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胶州秧歌传承现状及保护研究

胶州秧歌传承现状及保护研究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胶州秧歌的传承人吴英民,男,汉族,生于1955年,山东省胶州市胶东镇斜沟崖村人。由于沿海开放、经济发展、观念更新,许多年轻人的审美心理发生偏移,是胶州秧歌面临的核心性问题。正因为认识到问题的严峻性,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胶州秧歌”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愈来愈得到重视,尤其是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呈现出复苏的征兆。

胶州秧歌传承现状及保护研究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耍秧歌、跷秧歌、扭断腰、三道弯等,流行于山东省胶州市东小屯村一带。胶州秧歌起源于清咸丰年间,据清代宋观炜所作《秧歌词》的描述推测,当时的胶州秧歌舞蹈动作、行当名称和服装道具与现在基本相同。

胶州秧歌有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嫚、棒槌、鼓子等行当,主要舞蹈动作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丑鼓八态等。表演程序有开场白、跑场和小戏三部分。跑场的场图有十字梅、两扇门、正反挖心、绳子头等。小戏现在有135个剧本,代表作有《送闺女》《三贤》《小姑贤》《双推磨》等。胶州秧歌音乐由打击乐、唢呐曲牌和民间小调三种风格迥异的音乐组成。胶州秧歌中,女性舞蹈动作抬重踩轻腰身飘,行走如同风摆柳,扭断腰、三道弯为其代表动作,展现了农村女性的健美体态和性情魅力。

胶州秧歌的传承人吴英民,男,汉族,生于1955年,山东省胶州市胶东镇斜沟崖村人。2006年5月,秧歌(胶州秧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舞蹈类,项目编号Ⅲ-2。2008年2月,吴英民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英民13岁拜村里的李敬贤老人为师正式开始学习秧歌,全面掌握了胶州秧歌的表演技艺和理论知识,不仅将秧歌中的“翠花”“扇女”“小嫚”“棒槌”“鼓子”5个角色表演得淋漓尽致,而且对秧歌的各种伴奏乐器也运用得得心应手。经过近几年的发掘,将传说中的72部秧歌恢复整理出传统曲目20余出,成为胶州秧歌的第六代传人之一。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了许多反映老百姓现代生活的新曲目,如《七仙女观店口》《计划生育好》等新的秧歌剧。目前他的两个女儿吴昭梅、吴昭芝也跟他学习胶州秧歌,同时在周边地带带动了近百个秧歌团队的发展。

胶州秧歌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形式,来源于民间,表达人民的意愿,反映人民的精神风貌,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究其原因是保持了胶州秧歌原有的质朴和独特的风格。胶州秧歌既能在大广场表演受到人民和专家的好评,又能搬到城市的大舞台,一展浓郁的地方特色,博得观众的喝彩。正因为胶州秧歌有如此的魅力,更加需要文艺工作者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用新的思想高度,用新的文化视野及新的审美情趣,来充实胶州秧歌,为她注入时代精神和活力。人民需要民间艺术,更需要精品艺术,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开拓、探索、创新、发展、学习、交流,让胶州秧歌这支生长在胶州地区的民舞之花开得灿烂夺目。(www.xing528.com)

胶州秧歌与全国绝大多数民间舞蹈一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遭遇了空前的困难和危机。由于胶州地处繁华的大都市青岛市的近郊,所以受现代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的冲击更为强烈。除了有青黄不接、继承断代、人员缺乏、人员流失、场地缩减等问题外,思想观念的转变则是问题的重中之重。由于沿海开放、经济发展、观念更新,许多年轻人的审美心理发生偏移,是胶州秧歌面临的核心性问题。正是由于这种心理作祟,即使有参加胶州秧歌活动的年轻人,也是图热闹的多,真正下功夫的少。更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热爱胶州秧歌的人也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年龄段越是年轻,热爱胶州秧歌的程度越弱。

正因为认识到问题的严峻性,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胶州秧歌”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愈来愈得到重视,尤其是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呈现出复苏的征兆。由原来的不屑于民间舞蹈,逐渐转化为以跳秧歌为荣,这种观念的转变才是“胶州秧歌”发展的契机,再结合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使村村镇镇都宣传秧歌,每个人都学习表演“胶州秧歌”,因而“胶州秧歌”又呈现出“复兴发展”的好势头。

既要把握本质、体现精髓,对“胶州秧歌”进行传承性的发展,又要结合新时代美的变化,对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进行突破、创新,敢于发展,同时还要有科学的方法,与艺术的审美观念。作为从事舞蹈事业的一分子,我愿意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振兴民间艺术形式做出最大的努力,同时也相信“胶州秧歌”这朵生长在民间的艺术奇葩会迎来它美好的春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