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压力与心理应激的介绍,压力的作用机制

压力与心理应激的介绍,压力的作用机制

时间:2023-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压力与心理应激压力说和应激说原是一个过程的两个说法。两个或更多能构成压力的事相继发生,后继的压力恰恰发生在第一个压力的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这时,当事者体验到的压力称为继时性叠加压力。对遭遇叠加性压力者,必须实施救助,尤其是有效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功能,有效实施心理干预,积极施救。破坏性压力造成的后果,必须得到及时的心理干预,早期干预可通过催眠暗示来淡化受害人对受害经过的记忆。

压力与心理应激的介绍,压力的作用机制

第五节 压力与心理应激

压力说和应激说原是一个过程的两个说法。压力和压力应对是一个宽泛的过程,导致心理健康不同程度的破坏;应激和应激反应是压力可能导致疾病的过程,可以说应激说是压力说中的一个特例。

一、压力概述

(一)压力概念

许多人把压力理解为重力,这是物理学的角度;把压力理解为权势,这是政治学的角度;把压力理解为贫富,这是经济学的角度;精神上的压力,才是心理学的角度。本节所讨论的压力不单纯是客观事件自身,而更多的成分是人们的主观体验。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会遇到各种事件,如家庭争执、恋爱婚姻受挫或者是投资失败、考出意想不到的差成绩等等,都会要求人们去面对这些事件带来的新情况,去应对这些事件过程中的深刻体验。这些可理解为心理学角度的压力的含义。

假如一个事件发生了,但主体对其漠视,毫不关心,虽已意识到刺激的存在,但认为不需要认真对待,压力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当压力源(事件)与压力反应(体验)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才可称其为压力。

(二)压力源的种类

单一性压力源在现实生活中极少,多数压力源都涵盖着两种以上的因素。就压力的定义而言,外部事件只是压力的一部分,压力的更多成分是主体的认知和行为体验,所以压力源的分类也是相对的。按日常生活中需要去适应的事件,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生物性压力源 各种生活事件,有碍生存和种族延续的各种躯体疾病、创伤、饥饿、自然灾害、气温、气压剧变、睡眠剥夺、性剥夺等。

2.心理性压力源 不良个性心理,如易受暗示、多疑、嫉妒、自卑、自责、自悔等,错误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早期不良成长背景和长期生活经历造成的不良习惯等以及能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的事件。

3.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社会环境性压力源可分为两类。

(1)由自身原因造成的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如个体心理障碍(社交恐惧症等)、传染病等原因造成的人际适应障碍。

(2)纯社会性的事件:如重大社会变革或战争等,家庭长期冲突、失恋、离婚导致重要人际关系破裂,本人被监禁等,以及可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其他事件。

(三)压力的种类

根据压力的强度及其造成的危害,可将压力分为四大类:

1.一般性压力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遭受的来自于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波折,尤其是随着社会转型、观念转变、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所带来的各种压力。

一般性压力,压力源有普遍性的特点,压力的强度也较小,大多数人对一般压力耐受性也较好,但人们会普遍觉得“活得很累”,生活不轻松、不愉快,常处在亚健康的状态。可有各种各样的躯体化的症状,但也均不严重,够不上神经症等心理功能性障碍的诊断,经过自我调整,缓解压力,一般都能保持心理平衡,只是会时常感觉到心理健康的水平不高而已。

2.单一性生活压力 遭遇单一的生活事件,如重要考试、从未经历的事情、恋爱、婚姻、就业、失业、迁居、亲人意外等等。一般来说,单一的生活事件就其强度而言还不足以使遭遇者崩溃,经过一定的努力,还是能去适应它。但承受者已经非常明确地体验到了这种压力,这种强度的压力即称之为单一性生活压力。

承受者在适应单一性生活压力的过程中,虽然也付出了许多生理和心理的资源,但只要在衰竭阶段没有崩溃,而且也未再发生新的事件,承受人在经历过一次压力之后,会提高和改善自己的适应能力。甚至可以说经历的压力多了,不仅会磨炼承受者的意志,更能使他学会应付各种压力的能力,使其更加成熟起来。可见适度的压力乃是一个人成长过程所必需的,尤其对儿童来说,认为在其能承受的限度内设置单一性生活压力,可视为是一种挫折教育,孩子会不断提高应付压力的能力,也增强孩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力。

