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本顺序指令解析

基本顺序指令解析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本顺序指令反映了继电器控制电路各元件的基本连接关系,用于执行以位为单位的逻辑操作,共有19条。ANS和ORS指令没有操作数,操作对象是该指令助记符前的逻辑块。图7-2 堆栈指令与组与/组或指令综合应用表7-11 梯形图、指令表和时序图程序解释:

基本顺序指令解析

基本顺序指令反映了继电器控制电路各元件的基本连接关系,用于执行以位(bit)为单位的逻辑操作,共有19条。各条指令及其功能见表7-2。

表7-2 指令及其功能

978-7-111-40642-6-Chapter08-2.jpg

1.初始加载和输出指令ST、ST/、OT

(1)指令功能

ST:逻辑运算开始。表示与母线连接的常开触点,或逻辑块开始的常开触点。

ST/:逻辑运算开始。表示与母线连接的常闭触点,或逻辑块开始的常闭触点。

ST和ST/的操作数:X、Y、R、C、T。

OT:线圈驱动指令,将运算结果输出到指定的继电器。

OT的操作数:Y、R。

(2)编程实例

梯形图、指令表和时序图见表7-3。

表7-3 梯形图、指令表和时序图

978-7-111-40642-6-Chapter08-3.jpg

程序解释:

1)当X0为“ON”时,Y0得电输出(ON);X0为“OFF”时,Y0失电(OFF)。

2)当X1为“ON”时,Y1失电(OFF);X1为“OFF”时,Y1得电输出(ON)。

说明:这里所说的X0为“ON”,是指当输入继电器X0外部连接的开关信号接通时其线圈得电的状态,此时对应的触点动作,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X0为“OFF”是指当输入继电器X0外部连接的开关信号断开时其线圈失电的状态,此时对应的触点为常态,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下面类似的解释意义一样,不再重复说明。

2.非指令/

“/”指令的功能是将该指令前的运算结果取反,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ST、AN、OR连用,构成ST/、AN/、OR/。

“/”指令在编程应用时的梯形图、指令表和时序图见表7-4。

表7-4 梯形图、指令表和时序图

978-7-111-40642-6-Chapter08-4.jpg

程序解释:

1)当X0、X1都为“ON”时,Y0得电输出(ON),Y1失电(OFF)。

2)当X0、X1中任一个为“OFF”时,Y0失电(OFF),Y1得电输出(ON)。

3.与和与非指令AN、AN/

(1)指令功能

AN:串联常开触点。

AN/:串联常闭触点。

AN和AN/的操作数:X、Y、R、C、T

(2)编程实例

梯形图、指令表和时序图见表7-5。

表7-5 梯形图、指令表和时序图

978-7-111-40642-6-Chapter08-5.jpg

程序解释:

只有当X0、X1都为“ON”而X2为“OFF”时,Y0得电输出,否则Y0失电。

(3)指令使用说明

1)串联单个常开触点时使用AN指令,串联单个常闭触点时使用AN/指令。

2)AN和AN/可以连续使用,并且连续使用同一个或不同继电器的常开和常闭触点的次数没有限制。

4.或和或非指令OR、OR/

(1)指令功能

OR:并联常开触点。

OR/:并联常闭触点。

OR和OR/的操作数:X、Y、R、C、T

(2)编程实例

梯形图、指令表和时序图见表7-6。

表7-6 梯形图、指令表和时序图

978-7-111-40642-6-Chapter08-6.jpg

程序解释:

只要X0为“ON”、X1为“ON”、X2为“OFF”三个中任意一个条件具备时,Y0得电输出(ON),否则Y0失电。

(3)指令使用说明

OR和OR/将触点并联,进行逻辑“或”。OR和OR/可以连续使用。

5.组与和组或指令ANS、ORS

(1)指令功能

ANS:实现逻辑块的逻辑“与”运算。

ORS:实现逻辑块的逻辑“或”运算。

ANS和ORS指令没有操作数,操作对象是该指令助记符前的逻辑块。

(2)编程实例

1)ANS指令在编程应用时的梯形图、指令表和时序图见表7-7。

表7-7 梯形图、指令表和时序图

978-7-111-40642-6-Chapter08-7.jpg

程序解释:在X0、X2其中一个为“ON”时,同时X1、X3其中一个也为“ON”时,Y0得电输出(ON)。

2)ORS指令在编程应用时的梯形图、指令表和时序图见表7-8。

表7-8 梯形图、指令表和时序图

978-7-111-40642-6-Chapter08-8.jpg

程序解释:当X0、X1同时为“ON”和X2、X3同时为“ON”这两个条件至少具备一个时,Y0得电输出(ON),否则Y0失电(OFF)。

(3)指令使用说明

ANS和ORS指令用在较复杂的有多个逻辑块的梯形图中,指令表编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输入两个逻辑块,用ANS(或ORS)指令将其串联或并联,然后再输入一个逻辑块,再ANS(或ORS)……依此类推;另一种方法是先将各个逻辑块输入,然后连续使用ANS(或ORS)指令将其全部串联(或并联),见表7-9。

