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数据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

大数据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归集、整理案件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挖掘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案件画像及预判。利用大数据预防犯罪。大数据也可以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实现对可疑情形的初步预警。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灾害应急预案,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精确标识和实时监控。灾害发生后,大数据帮助提升应急响应效率,提高救灾物资分配的科学性。

大数据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的期盼比以往更加强烈,不论是在社会治安方面,还是在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社会治安

应用大数据提升警务能力。围绕警务实战,大数据平台可以为指挥、反恐、刑侦、治安等警种部门及各级公安机关提供查询检索和比对订阅服务,实现数据精准赋能。例如,四川省公安厅通过向全省8万民警开放大数据平台使用权限,累计为全省75万起案件提供数据支撑,实时推送比对信息246万条,支撑各类应用系统核查比对请求2.7亿次,强有力支撑了国庆70周年安保、追逃等系列专项行动。

利用大数据打击犯罪。通过归集、整理案件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挖掘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案件画像及预判。尤其是对涉及网络、人数众多及复杂的案件,作用尤为明显。例如,贵州黔南州公安局在接到一名群众报案,称其被诈骗40余万元后,充分运用公安部、省公安厅大数据平台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综合研判,使案件线索从贵州迅速辐射到福建、广东等省,最后成功打掉一个网上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团伙成员33名,串并案件500余起。

利用大数据预防犯罪。依托视频监控系统,公安部门可以对重点关注人员出现在特定地点,或购买特殊物品时进行关注和预警。大数据也可以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实现对可疑情形的初步预警。

(二)食品药品

对经营者进行分级分类监管。通过整合归集相关政府部门监管数据、检验检测数据、食品安全企业数据、安全投诉举报数据等,建立食品安全大数据库,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和挖掘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对食品药品经营者分级分类监管。如成都市食药监管平台通过构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全息画像,智能提供年检频次及风险评级调整建议。

对食品药品进行全流程监管。通过建设可追溯的商品销售体系,从生产、加工、包装、存储、运输、销售等方面实现食品药品的全流程监管,直观地展示产品的销售区域地图,一旦发生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自动把相关信息推送给市场管理部门,化解安全风险。

案例44:“依数治理”的成都食药监管平台

2016年成都市创设了成都市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数据中心,整合了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检验监测及企业社会信用数据资源,建立了集食品安全数据整合、挖掘、分析和风险预警为一体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体系。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果在2016年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的充分肯定。该数据中心实现了以下功能。

一是建立了从食品原材料到餐饮加工及消费,以及餐厨垃圾处理的全链条覆盖、全流程管控的餐饮智慧监管平台,实现餐饮食品安全问题靶向追踪,实时预警。

二是建成网络订餐监管系统,帮助监管部门快速锁定线上违规商家,实现精准执法。

三是通过融合国家各级食品安全标准等多源数据,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动态跨域关联、高效感知。

四是构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全息画像,基于风险分级动态评估模型,智能提供年检频次及风险评级调整建议。

成都食药监管平台的建设提高了风险感知能力,提升了成都市食品安全整体水平。(www.xing528.com)

(三)防灾减灾

优化应急预案。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灾害应急预案,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例如,可以通过对灾害发生情况下大规模人群行为规律的分析,优化应急避难场所,提升自救互救效率

灾害预警预判。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精确标识和实时监控。例如,成都市高新区部署的地震预警系统就是通过安装在地震区域的传感器,传递地震波数据,依托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对传回来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判断地震位置以及大概震级,从而实现全自动的秒级响应,提醒居民避险。

科学安排救助。灾害发生后,大数据帮助提升应急响应效率,提高救灾物资分配的科学性。通过物资储备信息和需求信息的关联分析,提高指挥和协调精确度

(四)生态环保

实现数据跨部门共享。通过建设环境信息数据共享机制,推进区域污染物排放、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等信息公开和跨部门信息共享。

实现生态环境实时监测。利用无人机、无人船等智能移动监测设备和传感器等固定监测设备,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污染物排放的在线监测。案例45中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的“四川重点污染源视频监控系统”就是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对重点排污企业的实时监控、精准监管。

提升重点风险防范处置能力。依托环境预警和风险监测信息网络,定位重点环境风险防范区域,提高对重金属、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风险的防范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案例45:四川重点污染源视频监控系统

为切实解决全省污染源监管点位多、范围宽、人手少、任务重等问题,大力开展非现场执法和精准监管,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建设了重点排污企业在线监控系统,推进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污染源监控中的应用。

通过对重点排污单位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实现对化学耗氧量、氨氮、总磷、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排放浓度的实时在线监测,帮助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实时掌握企业排污状况。同时,在重点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口、治污设施、在线监测站房等建设视频监控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排放口的水位、色度、浊度进行自动识别判定,结合在线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进行关联分析,发现异常系统自动报警提示,并将相关监控数据同步传送给监控平台和执法人员,帮助环境执法人员第一时间掌握企业排污情况,迅速抵达现场锁定证据,有效提升了环境监管执法效率。

2019年已完成宜宾、乐山重点污染源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试点建设,对企业排污口、在线监测站房、治污设施等加装高清数字视频监控设备,引入人工智能和图像识别技术对视频图像进行识别,并结合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实现对企业排污、治污行为全过程的监控。在试点地市成功建设后,到2021年将推广覆盖到全省2000家重点排污单位。

“四川重点污染源视频监控系统”帮助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实现实时监控重点污染企业排污状况,一旦出现生态环保风险,可以及时抵达现场,迅速锁定证据,确定污染源,提高了环境风险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最大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