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燃烧弹药与器材:一场赤热战争

燃烧弹药与器材:一场赤热战争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燃烧弹药和燃烧器材主要包括有燃烧枪弹、燃烧炮弹、燃烧航弹和火焰喷射器等。扇形体铝热燃烧剂炮弹、穿甲燃烧曳光炮弹和杀伤燃烧炮弹目前仍在广泛使用。

燃烧弹药与器材:一场赤热战争

燃烧弹药和燃烧器材主要包括有燃烧枪弹、燃烧炮弹、燃烧航弹和火焰喷射器等。

8.1.8.1 燃烧枪弹

燃烧枪弹主要有7.62 mm、12.7 mm和14.5 mm口径的穿甲燃烧弹和穿甲燃烧曳光弹

穿甲燃烧枪弹由被甲、燃烧剂、铅套和钢芯四部分组成。被甲用复铜钢(在软钢的表层覆上占总厚度4%~5%的黄铜)制成。被甲包于枪弹弹丸的外部,既用来使弹丸有一定的外形,又形成容纳装填物(燃烧剂)的容室。弹丸发射时,被甲圆柱部分卡入膛线,使弹丸旋转。钢芯是用优质碳素工具钢(含碳量1.10%~1.25%)或钨合金制成的,头部为尖锐圆弧形,碰击目标时有利于穿彻钢甲内。铅套在钢芯的周围,用于防止射击时钢芯磨损膛线,并有固定钢芯之用。燃烧剂装在钢芯的前部,大都采用Ba(NO32 50%和Mg-Al合金粉50%的混合物,也有采用KClO4 55%和Mg-Al合金粉45%的混合物,燃烧温度可达2 500℃,点燃温度为450℃左右。

穿甲燃烧枪弹的作用过程是:弹丸撞击装甲时,弹头部变形,由于燃烧剂在弹头部和钢芯间被挤压而发火;又钢芯在钻入装甲运动中尾部形成低压区,从而造成燃烧剂的火焰随钢芯尾部进入打穿的装甲(如汽油箱)内而燃烧。

若在底部装上曳光管,穿甲燃烧枪弹将变成具有穿甲、燃烧、曳光三种功能的穿甲燃烧曳光弹。

8.1.8.2 燃烧炮弹

主要用于对远距离目标实施大面积纵火或毁伤作用。燃烧炮弹有各种口径,以76 mm、107 mm和122 mm口径弹应用最为广泛。燃烧炮弹按其构造不同,可分成:

(1)带时间引信的榴霰弹式燃烧炮弹(扇形体高热燃烧剂炮弹);

(2)穿甲燃烧曳光炮弹;

(3)小口径高炮和航空炮用的杀伤燃烧炮弹;

(4)带瞬发或延期信管的爆破榴弹式燃烧炮弹(黄磷燃烧炮弹)。

扇形体铝热燃烧剂炮弹、穿甲燃烧曳光炮弹和杀伤燃烧炮弹目前仍在广泛使用。

(1)扇形体高热燃烧剂炮弹。它配用在口径76~122 mm的火炮上,弹体内装有燃烧元件,由铁铝高热燃烧剂压在外壳为铁或镁铝合金的扇形体中而制成。弹体内的燃烧元件是以3~4个排列一层,上下又重叠排成3~4层。在燃烧元件的各层之间放有厚纸垫。

这种燃烧炮弹中没有中心传火管,它是靠扇形体元件的圆槽在扇形体叠放时形成中心通道。当弹丸发射出炮口后,延期点火引信的火焰则由中心通道传至抛射药,同时点燃扇形体燃烧元件上的引燃线。抛射药点燃后冲掉头螺,同时将扇形体燃烧元件沿弹丸中心线方向抛出。被抛射出的扇形体燃烧元件具有很大的动能,能穿入木质材料数毫米。扇形体燃烧元件燃烧时间根据炮弹口径不同,一般为15~30 s。

(2)穿甲燃烧曳光炮弹。该弹与穿甲炮弹的区别在于装药和装填方法不同,装药是采用威力大的炸药和高热燃烧剂。在装填前先将炸药和燃烧剂分别压成药柱,燃烧剂药柱装在炸药柱前端,弹底部装曳光管。炮弹在穿入钢甲后即行爆炸,并将燃烧剂点燃,进而引燃装甲内的易燃物,或燃烧杀伤装甲内的有生力量。(www.xing528.com)

(3)杀伤燃烧炮弹。其装药与穿甲燃烧曳光炮弹不同,燃烧剂装在靠弹丸底端,炸药装在燃烧剂的上端。

8.1.8.3 燃烧航弹

燃烧航弹因构造与装填燃烧剂的不同而异。常见的燃烧航弹有凝固汽油燃烧航弹、45 kg普通燃烧航弹、燃烧子母航弹和集束燃烧航弹。

(1)凝固汽油燃烧航弹。可以借助高温的直接作用杀伤有生力量和焚烧技术装备及其他目标。这种航弹采用0.5~7 mm厚的钢材或铝及铝合金材料制成薄壁弹体,内装凝固汽油或其他凝固燃料。不装稳定装置和爆炸装药的凝固汽油弹称为燃烧弹箱。

