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活得有趣,写出有趣的作文

如何活得有趣,写出有趣的作文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一个人拥有了面对任何处境都能自如微笑的能力,他基本也就拥有了直面人生的风霜刀剑的能力。向生活“微笑”,真的是一种才华。所以,现代的教育,它天然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帮助人增加生存的才能,获得生存的资本。人成长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一个具有“审美意义”的人,成为一个有温度的“深情”之人。同样的杰出的白描,同样淋漓尽致的动作刻画,同样克制而深情的抒情。

如何活得有趣,写出有趣的作文

我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这是和你们聊随笔写作的第三封信了。

这封信,想从这个系列的大标题“深情地活在这薄情的人间”开始聊起。

是的,从“薄情”到“深情”,这便是随笔写作的终极目的。

“薄情的人间”?这是不是一个太冷酷的表达?不,实话而已。佛家说“人生无常,苦难寻常”;哲人说“人生而劳苦”;杨绛先生说“人生实苦”。有句歌词也唱到“你说人生艳丽我没有异议,你说人生忧郁我不言语。只有默默地承受这一切,承受数不尽的春来冬去”……这些,都只是冷静地道出了人生的真相。

对此,我们没有必要对即将和已经走进中学的孩子们隐瞒。

事实上是,你想隐瞒,也隐瞒不了。

孩子成长中的烦恼,并不比大人少。只是许多时候,不被孩子自己觉知,不被我们大人重视而已。

人天然是个感性动物,风吹草动,都会引发我们的情绪变化,引发心灵的狂飙巨浪。

人生的目标,是不是可以诗意地阐述为:我们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而有一天,我们能笑着离开这个世界。

佛教文化里的每一尊神像,最迷人的都是表情。佛就那样平和温婉、沉静神秘地微笑着,以这样的微笑和同样平和的身体语言,抚慰启发着众生

当一个人拥有了面对任何处境都能自如微笑的能力,他基本也就拥有了直面人生的风霜刀剑的能力。

生活“微笑”,真的是一种才华。

所以,现代的教育,它天然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帮助人增加生存的才能,获得生存的资本。二是形成一个启迪场。让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渐渐懂得:人生一世,我们承担的各种角色,经历的各种成长,都在帮助我们面对人生的苦难。当我们不再号啕大哭,不再撕心裂肺,当我们拥有了微笑的才华,我们才算真正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教作文,我们该如何认识作文的价值和驾驭作文的教学呢?

我以为,这个时代的写作也有两种功能:第一,它是一种生存技能的教学。它需得让学生学会准确的表达,以应对生存的需要。比如,写好一个自荐书,完成文案设计、产品介绍、年度总结……这是写作的实用功能。第二,它是一种灵魂锤炼的过程,通过“写”的启发和引导,让灵魂升温,使写作者成为一个“深情”的人。这是写作的审美功能。

写作的审美功能,应该贯穿于整个写作教学之中。事实上,自荐书、文案设计、产品介绍、年度总结,这些需要精准表达的文字,有温度还是无温度,深情还是不深情,其表达效果还是不一样的。

人成长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一个具有“审美意义”的人,成为一个有温度的“深情”之人。

那么,具体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之中,“深情”是如何表现的呢?我认为,起码有三个层次:爱的觉醒、生命的觉醒、思想的觉醒。

第一层次: 爱的觉醒

前段时间,为南通崔慧琴老师的微信公众号“我文我秀”写点评时,我读到这样一篇文字:

阳光照进心田

江苏海安海陵中学八年级(8)班 朱鑫越

阳光格外明亮,化作一摊金水流入我的心田。

听妈妈说过很多遍,外婆的腿不好,晚上经常抽筋。此刻,看着她一瘸一拐向前走的背影,我的心不禁被揪起。

那天下午,我突然心血来潮,想吃青菜了。一向不吃青菜的我说出这个想法,让外婆大为激动,二话不说就要下田给我摘青菜。我跟着她一起去村头的菜地。刚刚雨过天晴,田中的一条小路已被冲刷得泥泞不堪,下田的唯一方法,就是从大路直接跳下去。这个距离有一米高,我说要自己去摘,外婆不肯:“田里脏,你就待这儿。”

说完这句话,外婆转身,慢慢蹲下,向田里慢慢伸出那条好使的腿,触到地面,脚尖小心翼翼地踮在田里。之后,她好像犹豫着什么,另一条腿迟迟不下去,我鼻子一酸,想要帮她。“不用!我能下去!”她摇摇手,试探性地用手将那条僵硬的腿慢慢往下挪,然后整个上半身弯了下去。她终于艰难地进到田里了,慢慢直起身,掸掸身上的泥,向着油绿丛中走去。

