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光强度调制及其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光强度调制及其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光纤传感器中光强度调制是被测对象引起载波光强度变化,再通过光强的变化来测量外界物理量,其调制原理如图9.8所示。模态理论指出,引起耦合的两个模的有效传播常数之差为3)吸收特性的强度调制X、γ射线等辐射会引起光纤材料的吸收损耗增加,光纤的输出功率降低,从而构成通过强度调制来测量辐射量的传感器。

光强度调制及其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光纤传感器中光强度调制是被测对象引起载波光强度变化,再通过光强的变化来测量外界物理量,其调制原理如图9.8所示。

图9.8 光强度调制原理

当一恒定光源的光波Iin注入调制区,在外力场强Is的作用下,输出光波强度被Is所调制,载有外力场信息的射出光Iout包络线与Is形状一样,光探测器的输出电流ID(或电压)也为同样的调制波。

强度调制是光纤传感器最早使用的调制方法,其特点是技术简单、可靠、价格低,可采用多模光纤,光纤的连接器和耦合器均已商品化。光源可采用LED和高强度的白炽光等非相干光源,探测器一般用光电二极管三极管和光电池等。

1)小的线(角)位移外调制方式

外调制方式的调制环节通常在光纤外部,光纤本身只起传光作用。这里光纤分为两部分,即发射光纤和接收光纤。如图9.9所示,发射光纤与接收光纤间的距离为2~3 μm,端面为平面。通常入射光纤不动,外界因素如压力张力等使出射光纤作横向或纵向位移或转动,于是出射光纤输出的光强被其位移所调制。

图9.9 光强小位移调制

如果入射和出射光纤均用同性能的单模光纤,径向位移d与功率耦合系数T之间有如下关系:

式中,S0为光纤中的光斑尺寸,T和d的关系为高斯形曲线。这种调制方法可以测量10 μm以内的位移。

反射式强度调制器的结构原理如图9.10所示。在光纤端面附近设有反光物体A,光纤射出的光被反射后,有一部分再返回光纤。通过测出反射光强度,就可知道物体位置的变化。为增加光通量,也可以采用光纤束。

(www.xing528.com)

图9.10 反射式光强调制器

图9.11所示为遮光式光强度调制器原理。发送光纤与接收光纤对准,光强调制信号加在移动的遮光板上,使接收光纤只接收到发送光纤发送的一部分光,从而实现光强调制。

图9.11 遮光式光强度调制器原理

2)微弯损耗光强调制

根据模态理论,当垂直于光纤轴线的应力使光纤发生弯曲时,光纤中的传输光有一部分会折射到纤芯包层中去,不产生全反射,导致纤芯中的光强发生变化。因此,可通过纤芯能量变化来测量外界力,如重力、应力、加速度等物理量。这样,就可制成光纤压力传感器或微弯传感器等。

图9.12是根据微弯损耗光强调制原理制成的微弯光纤压力传感器示意图。传感器由两块波形板(或圆形滚筒)构成,其中一块活动,一块固定,称为变形器,一般采用尼龙有机玻璃等非金属材料制成,光纤从波形板之间通过。当活动板受到微扰(如位移、压力等)作用时,光纤发生周期性微弯曲,引起传输光的散射损耗,一部分光从纤芯(传播模)耦合到包层(辐射模)中。当微扰增加时,泄漏到包层中的散射光随之增大,光纤纤芯的输出光强度相应减小,于是光强度受到调制,通过检测光纤纤芯透射光强度的变化就能测出被测量的大小。

图9.12 微弯损耗光强调制原理图

扫描下图可浏览AR资源——光纤微弯损耗光强调制原理。

模态理论指出,引起耦合的两个模的有效传播常数之差为

3)吸收特性的强度调制

X、γ射线等辐射会引起光纤材料的吸收损耗增加,光纤的输出功率降低,从而构成通过强度调制来测量辐射量的传感器。不同材料的光纤对不同射线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可以鉴别不同的射线。例如,铅玻璃光纤对X、γ射线和中子射线特别灵敏,而且在小剂量射线时,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可以测量射线辐射剂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