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护非渗氮部位的方法

保护非渗氮部位的方法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提高非渗氮面对锡层的吸附力及锡层的均匀性,应控制工件的表面粗糙度。镀铜法 工件的非渗氮部位镀铜,同样可达到防渗的目的。镀铜法多用于不锈钢及耐热钢的防渗氮保护。采用镀铜法时,非渗氮面的表面粗糙度值Ra不低于6.3μm,镀铜层厚度不低于0.03mm。

保护非渗氮部位的方法

根据使用和后续加工的要求,工件的一些部位不允许渗氮。因此,在渗氮之前,必须对非渗氮部位进行保护处理。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镀锡法 锡[或w(Sn)为20%的锡铅合金]的熔点很低,在渗氮温度下,锡层熔化并吸附在工件表面,可阻止氮原子渗入。为提高非渗氮面对锡层的吸附力及锡层的均匀性,应控制工件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太光滑,则锡在工件表面容易流淌,难于吸附;表面过于粗糙,则会影响锡吸附层的均匀性,表面粗糙度值Ra一般在3.2~6.3μm范围内为宜。防渗效果与镀锡厚度有关,锡层过厚容易流淌,太薄则达不到防渗效果,镀锡层一般控制在0.003~0.015mm。

(2)镀铜法 工件的非渗氮部位镀铜,同样可达到防渗的目的。常用的镀铜方式有两种:一是粗加工后镀铜,然后再精加工去除渗氮面的镀层;另一种是工件精加工后对渗氮部位进行局部保护(如采用夹具涂料、包扎等),然后镀铜。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刷镀工艺,可容易实现在所需的非渗氮部位局部镀铜。镀铜法多用于不锈钢及耐热钢的防渗氮保护。采用镀铜法时,非渗氮面的表面粗糙度值Ra不低于6.3μm,镀铜层厚度不低于0.03mm。(www.xing528.com)

(3)涂料法 非渗氮面涂覆防渗氮涂料以隔绝渗氮介质与工件表面的接触,阻止氮的渗入,此法简单易行,应用面广。理想的防渗氮涂料应具有防渗效果好、对工件无腐蚀、渗氮后易于清除等特性。防渗氮涂料种类较多,并不断有新产品问世。目前工厂使用较多的涂料是水玻璃加石墨粉。具体配方为:中性水玻璃[w(Na2O)为7.08%、w(SiO2)为29.54%]中加入10%~20%(质量分数)的石墨粉。

采用涂料法进行防渗氮处理时,防渗氮面的表面粗糙度值Ra在3.2~12.5μm范围内为宜。涂覆前应对表面进行喷砂等清洁处理,然后加热到60~80℃。涂料随配随用,涂覆层应均匀,厚度为0.6~1.0mm,涂覆后可自然干燥,或在90~130℃烘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