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冷却校正值的重要性及计算公式

冷却校正值的重要性及计算公式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冷却校正值是使用恒温式热量计测定发热量的一项重要的校正值,它直接关系到发热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冷却校正值的含义,就是主期中内筒温度由于散热影响所造成的温度降。为了消除内、外筒的热交换对发热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应该对所观测的温升值tn-t0加上冷却校正值C。目前,国产的各种微机热量计对冷却校正值计算公式均可在本特公式、国标公式及瑞—方公式中任选。

冷却校正值的重要性及计算公式

冷却校正值是使用恒温式热量计测定发热量的一项重要的校正值,它直接关系到发热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1.冷却校正值的含义

用恒温式热量计测定发热量的过程中,它的内、外筒水温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温差,此差值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在一般情况下,点火前内筒温度总是低于外筒温度,这时内筒是吸热的;但在点火以后,随着试样热量的释放,内筒水温升高,它将越过吸热与散热的分界线而高于外筒温度,此时内筒是散热的。

为了消除内、外筒的热交换对温升的影响,就必须对内筒温升加上一校正值,称为冷却校正值,通常用符号C表示。冷却校正值的含义,就是主期中内筒温度由于散热影响所造成的温度降。在发热量测定主期,内筒从吸热转为散热,而冷却校正值就是由这两部分热交换所引起的,因此它在数值上也就有正负之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测定主期内筒散热量往往大于吸热量,从而表现为主期温升偏低。

为了消除内、外筒的热交换对发热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应该对所观测的温升值tn-t0加上冷却校正值C。

不考虑冷却校正,发热量Q为

考虑冷却校正,则发热量Q为

对于绝热式热量计,由于内、外筒温度之间不存在热交换,因此冷却校正值C=0。

2.冷却校正值的计算

冷却校正值的计算公式很多,最常用的为本特(Bunte)公式、国标公式及瑞—方(Regnault.Pfaundler)公式。上述公式各具特点,而其中瑞—方公式被认为最为准确的一个计算公式,它可以作为检验其他计算公式准确性的依据。

冷却校正值计算的理论基础是牛顿冷却定律,即一个物体的冷却速度与该物体的温度和其所处环境温度tj之差成正比,即

式中 k——热量计冷却常数,min-1

对于热量计,还应考虑搅拌热等各种产生热效应的因素,因此对式(5-13)还需加以修正,即加上一个常数项A

式中 A——热量计综合常数,℃/min。

上述三种冷却校正值计算公式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均是牛顿冷却定律,所不同的是计算方法不同。

本特公式与瑞—方公式,将测热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主期与末期。而国标公式免除了三段法,缩短了试验时间。下面对如何应用上述公式做进一步说明。

(1)本特公式。本特公式计算冷却校正值C,其数学表达形式为

式中 v0——初期内筒降温速度,℃/0.5min;

vn——末期内筒降温速度,℃/0.5min;

m——升温速度大于或等于0.3℃的半分钟数,第一个半分钟不论快慢均应计入m中,若升温速度均小于0.3℃,则选取m=4;

n——点火到终点的半分钟数。

由本特公式可知,v0越小,即初期内筒温度上升越快(由于v0取负号,因此其绝对值越大),则表示吸热越多,冷却校正值相对较小。vn越大,则意味着末期内筒温度下降越快,散热越多,冷却校正值自然越大。该公式计算准确性不及瑞—方公式,其计算结果有稍许偏高的倾向。

(2)国标公式。国标公式对冷却校正值C的计算为(www.xing528.com)

式中 n——由点火到终点的持续时间,min;

v0——在点火时内、外筒温差影响下造成的内筒降温速度,℃/min;

vn——在终点时内、外筒温差影响下造成的内筒降温速度,℃/min;

a——当Δ/Δ1'40〞≤1.20时,a=Δ/Δ1'40〞-0.10;当Δ/Δ1'40〞>1.20时,a=Δ/Δ1'40〞,其中,Δ=tn-t0,Δ1'40〞为点火后1'40〞时的温升(Δ1'40〞=t1'40〞-t0)。

根据点火时和终点时内、外筒温差(t0-tj)和(tn-tj),从v-(t-tj)关系曲线中查出v0和vn(参见GB/T213—2008《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或者根据预先标定出的冷却常数k、综合常数A值计算出v0及v,即

式中 k——热量计冷却常数,min-1

A——热量计综合常数,℃/min;

tj——外筒温度,℃;

t0——点火温度,℃;

tn——终点温度,℃。

国标公式的计算过程比本特公式麻烦,其准确度同样不及瑞—方公式。

(3)瑞—方公式。该公式的最大特点是准确性高,国际标准及不少国家标准中均应用此公式计算冷却校正值,我国计量检定规程中也规定用瑞—方公式计算冷却校正值,即

式中 C——冷却校正值,℃;

v0——初期内筒降温速度,℃/min;

vn——末期内筒降温速度,℃/min;

——初期的平均温度,℃;

——末期的平均温度,℃;

t0——点火温度,℃;

tn——终点温度,℃;

n——主期持续时间,min;

——主期中从第一次温度到n-1次温度之总和,℃。

瑞—方公式的最大不足在于计算过程麻烦。然而现在普遍采用微机热量计,冷却校正值由微机计算而得,因此计算过程得以简化。目前,国产的各种微机热量计对冷却校正值计算公式均可在本特公式、国标公式及瑞—方公式中任选。在电力系统中,选用瑞—方公式者较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