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解析

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解析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短流程前处理工艺的种类较多,按工序合并方式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两类,即二步法和一步法。DS-B二步法的工艺流程同样因设备的组合不同而有多种,在此仅列举较常用的两个组合及工艺流程。(二)一步法短流程工艺一步法是指将退浆、煮练、漂白三合为一进行加工的方法。

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解析

传统的棉织物前处理的三道主要工序退浆、煮练、漂白通常是分步进行的,但这三道工序并不是截然无关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如退浆的同时可去除部分天然杂质,减轻煮练的负担;而煮练可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浆料,对织物白度也有提高,漂白也有进一步去杂的作用。常规三步法前处理工艺稳定、重现性好,但机台多,耗时长,效率低,能耗高,且印染产品常见的疵病,如皱条、折痕、擦伤、斑块、白度不匀、强度降低、泛黄、纬斜等都与前处理三步法工艺较长有关。因此,缩短工艺流程、简化工艺设备、降低能耗、保证质量是棉织物前处理节能减排发展的必然方向。

短流程前处理工艺的种类较多,按工序合并方式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两类,即二步法和一步法。

(一)二步法短流程工艺

二步法工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退浆(desizing),然后煮练(scouring)、漂白(bleaching)合并,简称为D-SB工艺;另一种是退浆、煮练合并,然后再漂白,简称为DS-B工艺。

1.D-SB二步法工艺

D-SB二步法工艺的关键是退浆后的洗涤一定要充分,应最大限度地去除浆料和部分杂质,以减轻碱氧一浴煮漂工序的压力,并提高双氧水的稳定性。此外,煮漂合一必须在较强的碱性和较浓的双氧水共存的条件下进行,以去除织物上的杂质,同时完成漂白加工。因此,应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并选择性能良好的耐碱精练剂、耐高温的氧漂稳定剂和螯合分散剂,尽量减少纤维的损伤。此法适用于含浆较重的纯棉厚重紧密织物或合纤与棉的混纺织物。

D-SB二步法的工艺流程按采用的设备不同可分为多种,在此仅列举两种加以说明。

(1)烧毛→浸轧退浆液→堆置(4~10h)→90℃以上充分水洗→浸轧碱氧液→液下履带箱漂白(60℃,浸渍20min)→短蒸(100℃,2min)→高效水洗→烘干

此工艺的特点是:

①采用较低温度,保持双氧水在浸漂时的稳定性;

②采用小浴比(1:4),以提高在较低温度时的煮练效果,加上有效的氧漂稳定剂,使双氧水分解较慢,使织物出履带箱时还保持相当的碱浓度,足以在短蒸时进一步分解起漂白作用;

③加工过程中织物呈松弛状态,布面无折痕、擦伤等疵病,手感较好,白度、毛效较高;

④温度低,耗时短,纤维损伤较小;

⑤需具备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液下履带箱,双氧水和碱耗较大。

(2)烧毛→浸轧退浆液→室温堆置(4h以上)→90℃以上充分水洗→浸轧碱氧液(轧液率100%)→L履带汽蒸(100~102℃,20min)→高效水洗→烘干

此工艺在高温、高浓度的强碱溶液中,双氧水分解较快,即使采用优异的耐碱氧漂稳定剂,也解决不了白度、煮练效果和织物强力间的矛盾。因此,必须增加碱氧液进入织物的量(轧液率),在温度高于100℃(100~102℃)的条件下,汽蒸时间以不超过20min为宜。

2.DS-B二步法工艺

DS-B二步法工艺先退煮合一,然后再漂白。由于漂白为常规传统工艺,因此对双氧水稳定剂的要求不高,纤维的损伤也较小,工艺安全系数较高。但退煮合一,浆料在强碱浴中不易洗净,因而影响退浆和煮练的效果,为此退煮后必须充分、彻底地水洗。DS-B二步法的工艺流程同样因设备的组合不同而有多种,在此仅列举较常用的两个组合及工艺流程。

(1)采用R形汽蒸箱练漂机和履带式连续汽蒸练漂机的组合。

烧毛→浸轧退煮液→R形汽蒸箱汽蒸(100~102℃,60min)→充分水洗→L履带氧漂(按常规工艺进行)→高效水洗→烘干

此工艺先采用R形汽蒸箱练漂机做退煮一浴处理,其特点是采用半蒸半浸、先蒸后煮的工艺,可起到预热、汽蒸、浸渍煮练三重作用。由于织物在液下处理,浴比较大,汽蒸和浸渍温度均可达100℃左右,因此采用退煮合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退煮后的漂白按常规工艺进行,无任何特殊要求,纤维损伤也较少。

(2)采用两组履带式连续汽蒸练漂机的组合。

烧毛→浸轧退煮液→L履带汽蒸(100~102℃,60min)→充分水洗→L履带氧漂(按常规工艺进行)→高效水洗→烘干

此工艺流程的关键问题是L履带式汽蒸练漂机做退煮合一的去杂效果不及R形汽蒸箱,因此一方面要增加化学品的用量,添加高效助练剂和退浆剂;另一方面则需通过加强水洗来弥补不足。如在烧毛后先经轧碱堆放几小时,经充分水洗后再进行退煮一浴处理,则退煮效果会有明显提高。

(二)一步法短流程工艺

一步法是指将退浆、煮练、漂白三合为一进行加工的方法。根据加工的温度不同,它又可分为冷轧堆法和汽蒸法。

1.冷轧堆一步法工艺

冷轧堆法是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碱氧一浴法工艺,虽然碱浓度较高,但由于温度较低,双氧水的分解速率较慢,故除用高浓度的处理用剂外,还必须延长堆放时间,使反应进行充分,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冷轧堆法由于作用温和,因此对纤维的损伤相对较小,适用于各种棉织物的退煮漂一步工艺。