3.叠加性压力 所谓叠加是指两种以上压力,通常人们所说的“祸不单行”即是此意。叠加性压力有两类。

第一类是同时型叠加压力。在同一时间里,有两件或更多构成压力的事件发生,这时,当事者所体验到的压力即称为同时叠加压力。

第二类是继时性叠加压力。两个或更多能构成压力的事相继发生,后继的压力恰恰发生在第一个压力的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这时,当事者体验到的压力称为继时性叠加压力。

叠加压力是极为严重和难以应付的压力,给当事人造成的危害很大,有些人会在衰竭阶段被第二组压力冲垮,有的人也会在这“四面楚歌”的困境中倒下。

对遭遇叠加性压力者,必须实施救助,尤其是有效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功能,有效实施心理干预,积极施救。

4.破坏性压力 即遭遇的压力强度是最大的,也称极端压力,如毁灭性自然灾害、空难、战争、被绑架、被强暴、遭受攻击等。

经历极端压力之后,心理症状是多方面的,可出现“心理麻痹”,对外界反应迟钝,情绪沮丧或过度敏感,容易激惹,易发脾气甚至暴怒,易产生激动行为或冲动行为,焦虑,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等。

心理学家发现,大量经历过战争的极端压力之后的人群,他们的症状可称之为“战场疲劳症”,后来也归入“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 tres isorder,PTSD)。

除战争以外,在强大的自然灾害之后,人们也会出现所谓“灾难综合征”。该综合征可分为3阶段。

(1)惊吓期:此阶段,受害者受到极大刺激,对灾难和创伤丧失知觉,麻木、失魂落魄,事后甚至失忆。

(2)恢复期:受害者面对现实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逢人便说自己的遭遇和“当时”的情景,似乎在寻求同情和支持。

(3)康复期:多数人经历康复过程后,心理恢复平衡。

除战争和自然灾害外,其他的破坏性压力也能造成PTSD,如女性遭强暴后变得呆滞,记忆丧失,回避社会生活,无安全感,恐惧异性等。

破坏性压力造成的后果,必须得到及时的心理干预,早期干预可通过催眠暗示来淡化受害人对受害经过的记忆。平缓其恐惧心理,及时与家人在一起,得到家人、朋友乃至整个社会的理解、同情、支持和关心爱护,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护和安全保障。以上措施对受害者都至关重要。对PTSD患者的治疗可参考本书相关章节。

二、压力的作用机制

(一)压力源引起内心冲突

一定压力强度的压力源的存在、个体的生理状态、心理背景和社会生存环境等,都是产生压力的必要条件,但这些条件本身还不是心理形式的压力,真正经历和体验到的压力则是一种心理历程,是一种内心冲突,是与内心冲突相伴随的强烈的情绪体验。

人生活在充满矛盾的世界里,随时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互不相容的、互相排斥的甚至针锋相对的事物,在我们的大脑里形成各种冲突。面对这些冲突,人就会觉得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无法选择,甚至焦躁不安,于是我们体验到了压力。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压力源作用于我们的大脑,产生各种相应的内心冲突,仅从冲突的形式即可将其分为4大类。

1.双趋冲突 当两件有强烈吸引力,但两者又互不相容的事物出现在面前时,比如中国俗话所说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出现时,人的内心便形成了双趋冲突的局面。这种情况,如若夹带着情感色彩,体验到的压力就越发严重,痛苦就越大。比如:一个男子同时被两个女子看中,两个女子对男子都有吸引力,但现行道德只允许选其中之一,这时男子便陷入双趋冲突之中,体验到痛苦的压力。

2.趋避冲突 当一个人想达到一个有吸引力的目标,但达到该目标却有极大危险性,这时,便进入了趋避冲突的境界。比如,一个人想结婚,但结婚则必然承担种种责任,并且失去某些自由,这就会让其陷入趋避冲突中。再比如,进入股市的人就经常体验着趋避冲突的压力。

3.双避冲突 当一个人面临两种不利的情景,但又必须接受其一才能避免其二时的内心冲突。此时,便体验到双避冲突的压力,比如处在腹背受敌的情景时。人们遇到这种情景,往往长期不能决策,最后“听天由命”,陷入被动境地。

