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上的女性美学:裙撑的演化

历史上的女性美学:裙撑的演化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裙撑和胸衣一样,在西方女性服装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人为化塑造女性臀部形态的基础。据史料记载,裙撑法勤盖尔最早于1468年出现在西班牙宫廷,呈钟型状,以宽大的臀部更加突出纤细的腰身的装置,是用木头或藤条做成,后传入英国。这种结构是所有裙撑中最便于活动的一种。巴塞尔裙撑上常附有马毛以维持其形状支撑裙身。当时裙装上有大面积的堆状裙褶,在巴塞尔的支撑下更凸显臀部的造型。

历史上的女性美学:裙撑的演化

裙撑和胸衣一样,在西方女性服装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人为化塑造女性臀部形态的基础。

裙撑的历史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法勤盖尔”(Spanish Bell-Shaped Farthingale)和“法式环形裙撑”(French Bum Roll)。

据史料记载,裙撑法勤盖尔最早于1468年出现在西班牙宫廷,呈钟型状,以宽大的臀部更加突出纤细的腰身的装置,是用木头或藤条做成,后传入英国。图3-1-1展示的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身穿深红色天鹅绒长裙,裙下有裙撑(1563年)。1580年后,法式环形裙撑走向了流行(图3-1-2)。它和之前的西班牙式裙撑有非常大的区别,主要是依靠围在腰部的环形褶皱支撑起裙子,裙子下垂的部分可以自由选择。这种结构是所有裙撑中最便于活动的一种。

图3-1-1

图3-1-2

第二阶段是18世纪被广泛使用的“巴尼尔”(Pannier),又被称为篮式裙撑或者马鞍裙撑,一般分为两种,双袋式和笼式样。双袋式是挂在腰部两侧(图3-1-3),而笼式则是整体架子。

随着洛可可风格的走红,流行起了椭圆形裙撑或者半篮式裙撑。这种裙撑前后相对平坦,左右撑开的椭圆形状,类似马背驮着的行李筐Pannier一词的原意(图3-1-4、图3-1-5)。

第三个阶段是19世纪中期,名为“克里诺林”(Crinoline)的钟形裙撑开始流行。

其最初是用马鬃纬纱制成的硬亚麻织物,上浆后来制作衬裙。Crinoline一词源于意大利语,是指1856年注册专利的一种裙撑商标,它在硬衬裙里加入细铁丝圈作为支撑(图3-1-6),使裙子不再依靠多条衬裙也能呈现膨胀的造型。

图3-1-3

笼状的克里诺林裙撑框架用鲸须或者金属丝制成,材质轻便而结实,可以让裙子变得轻盈(1860年)。(www.xing528.com)

20世纪60年代中期,廓型的流行发生了变化,裙身开始集中于身后,前面则平坦,可以看成是改良款克里诺林,它更类似于早期的西班牙吊钟式(图3-1-7)。

到20世纪60年代末,则完全被“巴塞尔”(Bustle)取代,用来夸张和支撑女裙的臀部体积,有的带有裙拖。巴塞尔裙撑上常附有马毛以维持其形状支撑裙身。当时裙装上有大面积的堆状裙褶,在巴塞尔的支撑下更凸显臀部的造型。20世纪70~80年代,巴塞尔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图3-1-8)。

图3-1-4

图3-1-5

图3-1-6

图3-1-7

19世纪最后10年,巴塞尔衰退,变成了小垫子类的支撑物填制于腰部正后方(图3-1-9)。

裙撑除了以支撑裙子廓型为主要功能外,在现代的时装设计中也可见将其夸张,通过骨条、塑圈、钢圈等材料作为骨架,突出其独特的装饰美感(图3-1-10)。

图3-1-8

图3-1-9

图3-1-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