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了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2. 多余信息干扰。3. 原型启发作用。对思维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中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4. 动机和情绪。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助于解决问题,消极沮丧的情绪会妨碍思维的进行。动机不足,则解决问题的效率不高;动机过高超过一定强度,解决问题的效率会降低;动机强度适中,解决问题的效率最高。5. 定势的作用。定势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一种预先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决定着后继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势。

◆意志过程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调控自身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这是人类所独有的心理现象。意志集中地体现出人的意识的能动性,并可调节人的认识活动、行为和情绪。基本特征是具有明确的目的,具有调节行动的作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困难、完成各种实践活动的重要条件,主要体现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四个方面。自觉性是指对其行为的目的及社会意义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并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活动目的的品质。果断性是指一个人能迅速有效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断的品质。坚韧性是指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以坚持不懈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管理自己的能力,表现为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与目标相违背的言行。

◆情绪和情感(www.xing528.com)

情绪是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体验。情感则是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复杂而高级的体验。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和持续时间长短的不同,可以将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类型。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特点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迅速、时间短暂、爆发性的情绪状态。应激是机体受到巨大的精神或躯体压力所作出的适应性的情绪反应。情感通常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是人们对现实环境和事物产生的内心体验以及所采取的态度,分为美感、道德感和理智感。美感是指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们美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个体思想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情感体验。理智感是个体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知、评价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离开具体的情绪表现,人的情感就无从表达。情绪的变化受情感的倾向性和深刻性制约,那些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有时会因情感的社会内容而改变它的原始表现形式。情绪和情感都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情绪、情感的区别:1. 情绪是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体验;情感则是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复杂而高级的体验。2. 情绪是不断变化的一时的状态,带有情境性、易变性;情感是对事物的稳定态度的反映,具有稳定性、持久性。3. 情绪往往是由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的,常常带有冲动性、爆发性并伴有明显的机体生理变化和外显行为;情感则是与人对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并受世界观价值观制约,因此更加深刻、含蓄、稳定而持久。

情绪调节可分为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增强调节;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情绪调节主要发生在生理、情绪体验、表情动作、认知和人际等方面,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密切的关系。情绪调节可以发展为一种能力,有人将其称为情绪智力,包括4个方面:对情绪的知觉、评价和表达的能力、用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理解和分析情绪的能力、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与智力发展的能力。

◆人格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特征的模式。人格有独特性、社会性、稳定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人格的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调节系统。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遗传素质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自然基础,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起决定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1. 人格特质理论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指标,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确定。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人特质以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概括的特质,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次要特质是个体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第一层是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的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的特质,它们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了16个根源特质,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问卷”,被广泛应用人格评定、人才选拔、职业倾向测定等社会实践领域)。第二层是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根源特质可以再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决定。第三层是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3)现代人格特质理论主要有三因素模型、五因素模型、七因素模型。三因素模型: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法提出,包括外顷性、神经质、精神质。外顷性表现内外顷的差异;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五因素模型:塔佩斯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分析,提出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七因素模型:特里根用不同的选词原则获得7个因素,正情绪性、负效价、正效价、负情绪性、可靠性、宜人性、因袭性。

气质是个体典型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气质出现得较早,较多受生物因素制约,不易受外因影响。气质反映了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属性,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速度、强度、灵活性等。因此,气质是人格中较多由生物决定的方面,是人格的先天预置结构,它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小,不带有道德价值和社会评价的内涵。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气质体液学说,根据人体4种体液的不同比例将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有关气质的生理机制,著名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认为高等动物大脑皮质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过程。它具有3种基本特性: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巴甫洛夫认为特别显著醒目的神经活动类型有4种:强而不平衡的兴奋型,强、平衡而灵活的活泼型,强、平衡而不灵活的安静型,弱型(抑制型)。

性格是个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构成了人格的重要方面。性格是人格中涉及社会评价的内容,更多地受环境的影响,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内涵,有较大的可塑性。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性格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人的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个体之间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受到各种客观事物和信息的影响,在这些影响作用下,不断地丰富和充实了人的内心世界,产生了相应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性格。但个体生活中一时偶然的表现不能被认定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需要

需要是个体生存和社会生活中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反映,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从需要产生的根源看,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自然需要又称生理需要,以生理活动为基础,与生存和种族延续活动密切相关。社会需要又称获得性需要,指一切以非生理为基础所形成的需要,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习得的。根据需要所指向的对象的性质,又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指个体对物质文化对象的欲求。精神需要所指向的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表现为对精神文化的欲求和对掌握社会意识产品的欲求。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由低向高分成5个层次,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认为这5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都是与生俱来的,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并且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

◆动机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在具有特定目标的活动中,动机涉及这种活动的全部内在机制,包括能量的激活、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以及维持有组织的反应模式,直到活动的完成。

动机的功能包括:1. 激活功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动机激活能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2. 指向功能,动机支配个体的行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和对象;3. 维持和调节功能,维持功能主要表现在对行为的维持性,调节功能主要表现为冲动行为服从于与自身直接利益密切相关的其他动机(如在家庭矛盾中,许多冲动行为往往服从于家庭观念)或理想、信念等在意识控制下形成的动机。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是表示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工作效率最高。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动机的理论主要有本能论、驱力论、唤醒论、诱因论、认知论。1. 动机的本能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由遗传固定下来,往往有固定的行为模式。2. 动机的驱力理论。认为个体由于生理需要而产生一种紧张状态,激发或驱动个体的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平衡状态。3. 动机的唤醒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提出了三个原理: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简化原理、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4. 动机的诱因理论。认为针对驱力理论的缺陷(驱力理论仅仅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它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提出了诱因理论。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他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与驱力是不可分开的,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有持久的推动力。5. 动机的认知理论。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具有动机功能,主要包括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自我功效论、成就目标论。期待价值理论:把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期待帮助个体获得目标;动机归因理论:动机是思维的功能,采取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中寻求行为内在的动力因素;自我功效论: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就目标理论:不同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对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