4.双重趋避冲突 双重趋避冲突由两种可能的选择引起。当两种选择都是既有利又有弊时,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就会处于双重趋避冲突中。比如:一个工作机会工资较高,但工作性质却没有发展前途;另一个工作机会工资不太高,但工作性质却有发展前途。一个人面临这种情况时,不论选择哪个工作,都有利有弊。于是就会出现双重趋避冲突,体验到双重趋避冲突的压力。

各种压力源通过人脑产生各种内心冲突,使人体验到相应的冲突压力。

(二)压力所致生理心理变化

冲突的分类并不能使我们具体认识压力的实际效应,人们在应付压力的时候需要付出生理和心理的消耗,即是说承受压力后其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改变。

塞利(H.Selye,1956)把人应付压力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描述了三个阶段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状态的特点。

1.警觉阶段(发现了事件并引起警觉,同时准备战斗) 交感神经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副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促进新陈代谢,释放储存的能量,于是呼吸、心跳加速,汗腺加快分泌,血压体温升高等等。

2.搏斗阶段(全力投入对事件的应对,或消除压力、或适应压力,抑或退却) 该阶段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是:

(1)警觉阶段出现的生理、生化指标在表面上恢复正常,外在行为平复,但这是一种表面现象,是一种被控制状态。

(2)个体内在的生理和心理资源被大量消耗。

(3)由于调控压力而大量消耗能量,所以个体变得敏感、脆弱,即便是日常微小的困扰,都可引发个体的强烈情绪反应,比如,孩子的哭闹、家里来客人、接听电话、家庭成员的小小意见分歧,都可使其大发雷霆。

3.衰竭阶段(消耗大量生理和心理资源,最后“筋疲力尽”) 由于压力的长期存在,能量几乎耗尽,这时,已无法继续去抵抗压力。

如果进入第三阶段时,外在压力源基本消失,或个体的适应性已经形成,那么,经过相当时间的休整和养息,仍能康复。如果压力源仍然存在,个体仍不能适应,那么,一个能量资源已经耗尽而仍处在压力下的人,就必然发生危险,这时,疾病和死亡的发生都是可能的。

(三)压力造成的临床症状

个体适应一般生活压力虽也消耗生理与心理能量,可这种消耗不会导致身心崩溃,但若压力过大,个体无力适应,健康状况会遭严重破坏,从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

从压力源到临床症状的出现有一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1.对压力的影响阶段 事实上只有被个体察觉、与个体生活相关并引起响应的事件,才对个体构成压力。

哪些事件可以引起个体的响应呢?概括地说,这些事件大致有三类:即生物性的、社会性的和精神性的。因为人有发自人类本性的三种基本需求,而满足这三种需求又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人经常只对这三类事件产生响应。

2.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 压力作用于个体后,并不直接表现为临床症状,而是进入中介系统,经过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事件的相对强度和性质可以产生某些改变。

中介系统有三个子系统,即认知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免疫系统。这三个系统都有性质相反的两种功能:一是增益功能,使事件的强度相对增加;另一种是消解功能,使事件的相对强度降低。

(1)认知系统的具体作用

1)认知、评估作用:人们首先是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评估压力的性质和评估压力对自己的利弊及程度,进而评估自己的实力,确定自己能否战胜压力,确定对待压力的方式,即是逃避它,或消灭它,抑或是努力适应它。正确地认识和评估压力,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可使压力源的强度相对降低,否则,效果相反。

由于人们各自的人格心理特征、认知能力、以往生活经验、认知模式和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同样的事件发生后,各自对压力的评估、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也各不相同。

2)调解控制作用:认知对压力的中介作用,尚有另一条途径,即当事人是否认为自己能够控制局面,即是否能够自主地控制或调解压力的出现和发展,是否能够自由地调整自己的适应行为。比如,突然的自然灾害,是典型的“不可控压力”,任何当事人在这类压力面前,都会失去主动性,所以感受到压力很强,体验到恐惧。又比如,一种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出现后,人们容易恐慌,其原因就是当事人无法了解发病机制和病源在哪里,所以,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也属于“不可控压力”。可见,对客观事件认知上的不足,是增强相对压力的重要因素。