美军现装备的这类燃烧弹箱有112.5 kg级至450 kg级。不同级别的燃烧弹箱可造成不同的立体杀伤破坏区。例如337.5 kg级的燃烧弹箱杀伤面积可达400 m2,其火焰和烟上升高度为数十米。美军“鬼怪式”战斗歼击轰炸机和强击机能携带8~11枚这种凝固汽油燃烧弹,投掷后可以造成(3.5~4)×104 m2的密集杀伤区。

(2)45 kg普通燃烧航弹。它同时兼具燃烧和破片杀伤作用,能击穿汽车和坦克燃料箱及容器外壁,引燃燃料,导致技术装备失去作战能力。这种航弹通常是集束使用的,即一个弹内包含多个小燃烧弹,飞机投掷后能起到分散作用的效果。

美军装备的0.45 kg级至4.5 kg级的小燃烧弹通常以子母弹形式使用,弹内装铝热燃烧剂和以铈与硝酸钡为基础的稀土燃烧剂,或装凝固汽油和高温凝胶。这种燃烧弹质量小,能形成独立的燃烧点。

(3)燃烧子母航弹。由子弹和母弹(或子母弹箱)构成,母弹或弹箱内一般都装有50个子燃烧弹。美军新研制的一种子母弹,每枚装填670个子燃烧弹,它用F4、F111和B52飞机进行投掷。F4、F111和B52可携带该子母弹数量分别为11、48和66枚。当它们投掷后,分别能形成1.5 km2、6.0 km2、7.5 km2的燃烧杀伤区域。

(4)集束燃烧航弹。无论是集中式的镁基燃烧弹,还是分散式的凝固汽油弹,都可以做成集束航弹来投掷。集束燃烧航弹质量及大小相当于45~225 kg级的通用爆炸航弹。为了便于集束,被集束的小弹的弹体多制成六角形。一般每一组集束燃烧航弹由25~100个以上的小弹集束而成。集束航弹在离开飞机后立即自行散开,因此在目标区能形成大面积的火种。

8.1.8.4 火焰喷射器

火焰喷射器也称喷火器,作为步兵近战武器在近代战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火焰喷射器的缺点是质量大,勤务性能差,射程近,使用时射手及目标易暴露。

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初否定了火焰喷射器这种喷射油柱的使用方法,研制出了M202多管纵火火箭弹。80年代波兰研制了RPO无后坐力式喷火器,其外形结构与联邦德国的卡尔·右斯太夫反坦克火箭筒相似,发射管长140 cm,口径12 cm,发射时无后坐力,RPO的最大射程400 m,有效射程190 m,可以安装在战车或直升机上使用。

巴西设计的T1M1新型喷火器有三个钢瓶:两个装油、一个装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钢瓶内压力为145×105 Pa,这个压力可以保证油料能始终喷射出所需的喷火射程。T1M1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喷射距离远;二是有一个独特的电子点火系统。电子点火系统的电源为8节1.5 V的碱性电池,可供使用1 000次,且金属部件是密封防水的。T1M1的主要参数是:空壳质量20.15 kg,装油后为32.5 kg(151油料时)或34.5 kg(181油料时);射程70 m(装胶状油时)或50 m(装非胶状油时);油瓶工作压力分别为24.5×105 Pa(贮放时)、44.1×105 Pa(射击时)、82.3×105 Pa(破裂时)。

意大利研制了T-148/A型新式油柱火焰喷射器,它的结构特点是连接油瓶和导管(输油管)及导管和喷枪之间的两处套筒采用钢球轴承,使得这两部分连接处能灵活转动,操作自如。这种喷火器使用的油瓶组设计为两个油瓶一组,每瓶装入2/3稠化油和1/3压缩氮气,不再另设压缩气体钢瓶。两个钢瓶上方有一钢管相连,以平衡压力。下方一个较大口径的管与两瓶中心出口连接,以备出油。喷枪装有电子点火装置,其特点是能提供持续点火电弧达数分钟之久,且无声、无光,使喷火行动具有隐蔽性。电子点火装置放在一个耐撞击的盒内,固定在喷枪的前握把上。它的各个部件都用绝缘材料密封。因此,即使喷火器浸在水中,点火器也能继续工作。

该喷火器还配有全套备战材料背包,包内有一个压缩氮气罐、一包稠化剂,以便在战场进行再装填。火焰喷射器所喷射出的火柱,在行进的过程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被损失掉了,燃料实际利用率不高。为此,又研究出使燃料在空气中雾化,并使之与空气混合再引燃燃烧。该项技术后来发展成了燃料空气炸药技术,从而导致了今日的云爆武器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