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用的结构陶瓷种类简介

常用的结构陶瓷种类简介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12-2是常用的几种氧化物陶瓷的物理性能。部分稳定氧化锆陶瓷正逐渐应用于发动机的结构件,其抗弯强度在600℃时可达981MPa。常见的碳化硅晶格类型为2100℃以下稳定存在的立方结构β-SiC和2100℃以上稳定存在的六方结构α-SiC。

常用的结构陶瓷种类简介

1.氧化物陶瓷

常用的氧化物陶瓷有氧化铝陶瓷、氧化铍陶瓷和部分稳定氧化锆陶瓷等。表12-2是常用的几种氧化物陶瓷的物理性能。

表12-2常用的几种氧化物陶瓷的物理性能

978-7-111-37951-5-Chapter12-2.jpg

(1)氧化铝陶瓷 主要成分是Al2O3和SiO2。Al2O3含量越高,性能越好,但工艺更复杂。氧化铝有十多种同素异构体,常见的主要有三种:α-Al2O3、β-Al2O3和γ-Al2O3。γ-Al2O3属于尖晶石型立方结构,高温下不稳定。在1600℃转变为α-Al2O3。α-Al2O3在高温下十分稳定,在达到熔点2050℃之前没有晶格类型转变。氧化铝陶瓷的主要性能特点是硬度高(1200℃仍可保持82HRA),有很好的耐磨性、耐蚀性、耐高温性能,可在1600℃高温下长期使用。氧化铝陶瓷还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在高频下的电绝缘性能尤为突出,每毫米厚度可耐压8000V以上。氧化铝陶瓷的缺点是韧性低,抗热振性能差,不能承受温度的急剧变化。这类陶瓷主要用于制造刀具、模具、轴承、熔化金属的坩埚、高温热电偶套管及化工行业中的一些特殊零部件,如化工泵的密封滑环轴套和叶轮等。

(2)部分稳定氧化锆(ZrO2)陶瓷 有三种晶格类型:四方结构(t相)、立方结构(C相)和单斜结构(m相)。加入适量的稳定剂后,四方结构(t相)在室温以亚稳定状态存在,称为部分稳定氧化锆(简称PSZ)。部分稳定氧化锆陶瓷正逐渐应用于发动机的结构件,其抗弯强度在600℃时可达981MPa。在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四方结构(t相)向单斜结构(m相)的马氏体转变称为“应力诱发相变”,在相变过程中吸收能量,使陶瓷内裂纹尖端的应力场松弛,增加了裂纹的扩展阻力,实现氧化锆陶瓷的增韧。部分稳定氧化锆陶瓷的断裂韧度远高于其他结构的陶瓷。目前发展起来的几种氧化锆陶瓷中,常用的稳定剂包括MgO、Y2O3、CaO、CeO2等。

1)高强度氧化锆陶瓷(MG-PSZ)。抗弯强度为800MPa,断裂韧度为10MPa·m1/2。抗振型MG-PSZ的抗弯强度为600MPa,断裂韧度为8~15MPa·m1/2。

2)四方多晶氧化锆陶瓷(Y-TZP)。以Y2O3为稳定剂,抗弯强度可达800MPa,最高可达1200MPa,断裂韧度可达10MPa·m1/2以上。

3)四方多晶ZrO2-Al2O3复合陶瓷。利用Al2O3的高弹性模量可使多晶氧化锆陶瓷晶粒细化,硬度提高,四方结构的t相含量增加,可以大大地提高陶瓷的强度和韧性。用热压烧结方法制造的ZrO2-Al2O3复合陶瓷的抗弯强度可高达2400MPa,断裂韧度可达17MPa·m1/2。

2.非氧化物陶瓷

包括氮化硅(Si3N4)、碳化硅(SiC)、氮化硼(BN)与氮化钛(TiN)等。碳化硼(B4C)在工业材料中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用于需要高耐磨性的部件。由于非氧化物陶瓷材料在高温下仍具有高强度、高硬度、抗磨损、耐腐蚀等性能,已成为机械制造、冶金和航天等高科技领域中的关键材料。

几种非氧化物陶瓷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见表12-3。

表12-3几种非氧化物陶瓷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

978-7-111-37951-5-Chapter12-3.jpg(www.xing528.com)

