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研究:聊斋俚曲保护和传承策略

我国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研究:聊斋俚曲保护和传承策略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从2006年,聊斋俚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政府部门对聊斋俚曲的保护工作全面开展,聊斋俚曲的保护与传承,急需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到目前为止,淄博市还没有录制出较好的聊斋俚曲表演和演唱的音像资料,这极大地影响了聊斋俚曲的传播范围。聊斋俚曲这一自然存活于民间的传统音乐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其生态环境受到冲击是不可避免的。

我国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研究:聊斋俚曲保护和传承策略

(一)政府部门的重视

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仅靠民间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各级政府应给予充分的重视。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同年12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这两个文件的颁发,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意见》提出保护工作的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政府主导”,即政府要行使它的行政职能,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不只是资金投入,还要进行科学指导和规划。但是,在当今世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潮下,各级政府对传统音乐文化还没有充分重视起来,国家政策还未落到实处。自从2006年,聊斋俚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政府部门对聊斋俚曲的保护工作全面开展,聊斋俚曲的保护与传承,急需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艺术团是纯业余的团体,为了传承和弘扬聊斋俚曲这一本土文化队,艺术团的演出是免费的。因此,艺术团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受新旧思想双方的影响,传统音乐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传统音乐文化自身还未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因此,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是一项长期的延续性的工作。政府部门不仅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还应在保护中起着指向性的作用。各级政府部门要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给予关照和政策上的保证,把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因为传统音乐文化关系到各民族地区的团结和稳定。因此,必须对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进行积极的保护与传承。也只有通过政府主导,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诸如协调各类机关和机构对走向市场的民间音乐团体给予政策倾斜、市场引导和规范,保障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持有者的合法权益,设法改善和提高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扩大他们的影响,等等。团结社会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并通过多种多样的现代传媒,进行舆论引导,最终才能实现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保护与传承。

(二)做好录音录像工作

对文化遗产进行真实准确的记录,是传统音乐文化保护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最早、最便捷、最广泛的记录手段是文字记录。中国古代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主要是官方主持的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和文人、学者进行的个人收集和保护工作。而这项工作就是通过文字记录的保存方式来完成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以十套《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为代表性成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它是文献的记录整理,也是通过文字记录的手段来保存的,是以“静态”“博物馆式”的保存为主要取向的。

到目前为止,淄博市还没有录制出较好的聊斋俚曲表演和演唱的音像资料,这极大地影响了聊斋俚曲的传播范围。仅存的一些会唱聊斋俚曲的民间老艺人,正在逐渐地衰老和逝去,应立即从聊斋俚曲仅存的老艺人着手,以政府为主导,组织专业人员对聊斋俚曲进行录音和录像工作,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来抢救老艺人的表演资料。通过录制音像资料能有效地保留和传承“活态”的传统音乐文化,尽力为后人保留下珍贵的原始资料。

(三)保护聊斋俚曲的“生态环境

所谓“生态环境”,简而言之,就是某一事物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不同地域、不同人类群体所具有的特定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是传统音乐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也正如以上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我国境内各民族、各地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对传统音乐文化起着消解作用,影响着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传统音乐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个性,是一个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生态环境则是传统音乐文化赖以存活的土壤。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鱼”和“水”来形容,我们应将传统音乐文化与其赖以生存的土壤一起保护起来,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活态保护”,但由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冲击着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存环境,因此,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活态保护”我们应做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

对于那些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未有改变,而又和现代社会不相冲突的传统音乐文化,如古琴这一传统音乐文化,我们就可以原样将其保护起来。对于那些不适于现代生活、在今天几乎失去了它们的环境,还尚存一息的传统音乐文化,比如劳动号子,由于其原生环境已无法原样地得以延续,对它们应进行原样录音录像,并将其音乐本身纳入音乐教学和表演领域。对于因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的改变而无法得以延续的那部分传统音乐文化,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

聊斋俚曲这一自然存活于民间的传统音乐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其生态环境受到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在社会这种大的潮流下,这种冲击我们无法抗拒只能顺从。但是,我们在顺从的同时,需要全社会、全民族长期的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抵御外来的强势文化的侵袭,并最大限度地承继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保护聊斋俚曲的“生态环境”方面,尊重聊斋俚曲在当地民间习俗活动中的地位,通过多种多样的传播媒介宣传聊斋俚曲,来唤起当地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人们的文化自觉和对聊斋俚曲这一本地特有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记忆,对聊斋俚曲这一自然存活于民间的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有效的“活态保护”。(www.xing528.com)