深冬的下午因为阳光而略显温暖,空气中是清新的气息。我就安静地立在田边看着外婆,很奇怪,阳光仿佛跟着她,她的身后一直有层层的光芒,她的背影始终是这片广阔的绿色中的一抹金黄。

摘完青菜,外婆往回走,她从太阳那边走过来,因为阳光刺眼,我看不清她的脸,也很担心她两手都抓着青菜怎么上来。她渐渐靠近我,阳光将她头上的银丝照得愈发明亮。她先把青菜放到大路上,好的那条腿先跨了上来,然后双臂撑在地上,一使劲,另一条腿也挪上来了。她同样拍拍身上的泥,弯下腰捧起青菜向我走来,“走!”我点点头,不敢吱声,也不敢看她,害怕她发现我在眼眶回旋的泪珠。走着走着,她大概发现我走得太慢了,突然把青菜都放到一只手里,另一只手在背后擦了擦,却又放下了。我知道,外婆是想搂住我,手太脏,又放弃了这个念头。

此时,我再也忍不住了,擦干泪水,鼓起勇气看向外婆。她向前走,没有看我。此刻我分明感受到了温暖的气息,这是阳光的味道,是外婆把太阳带回来了?对,一定是这样,太阳照射着外婆,也照射着我,阳光流入外婆的心田,也照进我的心田。

这篇文章也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关于外婆的往事。我怦然心动,这样点评:

这些年,做语文老师,教学生写作文,读了成千上万篇学生的文字吧。朱鑫越同学的这一篇,实在是我很喜欢的一类。

读文,我要识的是人。

我是多么欣赏鑫越啊!你看他的笔下,都是一幅一幅的世界名画。农村风景其实是稀松平常的,路上,田里,一个普通的老人,一个普通的中学生,一切都是俗世常景。但什么是好的写作呢?好的写作就是化平淡为神奇,让我们拥有的最日常的鸡毛蒜皮经由我们的心、我们的笔,而拥有了非凡,定格为永恒。

所以,鑫越,是一个生活的艺术家,是一个真正的写作者。他看天看地看人,不是用眼睛看的,而是用灵魂看的。那追随着外婆的阳光,是他心灵的一束光。没有对亲情的深刻领悟,没有对生活的动情感受,是发现不了这束光的。

贯穿于全文的写作手法,如果仅仅用高妙的环境烘托,仅仅用扎实细腻的动作描写来评价,那就实在太小看我们的作者了。手法的背后,都是情怀。娴熟的技巧与美好的心灵,从来天人合一

读鑫越的文字,让我不能不想起朱自清的《背影》。同样的杰出的白描,同样淋漓尽致的动作刻画,同样克制而深情的抒情。小小的鑫越,已有小作家的功底……

鑫越同学的这一类书写,便是典型的“爱的觉醒”式书写。

这样的小事件、小瞬间,其实时时刻刻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爱其实一直在,但很多时候,我们失去了感受爱的能力。

我们看不到写不出,就好像一大束鲜花在前方开放,美得惊天动地,但我们视而不见。“深情”和“薄情”之间,确实有一种中间状态,叫作“无情”,叫作“不动情”。我们未必不想心动,只是,时间的风沙,岁月的流尘,渐渐磨蚀了我们的视网膜,钝化了我们的灵魂。爱,明明白白在那里,但是,我们已经感受不到了。

像鑫越同学一样,对爱保持高度的敏感,就是一种深情。

第二层次:自我的觉醒

爱,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感情。爱,更是一种生命意识。具备这种爱的能力的人,他们不仅爱人,而且自爱。他们不仅活着,而且一直活在清醒的觉知之中,活在对自我生命的欢喜惊叹之中。

比如,下边的这些孩子们的朴素的随笔小片段,便是典型的“觉醒”之作。

判若两人的身份证

清华附中小五创新班 仇朗希

今天我领到了新办的身份证,上面的照片和第一张身份证上的照片判若两人。第一张身份证上的我看起来有些不情愿照相的样子,呆萌的眼神里藏着一丝害怕。那蓬松的短发和无精打采的样子看起来像刚睡醒,一副迷茫无知的样子。而如今的照片显出了一点点清秀和刚毅。我面带微笑,落落大方,目光中不再有小时候的那种懵懂和迷离。这张照片让我看出这几年,我的内心还是有了一些变化的。

