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造前环境安全与防火管理的考量

改造前环境安全与防火管理的考量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2月15日吉林中百商厦特大火灾事故就是因为一名雇员在上午9点左右吸烟进入仓库,走时将未熄灭的烟头遗留在仓库中引发的。图4-53 涂装车间施工人员管理档案图4-54 外来施工人员安全防火教育文件图4-55 施工人员安全教育表图4-56 烟头引发吉林中百商厦特大火灾表4-21 涂装车间吸烟人员及火种管理档案在涂装车间吸烟人员及火种管理档案中,要求所有吸烟人员必须进行登记,同时吸烟人员需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

改造前环境安全与防火管理的考量

在改造施工前,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内容、施工方法、时间进度、交叉作业、动火点、车辆使用、吊装物品和施工材料分类等进行危险源识别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施工期间的顺利进行。

(1)涂装改造前的危险源识别 改造前需要对环境安全、防火管理的危险源进行有效的识别,并针对识别的内容制订有效的防控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改造施工过程的顺利实施。在经历了整个改造过程后,回过头来看对危险源的识别和预防措施的制订是非常重要的,如图4-52所示。

即使完成施工前的危险源识别,也不一定能安全顺利地进行改造施工。

通过对其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环境安全事故、人身伤害事故和火灾事故的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发现95%以上的事故发生原因是施工方为抢进度、抢工期而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所造成的。在案例分析的同时,也给所有安全、防火管理人员和项目组成员敲响了警钟。

(2)涂装现场可燃物识别 涂装车间是公司重大危险源,因在每天生产中,需要使用大量涂料、溶剂、天然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和物品。根据施工计划,在改造施工中采用改造与生产同步进行、改造与生产交替进行的方式,也就是说在改造期间,车间内存有大量用于生产所必需的涂料和溶剂等易燃易爆物品。而在改造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气体切割、电焊等明火施工,高温、明火是引发可燃物、助燃物并产生链式反应的主要因素。

1)涂装改造现场可燃物安全识别。我们对改造现场使用或存有的易燃易爆物品、可燃性物品、助燃性物品,根据物质燃烧定义进行安全识别和分类,见表4-19。

978-7-111-47147-9-Chapter04-71.jpg

图4-52 涂装改造危险源识别内容

表4-19 改造现场火灾燃烧物质分类

978-7-111-47147-9-Chapter04-72.jpg

通过对改造现场物质分类与识别,我们采取了必要的预防措施,保证施工时不出现火灾隐患和火灾事故。

2)涂装改造施工中重大安全源识别。在涂装改造过程中,需要对原有设备进行拆除、整体移位等项内容,特别在电泳、中涂、面漆烘干炉施工中,需要更改原有的天然气管路,同时新增天然气燃烧段。在调漆间的改造中,需要对原有26个漆罐进行倒罐,对近千米长的漆管使用溶剂进行反复清洗,在天然气管路改造、涂料倒罐、漆管循环清洗、废溶剂进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对整个过程所能发生的意外进行危险源和风险识别。改造危险源和风险识别见表4-20。

表4-20 改造危险源和风险识别

978-7-111-47147-9-Chapter04-73.jpg

(续)

978-7-111-47147-9-Chapter04-74.jpg

在进行危险源和风险识别后,就有针对性地提高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在改造的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保证施工时不出现火灾隐患和火灾事故。

(3)施工方的安全、防火管理内容 在施工前,对施工方的环境安全及防火教育必不可少,作为施工的主体,在改造前一周,我们对所有施工方的项目经理及相关负责人,共同制订了安全防火预案,并根据相关内容进行了培训。

1)施工方的环境安全、防火管理档案。车间根据施工方的安全管理要求,施工方在进入车间施工现场前,施工合同、施工单位施工资格审批表、项目开工通知单、人员临时入厂审批表、外来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协议书、安全和防火责任保证书、班后及节假日施工审批表等文件的复印件,应由车间统一进行存档,在改造前一周建立完成施工方管理档案。

2)施工人员个人管理档案。因24h交叉施工,各施工厂家在改造现场的施工总人数达到340人左右,这么庞大的施工队伍,比正常单班生产的操作员工还要多出100人左右。因各施工方管理的不同,怎样有效管理这些人员的状态,成为车间安全、防火管理人员的一大难题。

通过多方面的查询和摸索,想到了在入伍服役期间,部队使用的《连级单位人员、装备管理台账》,台账里面的项目、内容和管理的绝大部分方法,可用于施工人员的管理。通过记录的内容和施工的实际情况,建立涂装车间施工人员管理档案,如图4-53所示。

各施工队需要提供外来施工人员安全防火教育文件和施工人员安全教育表,如图4-54、图4-55所示。

施工方必须提供个人临时入厂证、身份证复印件和联系方式。同时根据个人施工内容的不同,还需要提供个人的电工证、钳工证、电气焊工证、起重操作证、车辆驾驶证等证件的复印件。

(4)施工人员吸烟管理 在施工人员中,还要特别关注特定的人群——吸烟者。

烟头虽小,但因为吸烟所引发的火灾危害性极大。2008年2月15日吉林中百商厦特大火灾事故就是因为一名雇员在上午9点左右吸烟进入仓库,走时将未熄灭的烟头遗留在仓库中引发的。一个小小的烟头,慢慢地引燃仓库内中可燃物,大火造成54人死亡、7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400多万元,如图4-56所示。