目前,冷轧堆法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碱氧法,其一般工艺流程为:

烧毛干落布→浸轧碱氧工作液(高给液)→转动堆置16~24h(转速4~6r/min)→热碱洗→水洗→烘干

工艺实例Ⅰ:

纯棉平布:18tex×18tex,268根/10cm×268根/10cm(薄织物)

工艺流程:

烧毛→浸轧碱氧液(轧液率85%~95%)→打卷堆置(室温,24h,转速5~6r/min)→采用汽蒸平洗烘联合机水洗

工艺处方:

烧碱(100%) 35~40g/L

双氧水(100%) 18~20g/L

氧漂稳定剂 8~10g/L

水玻璃(30%) 10g/L

耐碱精练剂 5~8g/L

过硫酸钠 0~6g/L

工艺实例Ⅱ:

纯棉纱卡:29tex×29tex,425根/10cm×228根/10cm(中厚织物)(www.xing528.com)

工艺流程:

烧毛→浸轧碱氧液(室温,多浸一轧,轧液率120%~130%)→打卷堆置(室温,24h,转速6~8r/min)→卷染机碱洗二道(加盖,95~100℃)→热水洗二道(加盖,95~100℃)→热水洗一道(60~70℃)→下卷

工艺处方:

烧碱(100%) 40~45g/L

双氧水(100%) 16~18g/L

氧漂稳定剂 6~8g/L

水玻璃(30%) 15g/L

耐碱精练剂 7g/L

碱洗液:

烧碱(100%) 16~19g/L

亚硫酸钠 3g/L

净洗剂 2g/L

2.汽蒸一步法工艺

由于冷轧堆法反应温度低,故需采用延长反应时间和增加助剂用量的方法来保证半制品质量,因而导致印染废水的污染程度加剧。近年来,人们对碱氧一浴汽蒸法前处理的研究越来越多,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印染厂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减少重复投资,同时促进前处理设备的改进和发展。

退煮漂一浴汽蒸法工艺,在高浓度碱和高温情况下,很容易引起双氧水的快速分解和加重织物的损伤。这只能通过降低烧碱用量和加入耐高温、耐强碱的氧漂稳定剂来实现。但降低烧碱用量会降低退煮效果,尤其对重浆和含杂量大的纯棉厚重织物。故此工艺适用于轻浆的中、薄型织物和涤棉混纺织物。

工艺实例I:

纯棉厚绒坯布(平纹):(18tex×2)×(97tex×2),173根/10cm×181根/10cm(薄织物)

工艺流程:

浸轧工作液→汽蒸(85~90℃,80min)→后处理

工艺处方:

烧碱(100%) 16g/L

双氧水(100%) 12g/L

氧漂稳定剂 7g/L

精练剂 8g/L

工艺实例Ⅱ:

纯棉卡其:48tex×58tex,315根/10cm×181根/10cm

工艺流程:

烧毛→溢流染色机(130℃,5min)→水洗→开轧烘

工艺处方:

双氧水(100%) 3.5g/L

四合一精练助剂 5g/L

(四合一精练助剂是碱、精练剂、氧漂稳定剂、螯合分散剂的合理混合体)

(三)短流程前处理工艺的要点

从短流程前处理工艺本身来看,主要含有三个环节,即浸轧→反应(冷轧堆法或汽蒸法)→洗涤。为了保证前处理高效短流程工艺达到高效率、高质量,必须严格控制这三个环节的工艺,分别突出“高、全、净”,即浸轧工作液要吃足吸透,带液量要高,以保证加工织物上有充足的反应物质;浸轧后的汽蒸温度要高,时间要足,如果采用冷堆法,堆置后、洗涤前要有一个热处理的过程(这是提高织物毛效的关键之一),以充分发挥助剂的作用,使各类反应完全;洗涤过程要充分,以保证从织物上处理下来的杂质去净。

1.织物带液量要高

无论是汽蒸法,还是冷轧堆法工艺,提高织物带液量是短流程前处理取得好的效果的关键因素。由于生坯棉织物的拒水性较强,故工作液中必须添加耐碱渗透剂(润湿剂),并确定其合理用量。又因短流程工艺的工作液是强碱浴,所以,渗透剂的选用要考虑它的耐碱稳定性。但要把织物内部包括纱线间、纤维间及纤维内所含的空气在最短时间内排除,代之以工作液,仅靠渗透剂是难以实现的,还必须靠机械的加压作用。目前,高效短流程前处理设备大多采用高给液和透芯给液的措施,尤其是透芯给液效果较好。它主要借助轧辊加压、真空加压、蒸汽加热驱赶空气等,其中真空加压效果较好。

2.工艺条件要优化

棉织物短流程前处理工艺所用碱氧量较大,如工艺条件控制不当,则会影响织物的毛效、白度,甚至使织物的强力下降。因此必须合理选择工艺处方,正确制定工艺条件,特别是烧碱、双氧水的合理用量和加工温度。

3.必须强化水洗

强化水洗是短流程工艺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冷轧堆工艺。在冷堆后,首先必须经高温热碱处理,然后再进行高效强化水洗。对短流程前处理工艺而言,如不采用高效水洗设备,则很难满足水洗要求,达到处理效果。

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是前处理工序的发展方向,经过多年的努力,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织物品种,并且覆盖面不断扩大。但有一点必须明确,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并不是万能的,目前还不能全部取代传统工艺和适应所有品种。短流程前处理工艺有其适用的对象,更不能片面地去追求高效和快速,而是必须根据品种的特点、加工要求、最终用途,结合织物组织规格、纤维原材料的实际质量,来合理地制定短流程前处理工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