但是,对“可控压力”来说,情况就不是这样。比如,一位熟练的汽车司机,在驾驶过程中,遇到了复杂的路面,这时,他不会感到焦虑紧张,因为他知道,这种局面是可控的,而且自信可以控制局面。而车中的乘客,很可能十分紧张,因为他们觉得这种局面很难控制,对结果的评估,也不抱乐观态度。可见,在对压力的控制问题上,也是因人而异的。

3)人格的影响作用: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如相对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都体现在人格特征之中。为此,面对压力时,如何对待、理解和处理事件,都会受到人格特征的影响。目前,认为人格因素是认知中介系统的观点,多半出自对内外控人格的研究。

外控型人格(externa ocus-of-contro rientation)者认为,个人生活中的主导力量是外力,自己对自己如何生活是无能为力的。

内控型人格(interna ocus-of-contro rientation)者认为,在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根源在自身,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失败是自己的失误。

很显然,对于个人相关事件的发生有不同的归因,就必然对事件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就会影响对压力强度的体验。内控型人格者,遭遇到压力事件之后,很少有怨气,所以体验到的压力强度就比外控型人格者低。

(2)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也有两种:

1)具体地支持当事人:在物质上给予帮助,增加对应压力事件的物质条件。

2)给当事人精神支持:帮助当事人认识、理解事件的性质和强度,与当事人一起策划应对方式,使当事人在困难时期不感到孤独无助,从而增强应对事件的信心,稳定情绪。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使压力事件的强度相对降低,不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其作用相反。

(3)生物调节系统:生物调节系统,主要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immun ys-tem)。它们的功能状态好,可以防止或降低应激后果的躯体化症状,反之则不然。生物调节系统作为压力的中介系统,是最主要的免疫系统。

关于免疫系统,人们曾经认为它与人体的其他系统并无关联,但后来的研究显示,由于压力影响了免疫功能系统,从而其他系统,如消化、心血管、泌尿、呼吸、神经系统等,也受到不良影响。最明显的表现是其他系统变得容易遭受疾病侵害(Jemmett等,1984)。

有研究显示,学生在学习压力很强的情况下,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增多(Jemmett等,1984)。还有研究提示,男性丧偶后,T淋巴细胞降低,这种情况可以持续很久。这种情况使丧妻的男性很容易生病。老年丧妻者,有的甚至在丧妻后不久也会去世。

压力可导致免疫功能损害这一事实,是目前解释高压力可以导致结核病、疱疹白血病、过敏性疾病的原因。

另外,除了外部压力以外,其他种类的压力,如过度控制、孤独、冷淡、社会支持系统不良等变相的压力,也可以破坏免疫功能,使癌细胞容易侵入器官(Morris等,1981)。(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个体对事件的实际反应,是由中介系统对压力进行增益、消解后的相对强度决定的。

3.临床相阶段 压力经由中介系统进入临床相阶段后,临床症状又有即时型症状和滞后型症状两类。即时型的症状,是响应压力后,经过中介系统的处理,迅速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滞后型的临床相,是压力在中介系统中进行处理时,由于中介系统的子系统——认知系统对事件的性质和意义评估比较模糊,于是作为潜在的模糊观念积存起来;当后来的类似事件出现时,于是再次发生效用。一旦表现在临床相上,便形成滞后型的临床相。

上述文字的表述,其含义均直观地表现在图7-2中,虚线部分是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在观察到临床症状之后,将目光和思维活动瞄准的方向。

img10

图7-2 压力反应及干预示意图

三、压力应对

压力是否能顺利应对,取决压力的强度(包含压力源大小),也取决于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作用的大小,还取决于对压力应付过程不同阶段尤其是对临床相实施的心理学干预的力度。

(一)了解压力性质和强度

借助可靠的心理学方法,特别是针对性的心理测量工具,如霍尔姆斯(Holmes,1976)设计的社会再适应量表(Socia eadjustmen atin cale,SRRS),坎纳(Kanner,1981)编制的日常生活中小困扰量表和日常生活中令人兴奋的量表等,搞清楚压力的性质和相对程度,以便以后测评对承受者的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情况。

(二)提高中介系统的压力消解作用

重点要搞清楚承受者中介因素中各系统的功能水平,提高承受者中介系统对压力的消解作用,增加承受者对压力的免疫功能,从而有效保护承受者,避免或减轻压力对心理健康的破坏。

