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验设计法简介

经验设计法简介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PLC发展的初期,沿用了设计继电器电路图的方法来设计梯形图,即在一些典型电路的基础上,根据被控对象对控制系统的具体要求,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梯形图。设计所用的时间、设计的质量与设计者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有人把这种设计方法叫作经验设计法,它可以用于较简单的梯形图的设计。

经验设计法简介

在PLC发展的初期,沿用了设计继电器电路图的方法来设计梯形图,即在一些典型电路的基础上,根据被控对象对控制系统的具体要求,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梯形图。有时需要多次反复调试和修改梯形图,不断地增加中间编程元件和辅助触点,最后才能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结果。

这种方法没有普遍的规律可以遵循,具有很大的试探性和随意性,最后的结果不是唯一的。设计所用的时间、设计的质量与设计者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有人把这种设计方法叫作经验设计法,它可以用于较简单的梯形图(如手动程序)的设计。

1.经验编程方法总结

(1)PLC编程的根本点是找出符合控制要求的系统各个输出的工作条件,这些条件又总是以机内各种器件的逻辑关系出现的。

(2)梯形图的基本模式是启-保-停电路,每个启-保-停电路一般只针对一个输出,这个输出可以是系统的实际输出,也可以是中间变量

(3)梯形图编程中常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基本环节,它们都有一定的功能,可以像积木一样在许多地方应用,如延时环节、振荡环节、互锁环节等。

2.经验法总结

(1)在准确了解控制要求后,合理地为控制系统中的事件分配输入/输出口。选择必要的机内器件,如定时器、计数器、辅助继电器等。

(2)对于一些控制要求较简单的输出,可以直接写出他们的工作条件,按启-保-停电路模式完成相关的梯形图支路。工作条件稍复杂的可借助辅助继电器。

(3)对于较复杂的控制要求,为了能用启-保-停电路模式绘出各输出口的梯形图,要正确分析控制要求,并确定组成总的控制要求的关键点。在空间类逻辑为主的控制中,关键点为影响控制状态的点,在时间类逻辑为主的控制中,关键点为控制状态转换的时间。(www.xing528.com)

(4)用程序将关键点表示出来。关键点总是要用机内器件来代表的,在安排机内器件时,需要考虑并安排好。绘制关键点的梯形图时,可以使用常见的基本环节,如定时器计时环节、振荡环节、分频环节等。

(5)在完成关键点梯形图的基础上,针对系统最终的输出进行梯形图的编绘。使用关键点器件综合出最终输出的控制要求。

(6)审查以上草绘图纸,在此基础上补充遗漏功能、更正错误,进行最后的完善。

3.梯形图编程的基本规则

(1)PLC内部元件触点的使用次数是无限的,在遇到需要较多的变量时,我们应该合理运用。

(2)梯形图的每一行都是从左边母线开始,然后是各种触点的逻辑连接,最后以线圈或指令盒结束。

(3)线圈和指令盒一般不能直接连接在左边的母线上,如需要的话可通过特殊的中间继电器SM0.0(常用ON特殊中间继电器)。

(4)在同一程序中,同一编号的线圈使用两次以上称做双线圈输出,双线圈输出非常容易引起误动作,所以应避免使用。S7-1200 PLC中不允许双线圈输出。

(5)应把串联多的电路尽量放在上面,把并联多的电路块放在左边;这样可以节省指令也比较美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