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C2BMC系统的发展历程

C2BMC系统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试验中,C2BMC系统连接和整合了PAC-3系统、THAAD系统、“宙斯盾”系统等导弹防御资源,成功对5个几乎同时出现的导弹目标实施拦截,试验的规模、复杂度和仿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试验的成功,不仅充分显示了C2BMC系统的有效性和先进性,也更进一步体现了指控系统在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C2BMC系统的发展历程

以C2BMC的提出为界,美军现代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也就是C2BMC指控概念提出之前,美军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是针对特定威胁而建设的,主要由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和“爱国者”-3防空导弹(PAC-3)系统、“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与“萨德”防御系统(THAAD)等战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TMD)组成。这些系统拥有各自专用的传感器武器和指挥控制系统,彼此之间任务划分明确且相互独立。尽管针对性较强,却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

一方面,系统间的相互独立,导致发展建设的重心和力度难以统筹和协调,无法灵活适应弹道导弹防御需求的发展和变化;另一方面,系统间的相互独立,导致防御资源被分散割裂,难以通过优化重组来形成体系合力,因而极大地降低了弹道导弹防御作战的灵活性、时效性、鲁棒性和效费比。

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军的弹道导弹防御形势发生变化。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应对新形势下弹道导弹防御的需求,美军于2002年调整了发展策略,不再区分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与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同时决定采用以能力为基础、每两年一个阶段渐进式的方式,开发一个单一的、多层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最终建成超越美国本土的全球性一体化导弹防御体系[3],如图1所示。

图1 美军全球一体化弹道导弹防御体系(www.xing528.com)

从此,美军进入了第二阶段,即全球一体化弹道导弹防御(BMDS)系统的建设阶段,C2BMC指控概念及系统也应运而生。在C2BMC的支持下,原本分散在NMD系统和TMD系统内的信息与火力等防御资源被高度集成于单一系统之下,使得传感器与武器系统的使用更加灵活优化,作战信息的获取更加准确全面,作战指挥与决策的实施更加顺畅高效,BMDS系统的防御能力得到了成倍拓展。

2012年10月24日,美军进行了代号为FTI-01的导弹防御试验。试验中,C2BMC系统连接和整合了PAC-3系统、THAAD系统、“宙斯盾”系统等导弹防御资源,成功对5个几乎同时出现的导弹目标实施拦截,试验的规模、复杂度和仿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3年2月13日,美军“伊利湖”号巡洋舰在舰载SPY-1雷达发现目标前,通过C2BMC系统和STSS系统提供的远程目标信息提前发射了一枚“标准”-3 Block IA型拦截弹,并成功拦截一枚中程单弹头导弹目标[4],完成了“宙斯盾”系统前所未有的壮举。

这些试验的成功,不仅充分显示了C2BMC系统的有效性和先进性,也更进一步体现了指控系统在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