(1)氮化硅陶瓷 六方晶系,以Si3N4为结构单元,具有极强的共价键性,有α-Si3N4和β-Si3N4两种晶体。氮化硅陶瓷的特点是强度高,反应烧结氮化硅陶瓷的室温抗弯强度达200MPa,在1200~1350℃高温下可保证强度不衰减。热压烧结氮化硅陶瓷室温抗弯强度高达800~1000MPa,加入某些添加剂后抗弯强度可达1500MPa。氮化硅陶瓷的硬度很高,仅次于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和碳化硼等几种物质。用氮化硅陶瓷制造的发动机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工作,使发动机的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热效率,减少能耗与环境污染

(2)碳化硅陶瓷 具有高的导热性、高耐蚀性和高硬度,是一种键能很高的共价键化合物,具有金刚石的结构类型。常见的碳化硅晶格类型为2100℃以下稳定存在的立方结构β-SiC和2100℃以上稳定存在的六方结构α-SiC。在压力为1atm(101.325kPa)时,碳化硅在2830℃左右分解。碳化硅陶瓷的特点是高温强度高,在1400℃时抗弯强度仍保持在500~600MPa的较高水平。碳化硅陶瓷具有很好的耐磨损、耐腐蚀、抗蠕变性能。由于碳化硅陶瓷具有高温强度高的特点,可用于制造火箭尾喷管的喷嘴、浇注金属用的喷嘴、热电偶套管、加热炉管以及燃气轮机的叶片、轴承等,还可用于热交换器、耐火材料等。

(3)赛隆陶瓷(Sialon)由Si3N4和Al2O3构成的陶瓷称为赛隆陶瓷,其成形和烧结性能优于纯Si3N4陶瓷,物理性能与β-Si3N4相近,化学性能接近Al2O3。这种陶瓷可以采用热挤压、模压、浇注等方法成形,在1600℃常压无活性气氛中烧结即可达到热压氮化硅陶瓷的性能,是目前常压烧结强度最高的陶瓷材料。近年来赛隆陶瓷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3.陶瓷复合材料

提高陶瓷材料性能的方法之一是制作陶瓷基复合材料。加入其他化合物或金属元素,形成的复合Al2O3陶瓷,可改善氧化物陶瓷的韧性和抗热振性。几种氧化铝复相陶瓷与热压氧化铝陶瓷的力学性能见表12-4。由于分散的第二相可阻止Al2O3晶粒长大,又可阻碍微裂纹扩展,所以复相陶瓷的抗弯强度明显提高。含5%(体积分数)SiC的Al2O3复相陶瓷的抗弯强度可达1000MPa以上,断裂韧度提高到4.7MPa·m1/2。

陶瓷可作为复合物系统(如玻璃钢GRP)和金属基复合材料(如氧化铝强化的Al/Al2O3)的增强剂,即将陶瓷纤维、晶须或颗粒混入陶瓷基体材料中。使基体和加入的材料保持固有的性能,而陶瓷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远远超过单一材料本身的性能。

表12-4几种Al2O3复相陶瓷与热压陶瓷的力学性能

978-7-111-37951-5-Chapter12-4.jpg

陶瓷复合材料主要分为纤维增强和晶须或颗粒增强复合材料两大类。

(1)纤维增强陶瓷复合材料 纤维是连续的或接近连续的细丝,在保持或提高强度的同时能增强韧性和抗高温性能。可以做成纤维的材料有Al2O3、SiC、Si3N4等。但是,陶瓷基体加入纤维后很难进行加工,许多靠纤维增强的陶瓷复合材料就因为纤维分布不均匀、加工(焊接)后纤维性能下降或基体密实性不足等原因而达不到提高性能的目的。

(2)晶须或颗粒增强陶瓷复合材料 晶须是短小的单晶体纤维,无论是棒状或针状,其纵横比约为100,直径小于3μm。以SiC晶须增强的Al2O3陶瓷复合材料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将SiC晶须加入单一的Al2O3陶瓷或多元基体中,能使材料的强度和断裂韧度提高很多,而且还具有优异的抗热振性、耐磨性和抗氧化性。以ZrO2韧化的Al2O3系列陶瓷复合材料是以弥散分布的部分稳定的ZrO2颗粒来提高Al2O3陶瓷基体的强度和韧性。

陶瓷由于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耐热性、真空致密性、耐蚀性等,在工程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陶瓷具有持久的热稳定性,耐各种介质的侵蚀性,具有很高的电绝缘性能和绝磁性能,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