表7-9 多个逻辑块串联(并联)(www.xing528.com)

978-7-111-40642-6-Chapter08-9.jpg

例7-1 组与和组或指令综合应用。如图7-1所示。

978-7-111-40642-6-Chapter08-10.jpg

图7-1 组与和组或指令综合应用

例题说明

从图7-1的时序图上看,该例的逻辑关系显得比较复杂,但是仔细分析就可发现Y0有四个接通段,分别代表了该例子的四种有效组合。

1)当X0、X1接通且X4接通时,Y0接通,对应图中第1段接通情况。

2)当X0、X1接通且X5接通时,Y0接通,对应图中第2段接通情况。

3)当X2、X3接通且X4接通时,Y0接通,对应图中第3段接通情况。

4)当X2、X3接通且X5接通时,Y0接通,对应图中第4段接通情况。

掌握ANS、ORS的关键主要有两点:一是要理解好串、并联关系,二是要形成块的观念。

6.入栈、读栈和出栈指令PSHS、RDS、POPS

(1)指令功能

PSHS:将该指令前的运算结果存储起来(入栈),以供反复使用,表示分支结构的开始。

RDS:读出由PSHS指令存储的运算结果(读栈),用以引出中间的分支结构(支路)。

POPS:读出并清除由PSHS指令存储的运算结果(出栈),用以引出最后一个分支结构。

(2)编程实例

梯形图、指令表和时序图见表7-10。

表7-10 梯形图、指令表和时序图

978-7-111-40642-6-Chapter08-11.jpg

(3)指令使用说明

PSHS指令:用在梯形图分支点处最上面的支路,将分支处左边的运算结果保存起来;

RDS指令:用在PSHS指令支路以下,POPS指令以上的所有支路,它能反复读出由PSHS指令存储的运算结果,以供后面程序使用;

POPS指令:用在梯形图分支点处最下面的支路,也就是最后一次使用PSHS的存储结果,它的功能是读出由PSHS指令存储的运算结果,同前面支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将PSHS指令存储的内容清除,结束分支结构的编程。

例7-2 堆栈指令与组与/组或指令综合应用,如图7-2所示。

7.保持指令KP

(1)指令功能

KP指令使R或Y置位或复位并保持当前状态,相当于一个锁存器,只在复位信号到来时改变状态。

KP的操作数为R或Y。

(2)编程实例

梯形图、指令表和时序图见表7-11。

978-7-111-40642-6-Chapter08-12.jpg

图7-2 堆栈指令与组与/组或指令综合应用

表7-11 梯形图、指令表和时序图

978-7-111-40642-6-Chapter08-13.jpg

程序解释:

当X0为“ON”时,Y0得电输出(ON)并保持;X1为“ON”时,Y0失电(OFF)。

(3)指令使用说明

1)KP指令不能对同一线圈重复使用。

2)KP指令的控制:当置位端接通时,输出得电并保持,无论置位端的信号如何变化;只有当复位端接通时才停止输出。

3)复位控制端比置位控制端的优先级高:当复位端和置位端同时接通时,复位端起作用,停止输出。

4)两个控制端可以由多个触点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在进行指令编程时应先写出两个控制端的各个触点的逻辑关系,最后写出KP指令。

5)当工作方式改变(从RUN变为PROG)或PLC失电时,KP指令不再保持。

8.上升沿和下降沿微分指令DF、DF/

(1)指令功能

DF:上升沿微分,在检测到信号上升沿时使对象仅接通一个扫描周期。

DF/:下降沿微分,在检测到信号下降沿时使对象仅接通一个扫描周期。

(2)编程实例

梯形图、指令表和时序图见表7-12。

表7-12 梯形图、指令表和时序图

978-7-111-40642-6-Chapter08-14.jpg

程序解释:

在X0接通(由“OFF”变为“ON”)时,Y0得电(ON)一个扫描周期;当X0断开(由“ON”变为“OFF”)时,Y1得电(ON)一个扫描周期。

9.置位和复位指令SET、RST

(1)指令功能

SET:置位指令,强制对象接通并保持。

RST:复位指令,强制对象断开并保持。

SET和RST的操作数为R或Y。

(2)编程实例

梯形图、指令表和时序图见表7-13。

表7-13 梯形图、指令表和时序图

978-7-111-40642-6-Chapter08-15.jpg

程序解释:

当X0为“ON”时,Y0得电并保持;当X1为“ON”时,Y0失电(OFF)并保持。

(3)指令使用说明

SET和RST指令的功能和KP指令相似,不同的是SET与RST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优先级,只按程序的先后顺序执行。当SET指令执行条件具备后,不管控制触点如何变化,输出始终保持接通;而当RST指令执行条件具备后,不管控制触点如何变化,输出始终保持断开。与OT和KP指令不同的是,对于编号相同的继电器(R和Y)可以不限次数地重复使用SET和RST指令。

10.空操作指令NOP

空操作(NOP)指令不产生任何实际的操作。在没有输入用户程序时,程序存储器中的各地址单元均自动存放着NOP指令。在程序中插入NOP指令可对程序进行分段,或作为查找标记,以便于检查、修改和调试程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