1.心理能力对压力的消解作用

(1)提高人的评估能力:恰如其分地去认识压力,评估压力强度如何、是否有能力承受和克服压力,预防压力造成对自己的威胁等。例如认知结果认为压力对自己无威胁,或者自己完全有能力克服压力,压力便会显著消解。

(2)提高调节控制能力:了解局面便能调节和控制局面,了解事件并能认识压力便能调节或驾驭事件或主导压力的发展和转归。对局面的控制大概有3类:

一是对认知的控制。是指处在压力下,对自己的思维活动的自我控制,例如不愿听报告时,可以思考别的事,思考自己感兴趣的事,可缓解既不愿听报告又不便离开现场的焦虑。

二是对自我行为的控制。例如面对危险时,避开危险的行为主动权是否掌握在自己手中,若容易避开,就能缓解压力。

三是对环境的控制。可以对环境实施有效控制,如社会治安不好,安装防盗门窗,即可缓解焦虑。

(3)促进人格的发展:对压力强度的体验,对压力的理解和对困难事件的处理都受人格特征的影响,对一位人格健全而成熟度高的人来说,再大的压力也是可以消除和可以承受的。

2.健全社会支持系统 承受压力尤其是叠加或破坏性压力的个体,极需要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亲人、朋友、同事、邻居给承受者更多支持、帮助、理解、鼓励、关爱和热情,可以让承受者消解压力,并尽快修复压力所导致的身心疲惫,走向康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亲密和可信任的关系是压力的有效缓冲剂。

3.强化生物调节系统功能 生物调节系统(包括良好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健全的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与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加强生理卫生,维护生理健康,加强心理卫生,维护心理健康,都是重要的压力应对策略。应付压力,个体需要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能量的消耗。只有良好的身心状态,机体才有足够的能力和有效的免疫力去消解压力、适应压力。

中介系统对承受者适应压力至关重要,中介的总体功能是由3个子系统各自的功能状态决定的。例如,有一位高考落榜的学生,虽然该生认知系统良好,对落榜有正确理解和切合实际的分析,但其社会支持系统不良,父母和亲属指责,老师埋怨,同学耻笑,无疑增加了压力的相对强度,加上他自己又是独生子女,心理素质不良,生理调节功能较差,他的中介系统整体消解功能必然变得低下,于是产生的躯体症状可能相对增加。如果每个子系统都处于良好状态,中介系统整体消解功能会很完善,该生应能很快适应落榜造成的压力,甚至没有任何不良表现。

(三)临床干预

临床症状一旦以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的改变表现出来,心理专业人员就应借助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可靠心理学方法,搞清楚压力的性质和相对强度,搞清楚主体中介因素中各系统的功能水平,并依据其他方面获得的临床资料,做出诊断,拟定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方案,并实施之。有效心理干预不仅帮助承受者消解压力,而且给予承受者心理支持,并矫治他们已经发生的异常心理和社会行为。

四、应激概述

应激(stress)是机体对应激源作出反应的过程,更确切地说,应激是在个体觉察自身处于威胁或挑战情境中作出适应和应对的过程。应激分为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正因为几乎所有应激都伴有心理成分,所以心理应激(psychologica tress)更被重视。心理应激是一种人人都能体验到的情绪状态,它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尤其是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或有益,或有害。

(一)应激源

个体在环境中生活,时刻接受周围的刺激,由于自我心理防御机制的实施,使通常的刺激不引起机体的反应,但也有部分或刺激过强,或作用时间持久,或机体防御机制失灵而使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那些能引起机体各种反应的刺激则称为应激源(stressor)。

能引起应激的原因是很多的,不同的学者喜欢不同的分类方法。习惯上可分为躯体性、心理性、社会性及文化性4种。有人主张分为生活事件、日常生活中的困扰、工作相关的应激源、环境应激源4种。也有人主张分为生活应激源、工作应激源、社会文化应激源和躯体及心理性应激源等。下面就最后一种分类方法进行阐述:

1.生活应激源 诸如分居、离婚、结婚、亲人病重、死亡、家庭人际关系或角色变化等,怀孕、子女离家、经济贫困等亦可成为应激源。

2.工作应激源 工作压力过大、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恶劣、工作角色与其社会角色的不协调,工作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冲突等。

3.社会文化应激源 社会转型、下岗、离退休、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价值观念更新,或者源于文化因素的其他冲突等。

