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胶州秧歌:人文环境对其影响的研究

胶州秧歌:人文环境对其影响的研究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胶州秧歌孕育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胶州与各地的通商,进一步丰富了秧歌的表演形式及内容。从上述色调的服饰与折扇的道具看,胶州秧歌受朝鲜影响较大。经济的繁荣,南北文化的交流,外来文化的借鉴与胶州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和文化氛围的有机结合,促进了胶州秧歌的发展。

胶州秧歌:人文环境对其影响的研究

(一)齐文化的积淀

人们习惯于把山东文化名之曰“齐鲁文化”,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总体观点。但就先秦时期来看,两者具有鲜明的不同特点,是在不同的基础和环境下形成的,不属于同一系统。从地理位置上看,齐立国在今淄博市临淄一带,北面渤海,东为半岛。齐文化可谓是半岛型文化。

在谈关于山东鼓子秧歌的儒学精神时于平教授曾这样写道:“鲁以农立国,其文化弘扬王道,充满了理性与凝重,齐以军立国,其文化力兴霸业,透出功利和空灵。”通过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到齐鲁文化的差异。其一,鼓子秧歌大气,豪放,粗犷,拥有刚健的舞姿和宏大的场面,看重舞者群体的整体变化。而胶州秧歌是表现在三弯九动十八态的动态特征上,更以舞者个体的动作见长。其二,鼓子秧歌充分显示出山东英雄好汉的气魄,表现出山东人民勇于革命的精神。而胶州秧歌所表现出女子的开朗大方、温柔恬静、活泼俏丽,充分反映出了山东鲜明的人文风俗和浓厚的地方特色,表达着山东人民最真实最淳朴的情感。其三,胶州秧歌无论是为解决生活孕育而生,还是为娱乐的民间小戏,都是从生活出发,注重现实需要的。可见,两者的文化差异一目了然。(www.xing528.com)

(二)以农耕文化为载体

秧歌是民间歌舞的组成部分,反映了农民的农耕生活,胶州秧歌的内容和活动的时间都和当地的农耕生活息息相关。胶州秧歌的剧本全是口头创作,世代加工而成的,如《大离别》《关东五更》等反映旧社会每遇灾荒、黄河泛滥,劳动人民逃荒要饭的剧目,歌颂劳动人民的剧目《锡缸》,等等。这些秧歌小戏语言通俗风趣,运用了当地的民歌小调和唱腔,体现了当地农民的日常生活,排练与演出的时间也与农耕生产紧密结合。每年农历的十月初一开始排练,到腊月二十三结束,从来年的正月初三各村秧歌队开始到各村演出,演出一直到清明结束。一年一度的秧歌表演成为人们重要的一种精神慰藉,使他们的种种辛劳、苦闷、企求、愿望,在此真切地得到一次心理上的补偿。唐武德六年,在胶州市区设板桥镇,海上贸易肇兴。在宋代,胶州为北方海关码头,设市舶司,管理国内外航运及进出口货物税收商业繁荣,素有“金胶州”之称。古代文化繁盛,有距今39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社会文化遗址三里河文化遗址和汉代牧马城遗址。胶州秧歌孕育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胶州与各地的通商,进一步丰富了秧歌的表演形式及内容。胶州秧歌女性演员的服饰色调为桃红和草绿色,“鼓子”服饰为咖啡色,“翠花”和“扇女”用的道具均是折扇。从上述色调的服饰与折扇的道具看,胶州秧歌受朝鲜影响较大。据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的记载,折扇是宋代从朝鲜传入我国的,胶州是当时对朝通商的最大码头之一,折扇从朝鲜传到胶州是顺理成章的。经济的繁荣,南北文化的交流,外来文化的借鉴与胶州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和文化氛围的有机结合,促进了胶州秧歌的发展。胶州秧歌不是单纯的舞蹈和歌唱,它引进了江南地方曲调,吸收了北方杂剧的精华,它有剧本,有道具,有曲牌,演员有行当,是一种形式活泼的歌舞剧。胶州秧歌作为一个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的地方剧种,其特性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形成于一个不足百户的边远村庄,而应该是围绕胶州海运文化应运而生的,这样才能满足其生长与发展所需要的“养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