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压力钢管的作用和应用场合

压力钢管的作用和应用场合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埋管安装中心的极限偏差应符合《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表5.1.2的规定。7)钢管内、外壁的局部凹坑深度不超过板厚10%,且不大于2mm,可用砂轮打磨,平滑过度,凹坑深度超过2mm的应按《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6.5.5条规定进行焊补。1)鞍式支座的顶面弧度,用样板检查其间隙不应大于2mm。2)岔管水压试验。a.首次使用新钢种制造的岔管。

压力钢管的作用和应用场合

(1)埋管安装。

1)钢管支墩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钢管在安装过程中不发生位移和变形。

2)埋管安装中心的极限偏差应符合《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表5.1.2的规定。始装节的里程偏差不应超过±5mm。弯管起点的里程偏差不应超过±10mm。始装节两端管口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3)钢管安装后,管口圆度(指相互垂直两直径之差的最大值)偏差不应大于5D/1000,最大不应大于40mm。至少测量2对直径。

4)环缝焊接除图样有规定者外,应逐条焊接,不得跳越,不得强行组装。管壁上不得随意焊接临时支撑或脚踏板等构件,不得在混凝土浇筑后再焊接环缝。

5)拆除钢管上的工卡具、吊耳、内支撑和其他临时构件时,严禁使用锤击法,应用碳弧气刨或氧- 乙炔火焰在其离管壁3mm以上切除,严禁损伤母材。节除后钢管内壁(包括高强钢钢管外壁)上残留的痕迹和焊疤应再用砂轮磨平,并认真检查有无微裂纹。对高强钢在施工初期和必要时应用磁粉或渗透探伤检查。如发现裂纹应用砂轮磨去,并复验确认裂纹已消除为止。同时应改进工艺,使不再出现裂纹,否则应继续进行磁粉或渗透探伤。

6)钢管安装后,必须与支墩和锚栓焊牢,防止浇筑混凝土时位移。

7)钢管内、外壁的局部凹坑深度不超过板厚10%,且不大于2mm,可用砂轮打磨,平滑过度,凹坑深度超过2mm的应按《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6.5.5条规定进行焊补。

8)灌浆孔应在钢管厂卷板后钻孔,并按预热和焊接等有关工艺焊接补强板。堵得灌浆孔前应将孔口周围积水、水泥浆、铁锈等清除干净,焊后不得有渗水现象。高强钢板上不宜钻灌浆孔,如确需钻孔则在堵焊高强灌浆孔前预热,堵焊后应用超声波和磁粉或渗透探伤按不少于5%个数的比例进行抽查,不允许出现裂纹。

9)土建施工和机电安装时,未经允许不得在钢管管壁上焊接任何构件。

(2)明管安装。

1)鞍式支座的顶面弧度,用样板(样板长度见《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表4.1.5-1)检查其间隙不应大于2mm。

2)滚轮式和摇摆式支座支墩垫板的高程和纵、横向中心的偏差,不应超过±5mm,与钢管设计轴线的平行度不应大于2/1000。但垫板高程偏差如图样另有规定,则应按图样规定执行。

3)滚轮式和摇摆式支座安装后,应能灵活动作,不应有任何卡阻现象,各接触面应接触良好,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5mm。

4)明管安装中心极限偏差应符合《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表5.1.2的规定,明管安装后,管口圆度应符合《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5.1.3条规定。

5)环缝的压缝、焊接和内支撑、工卡具、吊耳等的清除检查以及钢管内、外壁表面凹坑的处理、焊补应遵守节埋管安装中的有关规定。(www.xing528.com)

(3)水压试验

1)基本规定。

a.水压试验的试验压力值应按图样或设计技术文件规定执行。

b.明管或岔管试压时,应缓缓升压至工作压力,保持10min;对钢管进行检查,情况正常,继续升至试验压力,保持5min,再下降至工作压力,保持30min,并用0.5~1.0kg小锤在焊缝两侧各15~20mm处轻轻敲击,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无渗水和其他异常情况。

2)岔管水压试验。

A.下列岔管应作水压试验。

a.首次使用新钢种制造的岔管。

b.新型结构的岔管。

c.高水头岔管。

d.高强钢制造的岔管。

B.一般常用岔管需否作水压试验按设计规定执行。

3)明管水压试验。

a.明管应作水压试验,可作整条或分段水压试验。分段长度和试验压力由设计单位提供。

b.明管安装后,作整体或分段水压试验确有困难,当采用的钢板性能优良、低温韧性高,施工时能严格按评定的焊接工艺施焊,纵、环缝按100%无损探伤,应焊后热处理的焊缝进行了热处理,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不作水压试验。

c.单节明管如符合《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9.3.2条规定也可不作水压试验。

d.试压时水温应在5℃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