涂装车间规定禁止吸烟,怎样管理施工人员中的吸烟者、车间现有的吸烟人员及火种应建立管理档案,见表4-21。

978-7-111-47147-9-Chapter04-75.jpg

图4-53 涂装车间施工人员管理档案

978-7-111-47147-9-Chapter04-76.jpg

图4-54 外来施工人员安全防火教育文件

978-7-111-47147-9-Chapter04-77.jpg

图4-55 施工人员安全教育表

978-7-111-47147-9-Chapter04-78.jpg

图4-56 烟头引发吉林中百商厦特大火灾(www.xing528.com)

表4-21 涂装车间吸烟人员及火种管理档案

978-7-111-47147-9-Chapter04-79.jpg

在涂装车间吸烟人员及火种管理档案中,要求所有吸烟人员必须进行登记,同时吸烟人员需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禁止私自把香烟、火种带入涂装车间现场,如私自携带香烟和火种进入现场,按公司相关处罚规定执行,并禁止该人在以后施工中进入现场。对于需要携带火种的人员,必须提供工种操作证复印件,同时经过甲乙双方共同确认。每天进入现场前必须核对携带火种类型和数量。

978-7-111-47147-9-Chapter04-80.jpg

图4-57 施工人员必备的劳动保护用品

(5)施工方的劳保穿戴管理 正确穿戴劳保用品是保护个人安全的必要措施,施工方的劳保用品管理同样纳入车间的安全管理范畴

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要求施工方为每名施工人员准备安全帽、安全防护眼镜口罩、连体静电服、钢头防砸劳保鞋等安全劳保防护用品,如图4-57所示。

在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通过公安科在车间设立的门卫,依据涂装车间着装管理标准(图4-58),检查每名施工人员的劳保用品穿戴情况,不符合穿着要求的人员禁止进入,达到标准要求的人员,核对临时入场证后,填写人员进出管理登记簿方可进入涂装车间现场。

978-7-111-47147-9-Chapter04-81.jpg

图4-58 涂装车间着装管理标准

978-7-111-47147-9-Chapter04-82.jpg

图4-59 安装人员穿着橘黄色服装吊装风筒

在着装管理标准中,不仅对施工人员的劳保用品穿戴有严格要求,根据现场清洁度管理规定,对施工人员着装的清洁度也有要求。

施工方着装颜色的管理要求:在立体交叉施工中,施工人员的观察能力是有限的,在立体交叉施工中最容易造成相互间的伤害,为避免安全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我们采用HPS-6S的目视化管理措施,其主要方法是:通过统一并规范各施工方的服装颜色,用来区分施工人员负责内容。

在服装的颜色上,主要是根据施工方的施工内容决定。例如,某安装公司人员主要负责高空风管的改造和安装,因在施工中需要使用脚手架到达距离地面7.5m左右的区域施工,因照明和距离的关系,如穿深色服装,下面的人员会看不到脚手架上施工人员的状态,只有明亮鲜艳的服装颜色,才能让下面的人员注意到。根据这一点我们要求安装公司的施工人员的服装颜色为橘黄色,如图4-59所示。其他的施工厂家采取同样的方法,按甲方要求对施工人员服装的颜色进行规范和区分,如图4-60所示。

在施工过程中,为区分施工方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我们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必须穿着白色连体静电服(图4-61),以便于目视化管理,提高了甲方、本施工队人员的寻找效率,做到了在无阻挡的情况下80m内就能第一时间发现施工负责人。

978-7-111-47147-9-Chapter04-83.jpg

图4-60 施工方着装颜色标准与要求

978-7-111-47147-9-Chapter04-84.jpg

图4-61 施工方的管理人员穿着白色静电服

(6)施工方的安全疏散培训 因涂装车间主体为三层结构,安全疏散中不仅对每层疏散路线和疏散安全门进行标注和目视,还要在施工人员的培训中,对疏散通道、疏散门的位置进行逐一的讲解,同时还要在车间现场入口悬挂1~3层安全疏散图。

在涂装改造施工中,施工方人员和甲方管理人员都要进行安全疏散培训。因施工人员在陌生的场地和区域施工,如发生安全、防火事故需要疏散时,不仅要知道自己所在的方位,还要清楚最近的疏散门和疏散路线,保证所有人员能够安全地疏散和撤离。

(7)环境/安全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预案 在各项措施制订和施工准备实施前,还要制订环境/安全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预案,此预案可依托于车间现有管理预案和组织结构。改造期间安全防火预案如图4-62所示。

978-7-111-47147-9-Chapter04-85.jpg

图4-62 改造期间安全防火预案

在施工中如果出现重大事故/事件或紧急状态时作出响应,以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及人员伤害。环境安全科是应急准备与响应的主管部门,此预案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施安全防范工作,实行“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防范体系。应急的组织措施包括指挥、通信、保卫、抢救、疏散等。

在环境/安全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预案中,需要对紧急事故/事件进行分类,见表4-22。在分类的同时,还要制订相应的应急措施,只有事先进行多次应急响应演练,做好应急预案的培训,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人员到位、车辆到位、器材到位、物资到位。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实施应急预案才能把事故、事件的影响和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或范围。

表4-22 紧急事故/事件分类表

978-7-111-47147-9-Chapter04-86.jpg

依照应急程序能够准确实施,需要制订以下相关文件及内容: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更新程序,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更新程序,重点部位防火档案,重大安全、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灭火预案,防汛工作应急预案,起重机械事故应急预案,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应急预案,重大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污水处理操作规程,天然气管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电室意外事件应急预案,涂装车间急性苯中毒应急预案,涂装车间灭火救援预案,油品、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触电应急预案,管理文件管理程序,培训管理程序。

以上文件主要是为环境/安全应急准备与响应时提供方法、流程和依据。在施工安全、防火管理中,主要以预防为主,只要按照管理内容执行,就可减少施工期间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