(四)发挥学者的作用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学者不仅是搞创作,研究遗产的价值,还应在遗产的挖掘、收集和整理方面起带头的作用。由于他们既有精深的专业理论,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我们应发挥学者的优势,让其投入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工作中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蒲玉水先生负责蒲松龄故居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在蒲玉水先生的努力下,蒲松龄的15部聊斋俚曲被全部收集齐备。蒲玉水先生还协助牟仁均先生整理、记录了一大批聊斋俚曲曲牌音乐。1963年,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的吴钊研究员到蒲家庄进行田野考察时,也曾记录下一些曲牌音乐。他们都为聊斋俚曲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聊斋俚曲而言,曲牌是其失传的一个主要方面。应由专家和学者带头与民间艺人一起挖掘和整理聊斋俚曲,根据聊斋俚曲的词格、曲牌的旋律特点来恢复聊斋俚曲失传的部分曲牌音乐。这样经过整理和恢复曲牌音乐的聊斋俚曲作品,被重新搬上舞台,按原曲调演唱,有利于聊斋俚曲的传承与发展。在这方面,陈玉琛根据曲牌的词格恢复了几支聊斋俚曲曲牌音乐的曲调。例如,根据淄博民歌《金纽丝》编配了聊斋俚曲《富贵神仙》中第五回【金纽丝】的曲调,根据北京怀柔民歌《倒五更》及《绣荷包》编配了聊斋俚曲《禳妒咒》中第十回【闹五更】的曲调等。陈玉琛的做法还是值得思考的,但是,用新民歌配歌的俚曲是否属于俚曲这是还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五)加强保护原生态和繁荣次生态

在当今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的历史背景下,聊斋俚曲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优秀代表,体现着鲜明的地方语言特色和文化色彩,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有着丰厚的民间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我们应加强保护其原生态和繁荣其次生态。

加强原生态的保护,需要我们深入民间,把尚能演唱聊斋俚曲的现有艺人组织起来,按照传统的形式,在保持聊斋俚曲原有风格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工作。由于聊斋俚曲现有的原生态艺人相当少,这就需要加大投入资金,在加强对全体艺人保护工作的同时,发展新一代的传承人,切实有效地建立起以老带新的传承体系,力争使聊斋俚曲能够保持活态传承。

在加强保护原生态的同时,还应鼓励次生态的繁荣发展。鼓励创作和改编地方风格浓郁的聊斋俚曲,以促进次生态聊斋俚曲的繁荣。次生态聊斋俚曲的繁荣发展,对于原生态聊斋俚曲的保护与传承,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会带动原生态聊斋俚曲的传承与发展。民间音乐本身就是处于不断变化、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之中,原生态聊斋俚曲在它生长的土壤里的变化是属于自然产生的变化,是文化持有者主动的变,是在保持着原有的风貌的前提下的变,这将使原生态的聊斋俚曲发展得更为持续,更为稳健。

(六)完善保护与传承机制

完善聊斋俚曲的保护与传承机制是发展聊斋俚曲的主要部分。首先,优秀传人代表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他们所身怀的“绝技”正是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在,传统就在;传人不在了,就意味着传统也消失了。如今,聊斋俚曲和许多传统音乐文化的处境一样,都面临着传承人老龄化或老艺人逝去,而后继无人的现状。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他们的保护,任何时候都应坚定不移。聊斋俚曲现有的传承人大多都已年迈体弱,一些仅存的民间老艺人因年龄问题正在逝去。例如,淄川区聊斋俚曲艺术团的演职人员,大都是出于对聊斋文化的爱惜而进艺术团的。所以,政府有必要从政策上和经济上给予支持,对他们进行保护,关心他们的身体情况,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以便于他们积极地开展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对传承人的培养可以通过教育这一途径来实现。

此外,可以鼓励创作或改编本土风格浓郁的聊斋俚曲,促进和繁荣次生态的聊斋俚曲。鼓励次生态的聊斋俚曲,尤其是保留了原生态聊斋俚曲的风格,这可能是保护聊斋俚曲的一个合理的选择。如果引导得当的话,在某种程度上这对激活原生态聊斋俚曲的演唱活动有促进作用,能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有利于聊斋俚曲的保护工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促进和繁荣次生态的聊斋俚曲要把握一个度,应防止片面强调发展,而造成对原生态聊斋俚曲保护工作的冲击。

总之,聊斋俚曲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艰难与复杂的过程,聊斋俚曲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聊斋俚曲一定会有新的发展,并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一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