4.躯体性和心理性应激源 躯体性应激源包括各种理化和生物学刺激,如高温、低温、电击、噪音、损伤、感染和疾病等;心理性应激源还包括个体强烈需求、不切实际的预测、凶事的预感、心理冲突和认知障碍等。

(二)应激的中介机制

中介机制(mediatin echanism)是指应激源与应激反应之间的联系环节,主要说明应激源是如何引起心理反应,继而如何转变为生理反应的。过去将其划分为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条途径。现在认为,个体首先要对应激源经过认知评价,当察觉到威胁或挑战的存在时,由大脑皮质通过边缘系统去唤起应激系统,影响包括免疫系统在内的各种内脏活动。因此,中介机制包括生理中介和心理中介两个方面。

1.应激的心理中介机制 应激的心理中介是指个体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认知评价(cognitiv ppraisal)是个体察觉事件对自身影响性质、程度和危害性的认识和判断,它是解释在同样事件情况下,为什么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结果。评价有原发性评价(primary appraisal)和继发性评价(secondar ppraisal)之分。前者是指个体对应激情境中威胁的察觉,判断是否与自己有利害关系,包括损害-丧失(har oss)、威胁和挑战3种,其中以挑战的消极意义最小,积极意义最高。继发性评价指机体对自身存在可供利用的应对手段的判断。由于评价是认知的加工过程,个体的认知及应对能力对同一应激源可作出不同的评价并引发不同的反应。泽利厄(Selye)将认知评价结果分为积极应激(eustress)和消极应激(distress)两种。前者提高作业能力,后者则消耗能力,增加机体负担。

2.应激的生理中介机制 心理应激的生理反应以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为基础,涉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包括生理-神经机制、生理-神经-内分泌机制和心理-神经-免疫机制。这三种生理中介机制是作为整体反应进行的。Chrousos和Gold于1992年提出了应激系统(stres ystem)的概念,并建议以此作为应激综合征的“效应器”。

五、应激反应

应激源作用于机体,除迫使个体作出顺应的调整外,还会导致身心紧张状态,且同时伴有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改变。

(一)生理应激反应

生理应激反应分为3个阶段:

1.警觉反应期 亦称警戒期。机体在受到刺激的初期首先出现所谓的休克相,有短暂的神经张力降低,肌肉张力降低,体温下降,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其次会出现所谓的抗休克相,表现为血压血糖升高,血容量恢复,体温回升,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

2.阻抗耐受期 亦称阻抗期。垂体促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合成代谢占优势,机体对各种刺激的抵抗力增加。

3.衰竭期 抵抗时间过长,机体出现各种营养不良症状和衰老过程,出现各种慢性疾病,严重消耗体内应激资源,最终亦能导致死亡。

(二)心理应激反应

心理应激亦可表现为3个阶段:

1.对应激源的认识和评估 即对应激源的性质和程度加以辨认,并对其与机体的关系进行评估,分清有利或有害刺激,趋利避害。

2.心理应激状态 常表现为意识觉醒程度高,有特别警觉与敏感,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杂乱,易冲动激怒、焦虑、紧张、坐立不安、手脚发抖、口渴、尿频、睡眠障碍等。

3.心理应付阶段 常常动员自己的应激方式,运用心理防御,以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和情绪稳定。

(三)应激对健康的有利影响

正常的生理心理应激过程,亦可称为“良性应激”,此过程对健康可有积极影响,对人体健康和功能活动,可有促进作用,具体可表现在两方面。

1.适度应激反应可促进人格的成长 研究证实,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遗传是物质基础,环境是决定因素,教育起主导作用。从小到大经历的各种应激源可看作是一种环境因素,尤其是幼年期的适度心理应激,可以提高个体在后来生活中的应对和适应能力,从而能更好地耐受各种紧张性刺激物和致病因子的侵袭。而小时候受到“过分保护”的孩子,日后往往容易发生适应问题,在遭遇到长期或剧烈的心理应激后,可能出现中断学业、工作或患病的严重后果。

