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让枯燥的场景变得有趣?

如何让枯燥的场景变得有趣?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这个标准看,办公室、实验室、法庭甚至是手术室的场景环境,如果没有一个特别的原因让人们产生特别的行动的话,通常就会让人们感到乏味,原因是这类场景大多是程序性工作,缺少冲突和悬念,比如手术室,如果通篇都是医生在无影灯下切切缝缝,或者法庭控辩双方就同一问题反复质证,影像该是多么无趣,而如果手术过程中突然意外大出血,患者生命垂危,或医生不小心切破了自己的手指,而这位患者又是一个严重的传染病感染者……

如何让枯燥的场景变得有趣?

不管是虚构还是纪实,也不管是哪种表现形态,一个故事让人感到枯燥,主观时间感受漫长,首要原因当然是选题本身不吸引人,同时,呈现方式的处理不当也会让有意思的选题变得枯燥。

首先是不具体,具体对故事的作用有三个。一是让故事得以进行,具体是一切叙述的基础,人的感知都是基于具体的信息刺激产生的,缺少了具体的情境、事件和细节的激发,叙述便没有了抓手,故事也难以深入,而不深入就缺少发现,缺少发现便没有新意。二是让情感得以安放,人的情感是依附于具体的情境和事件产生的,个人体验之所以具有普遍性,是因为同理和共情,而这些都需要有一个具体的触发点来实现。三是让故事独一无二,无可替代。故事只有具体了,才能让故事中的要素彼此咬合,互为依附和激发,改变任何一个,其他要素就要做出相应调整,否则就不协调、不匹配。比如电影《谍中谍》里面的很多场景和行动设置都是为汤姆·克鲁斯专门设计的,如果换成了汤姆·汉克斯,那么故事的呈现方式和相应的情节桥段恐怕就要重新安排,因为他俩的特质不一样,把克鲁斯的套路给汉克斯,就会像人穿错了衣服,显得滑稽和突兀。同样,节目中白岩松说出的话,换了撒贝宁照讲一遍,就会让人感到别扭,原因就是在这里。

其次是不感性,视频故事用视听语言说话,强调的就是状态化、体验化思维,是让你通过视频描述直观地体会到内容意图,而不是从概念出发,用现象去引出概念,再用概念去解释现象。

举例,比如说我们要讲述雾霾对健康的危害时,用概念化的思维通常是这样表述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对呼吸系统产生影响,不同等级的PM2.5浓度对人体危害程度是怎样的等,虽然这些内容你可以用相应的画面和动画表现清楚,比如能见度很低、医院人满为患、大人小孩不停咳嗽、空气净化器脱销、被污染了的肺等,但总觉得生硬宽泛,缺少一些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那就改进一下,在表达时将概念弱化,增加一些过程和体验,比如我们可以把PM2.5的危害和一个患者的经历结合起来,有了人做主线,有了具体的遭遇和感受,在呈现方式上就会自如和感性许多,也不用那么拘谨地对着解说贴画面了。那么,还有没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让体验更感性和强烈呢?(www.xing528.com)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表达:在家里距上班地点不到4公里的直线距离中,当PM2.5低于50微克/立方米的时候,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单位附近的地标建筑,但是当PM2.5达到200微克/立方米时,那个地标就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影子,超过250微克/立方米时,就完全看不到它了。假如把这4公里的距离切分成若干薄如纸片的小切片,每一片里分布着同等数量的PM2.5颗粒,空气质量好时,每片有10个可吸入颗粒物,空气质量不好时,每片有10000个可吸入颗粒物,那么当空气质量不好时,从家里到单位,要穿越多少比空气质量好时危险得多的污染障碍,这些污染物质通过我的鼻腔进入呼吸道、肺、血液系统,对我的身体构成了多么巨大而又不可逆的伤害,长此以往的话,我的身体是否能够承受……如果这样处理,是不是能够在视觉体验上更具感性和冲击力,也让人们对空气污染的危害更关注了呢?

再次是场景问题, 场景的数量不够,缺少变换,会让人感到枯燥。比如一个电影通常由40个以上的场景构成,而你的电影却只有二十几个甚至更少,那么在时长相同的情况下,人物在一个场景中的滞留时间就会增加,假如人物在这个场景中又缺少有效的行动支撑的话,观众就会很难受。此时的解决之道就是及时切换到其他场景当中去,用新的时空信息去激发人物的新行动。比如电影《世贸中心》,两个警察被倒塌的建筑掩埋在几十米深处的地下狭小空间,尽管他们的扮演者是尼古拉斯·凯奇和迈克尔·佩纳这样的大牌明星,但如果大量的镜头都局限在这个灰暗狭小的废墟里,再好的演技也会让观众厌倦,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拓出新的场景空间来增加叙述的丰富度,于是影片便设置了这两名原本陌生的警察各自讲述家人的故事,来作为保持他们清醒的手段的情节,这样一来,故事的呈现空间就由地下废墟扩展到了双方各自家庭的方方面面,不仅丰富了画面表现,也让叙事更加丰满立体。当然,无论是电影还是纪录片,都不乏三五个场景甚至是一两个场景就构成一部优秀作品的情况,比如侯麦(Eric Rohmer)和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的某些作品,但并不构成一般情况。

还有就是场景缺乏特征和个性,人物缺少动感,“动”是视频表现的基本要求,即便是思想之动,也要设计出外化的行动来让观众看到感受到。从这个标准看,办公室、实验室、法庭甚至是手术室的场景环境,如果没有一个特别的原因让人们产生特别的行动的话,通常就会让人们感到乏味,原因是这类场景大多是程序性工作,缺少冲突和悬念,比如手术室,如果通篇都是医生在无影灯下切切缝缝,或者法庭控辩双方就同一问题反复质证,影像该是多么无趣,而如果手术过程中突然意外大出血,患者生命垂危,或医生不小心切破了自己的手指,而这位患者又是一个严重的传染病感染者……那么扣人心弦的事情就来了,所以如果必须要出现这样场景的话,通常是展现工作问题难以解决的时刻,或者结果出现之时,因为这样可以让矛盾和情感集中,消解场景的乏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