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山汉女性服饰的传承与保护现状及挑战

高山汉女性服饰的传承与保护现状及挑战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笔者了解到生活在其他县市的高山汉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使传统服饰的传承危机正在加剧。同时,目前对高山汉女性服饰文化研究的著作和论文都尚属空白。在这种关注度较低的条件下,高山汉女性服饰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岌岌可危。

高山汉女性服饰的传承与保护现状及挑战

虽然高山汉女性服饰由于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而没有消失殆尽,然而与惠安女服饰一样,这些服饰在现代化的浪潮下仍然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而不同的是,高山汉女性服饰目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传承现状不容乐观。

7.2.1.1 传统服饰保存困难

正如上文所述,隆林县为百色市的特困县之一,人均占有耕地少,高山汉人生活、生产环境非常恶劣,他们信奉“家中无闲饭、地中无闲田”的原则,为了能够吃饱饭,高山汉的女性必须要像男子一样辛勤劳作,基本上她们是没有时间做很多衣服的。过去,普通人家的衣服都是不能再穿了才做新的。因此,传统服饰能够保存下来的非常少。另一方面,当地人仍然保留着“衣随人葬”的传统,随着当地老人的陆续离世能够保留下来的传统服饰也越来越少。这些都为高山汉服饰的传承增加很多难度。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普通家庭能够保存传统服饰的已不多见,即便还有保存的也不会再穿着。

另外,高山汉所居住的桂西北地区属亚热带高山气候,四季较为明显,温润多雨。正如上文实验分析所得,湿润的环境和不当的保存方法对天然织物的保存极为不利,这也为高山汉服饰的传承带来一定的影响。

图7-9 传统高山汉女性服饰

(笔者翻拍,照片由姚凤仙女士提供)

7.2.1.2 穿着者和传承人减少

高山汉世代生活在交通闭塞的山区,在他们的心理特别希望能够走出大山,融入普通汉族人的生活。即使是自己不能完成这个心愿也希望子女能够达成,因此他们特别重视教育。令笔者震惊的是,笔者在生活条件较隆或乡和更加艰苦的桠杈镇调研时发现,当地的一所四层楼的乡镇小学(如图7-10)是方圆十几里最高的建筑,然而这座小学里的学生不足二十人。青年男女为了能够走出大山,纷纷出去求学、打工,而为了子女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高山汉人更是在子女一到入学年龄便把他们带到县里、市里的小学接受更好的教育。而生活在山外的高山汉女性,便不会再穿着传统服饰。

图7-10 乡镇小学

(笔者摄)

而由于穿着者的逐渐减少,服装的制作者也相应地减少了。本来,高山汉女性服饰制作技艺是母女传承制,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山汉女性外出打工、求学,使传承机制已经中断,目前大部分年轻女性都不会缝制衣服,更不用说传统的外托肩、园衣等。

为了考察外托肩的缝制工艺,笔者先后两次深入高山汉所聚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的隆或村调研。过程中,先后采访了多位缝纫师傅,其中只有居住在隆或村漓岩乡荣满屯的李乔妹师傅仍然掌握着制作外托肩服装的技艺。李师傅的缝纫技艺是跟随母亲学习的,平时兼顾两种身份——农民和裁缝。在农忙的时候,她就从事劳动生产,农闲之时就做做衣服到街天(赶集)的时候拿出去卖。据64岁的李师傅讲,她自己也没穿过外托肩,但母亲教过她,很久以前也帮别人做过,因为这种服装早已没人穿,故而已经几十年没有再做过了。像李师傅这种年纪的裁缝在隆或乡已非常少见,她称自己明年也不会在从事这个行业了,因为年事已高,眼睛也有些看不见了,到那时,外托肩的缝制技艺几乎面临着失传的危险。(www.xing528.com)

图7-11 李乔妹师傅的工作场景

(笔者摄)

此外,在现代的高山汉社会生活中,也有一些传承着传统服饰技艺的女性,平时做一些传统高山汉的服饰,如鞋子、上衣、裤子等,在街道上摆摊售卖,也是现阶段传承的一种有效方式(图7-12、图7-13)。

7.2.1.3 缺乏政府支持

图7-12 高山汉女性在街区售卖传统服饰

(笔者摄)

图7-13 高山汉女性售卖的传统服饰

(笔者摄)

以隆林为例,其境内主要有汉族与壮、仡佬、苗、彝等少数民族,由于是各族自治县,根据国家少数民族政策,各项政府政策、福利等都须向少数民族倾斜。笔者在对隆林县委宣传部田副部长采访的过程中询问县政府是否考虑将隆林高山汉服饰申请非遗或进行宣传,田副部长称一般如果这种机会也会优先考虑少数民族,近几年的宣传重心不会改变,因此,短期内不会有面向高山汉文化遗产的支持计划,而其传统的服饰品更不在保护之列,面对服饰文化传承的消亡大多数政府级别的采访对象皆表示爱莫能助。据笔者了解到生活在其他县市的高山汉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使传统服饰的传承危机正在加剧。

7.2.1.4 缺少社会关注

以隆林县为代表的高山汉族群生活聚居区地处偏远,信息传播不便,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随机抽取非广西壮族自治区居民的100人中竟无人知道高山汉的存在更不必说他们的服装,而在随机抽取的50位常住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居民(非高山汉聚居区人)中,仅有7位知道高山汉人,其中只有3位能够简单描述出他们的服装样式。同时,目前对高山汉女性服饰文化研究的著作和论文都尚属空白。涉及高山汉服饰研究的资料仅有吴和培等著的《族群岛:浪平高山汉探秘》、隆林各族自治县县委编纂的《广西隆林霓裳摇曳的地方》等少数几部作品。在这种关注度较低的条件下,高山汉女性服饰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岌岌可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