2.适度应激反应维护人的正常心理和生理功能 感觉剥夺和单调状态的实验证实,缺乏适当的环境刺激会损害人的心身功能,甚至能导致错觉、幻觉、智力功能障碍和脑电波异常。对从事单调的、缺乏变化和挑战性工作的工人的观察表明,他们更容易进入疲劳状态,注意力涣散、情绪不稳、易激动和厌烦、工作效率下降。一旦增加工作和环境的刺激性和挑战性,即可改善人们的身心功能、提高工效。心理应激可消除厌烦情绪,激励人们投入行动、克服困难、不断前进。

在日常生活中,人总是会碰到各种矛盾,接受各种应激源的侵袭,不断解决矛盾,应对挑战,既能引起我们紧张劳累、苦恼和痛苦,又可为我们带来成功的喜悦、轻松和快乐。没有紧张,就无所谓松弛,没有痛苦就难以品味幸福。如果某一阶段里生活缺乏变化,人们就会主动地寻求紧张刺激,如参加比赛,从事冒险,或通过小说、影视等来获得“替代性”的冒险体验。

(四)应激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根据应激反应对健康状态破坏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同,把应激对健康的损害分为以下几种:

1.急性应激反应障碍 机体遭受的应激源过大,超过机体承受的范围,重者可发生急性应激反应。诊断急性应激反应的主要条件有:有异于寻常的严重的精神打击因素,在遭遇精神打击后若干分钟或若干小时内发病,病人伴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或躯体的活动过于频繁),行为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另一种是伴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精神或躯体活动过于迟钝),可有轻度意识模糊,症状可持续数小时至一周后缓解。

若出现妄想、严重情绪障碍等主要症状,半月内有强烈的精神刺激因素,则与精神刺激因素明显有关。当病因排除或改变环境后症状迅速缓解,个别病例病程可长于3个月,则可诊断为反应性精神障碍。

2.延迟性应激障碍 在经受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打击后,精神障碍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主要症状可以是创伤体验的反复重现,患者常常会控制不住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或者反复出现创伤性内容的噩梦,或者反复发生错觉、幻觉或幻想形式的创伤事件重演的生动体验(称“闪回”,flash-back),或者反复出现“触景生情”式的精神痛苦。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周年、祭日等场景下,会引起强烈的痛苦。受伤害者普遍出现警觉性增高,如难以入睡或易惊醒,激惹性增高,集中注意困难,过分惊跳反应等。遇到与创伤事件相近的场景,可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出汗、面色苍白等。病人还会出现如下一些回避反应,如极力不去想有关创伤经历的事,或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去;与别人疏远、不亲近、与亲人感情也变淡、兴趣爱好减少,不能回忆创伤性经验的某一重要方面,对未来失去憧憬、自信心不足等。这些病人往往表现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即在受创伤后几日或至数月后才出现,精神障碍持续至少1个月以上或长达多年,此种情况即可诊断为延迟性应激障碍。

3.其他情况 程度再轻一些的,可以作为其他心因性精神障碍、心理生理障碍和各种心身疾病的病因或诱因,如适应障碍,进食、睡眠、性功能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

更多的人在经历各种应激源的作用之后,可以不发生上述各种病理性表现,而出现一般情绪上的变化,或是严重的挫折感、挫伤感等等。

六、决定应激反应强度的因素

人在经历各种应激源后,是否发生应激反应障碍,或者所发生应急反应的强度或类型怎样,取决于各方面的因素,其中主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应激源的特点

应激反应与应激源的以下特点有关。

1.刺激的强度。

2.刺激持续的时间长短。

3.刺激作用于人的速度。

4.人对刺激驾驭控制的程度。

一般而论,刺激强度大,时间长,来得突然,无法驾驭即难以控制和调节所造成的应激反应就重,反之就轻。

(二)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结构与“千人千面”一样,人与人之间有很大差异。因为在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在一个人身上所占的比重、水平的高低、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是千差万别的,即是说人与人在生物性、社会性和经验习得等方面的各种差异,构成了各自独特的个性。尤其是在个人的经验系统或反应模式的逐步形成中,树立了自己的价值观念,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经验系统,组成个性的内在部分,即基础。以这种特有的经验系统对外部世界所形成的反应或行为模式,形成了个性的外在表现。

个性心理特征决定了应激反应的模式或强度。具体说应激反应与以下的个性特点相关。

1.个体的需要和期望。

2.个体的性格特征。

3.个体的经历。

4.个体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

5.个体的文化素养和认知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