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马大桥的材料力学应用与发展

青马大桥的材料力学应用与发展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1所示为香港青马大桥,于1992年5月开始兴建,1997年开放通车,历时5年竣工。青马大桥横跨青衣岛及马湾,桥身总长度2200m,主跨长度1377m,离海面高62m,缆绳的直径1.1m,缆绳总长16000km,创造了世界最长的行车铁路两用吊桥纪录。材料力学的任务应在于合理地解决这种矛盾。在不断解决新矛盾的同时,也促进了材料力学的发展。因此,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同样重要,都是完成材料力学的任务所必需的。

青马大桥的材料力学应用与发展

土木结构、水利工程结构、桥梁结构、机械结构、火电站与核电站结构、核反应堆结构、航空航天结构等,工程中各种结构的统称为工程结构。工程结构的各组成部分统称为结构构件,简称为构件。

结构物和机械通常都受到各种外力的作用,例如,厂房外墙受到的风压力、吊车梁承受的吊车和被起吊物体的重力等,这些力称为荷载。

图1.1所示为香港青马大桥,于1992年5月开始兴建,1997年开放通车,历时5年竣工。总造价71.44亿港元。青马大桥横跨青衣岛及马湾,桥身总长度2200m,主跨长度1377m,离海面高62m,缆绳的直径1.1m,缆绳总长16000km,创造世界最长的行车铁路两用吊桥纪录。香港青马大桥,主结构由框式主塔、悬索、连续箱梁等组成。10级风以下,车辆在桥面上行驶;10级风以上时,车辆可以在封闭的桥箱内行驶。

图1.1(www.xing528.com)

参观者看到大桥,首先想到的是悬索会不会被拉断?桥面会不会被破坏?无疑,这是设计者应该考虑的问题。悬索和桥梁在荷载作用下应该具有设计所要求的抵抗破坏的能力,即这些构件有足够的强度;车辆在桥面上行驶时,桥梁不允许有过量的变形,桥梁构件有抵抗变形的能力,即有足够的刚度;主塔架通过悬索支撑着大桥,塔架立柱受力后应该具有保持原有平衡形式的能力,即有足够的稳定性。

设计构件时,不但要满足上述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还必须尽可能地合理选用材料和降低材料的消耗量,以节约资金或减轻构件的自身重量。前者往往要求多用材料,而后者则要求少用材料,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材料力学的任务应在于合理地解决这种矛盾。在不断解决新矛盾的同时,也促进了材料力学的发展。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均与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材料变形与外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材料抵抗变形与破坏的能力)有关,这些力学性能均需通过材料试验来测定。此外,也有些单靠现有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需借助于实验来解决。因此,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同样重要,都是完成材料力学的任务所必需的。

材料力学的任务是: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理论,为设计安全、经济的构件及结构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检测构件的力学性能、确保其安全运行,研究新型的构件、结构和鉴定新材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