我盯着这两张照片看了又看,有点儿感慨万端。

我确实是在长大啊……

我喜欢仇朗希同学的这个小片段,是因为我喜欢小女孩儿对自己成长的觉醒。两张照片,一个奇妙的时刻。小姑娘的小小的心灵,在这个瞬间,如春天苏醒的叶,轻轻颤动了一下。这个瞬间,对其他人,大概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对于她自己,却有重大的意义。因为,这是对生命变化的觉知,是对童年正在远去的悸动。这种对时间的敏感本质上是一种对自我的爱。这是成长的原动力,也是写作的原动力。这样的时刻,你发现,便成了爱;不发现,它就成了流逝的空白。

这就叫,活得“深情”。

再看一则:

第一次成功拉手

清华附中小五创新班 肖惠文

今天的体育课上,发生了一件“大事”。

上课了,李老师让我们做捕鱼游戏。规则是:一个人当网,其他人当鱼,被抓的鱼与网拉起手再一起抓其他的鱼。

游戏开始了,轮到一个男同学抓鱼。我想:“男生应该不会抓女生吧。”所以,我像个小木偶似的站在那里等待被“放生”。可是,不幸的事情很快发生了:当一个女生被抓住后不久,我也被抓住了。抓住了就要跟男同学一起拉手再抓鱼!(www.xing528.com)

天啊,跟男生拉手啊!这个我还真没有尝试过呢!我的脸悄悄红了,心里也咚咚咚地跳。

可是,既然事实已经是这样了,那我就只好服从命运的安排吧。我害羞地伸出了一根手指头,可是他却没有。我的脸红得烫死人了。可是,游戏还在继续,怎么办呢?

我用余光看了一眼他的手,他丝毫没有一丝主动。既然如此,我只好拽着他的袖子来回跑。

可是后来李老师明确要求必须拉手。我便闭上眼睛屏住了呼吸,狠下心来,慢慢地、慢慢地试探。我感觉,他也在试探。终于,我和他拉上手了!

我们手拉着手在操场上奔跑,我们玩得开心极了。

天哪!我竟然和一个男生成功地拉了一次手!

这件“大事”够“大”吧?

读这个随笔片段,我特别感动。这些清澈细腻的文字,引领我回到了自己的少女时代。我问自己:我是什么时候有意识地和一个男孩子牵手的?那是多么值得镌刻铭记的时刻。可是,比之惠文,我太迟钝麻木了。在同样的年龄,她的心苏醒了,可我的心还在沉睡。我错过了自己青春岁月里这个明珠般圆润清纯的时刻。我多么羡慕小惠文啊!

那么亲爱的家长朋友,你呢?读到这样的文字,你是紧张,还是欣喜?你欣赏这个孩子吗?

我知道,有一部分家长朋友,面对一个小女生这样的书写,会手足无措紧张焦虑。

但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这样的书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写作之美,甚至,由此,我看到了写作的保护功能、救赎功能。

我这样点评: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个人是一个小生命。在宇宙面前,个人渺小得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而言,每一个时刻,都是庄严的时刻,那些重要的时刻,无不是伟大的时刻。

所谓“深情”地活着,就是活出个体生命的仪式感,就是发现并且自我确证:我是我的国王,我不能错过我自己的每一个生命庆典。我将用我自己的方式铭刻它,隆重庆贺它。

肖惠文小姑娘就是这样,她随手记录的,哪里仅仅只是一个游戏,她记录的,也是属于自我生命中的一个巅峰时刻。

如果我们对这样的时刻,总是有清醒的觉知,我们便一直隆重地活在当下,我们便把每一个当下,都制作成了精美的岁月书签,毕生珍藏。

文字的觉醒,永远是心灵的觉醒。文字的格局,永远是心灵的格局。

如果我们在文字中发现了美,并且被这美感动,那是因为,我们被一种生命的深情感动。

又来看一则:

看 尘

清华附中小五创新班 云朵

早上起来躺在床上,睁开惺忪的眼睛,看那太阳。忽发现自己竟沉醉在微弱阳光下的尘中了。

我从小就喜欢看尘。阳光照射下的尘有一种梦幻的迷离。

早上起来看尘,那尘土在弱光下若隐若现,梦幻飘摇。一会儿,光似乎强了点,那尘便越发清晰了,它们在空中时上时下,时而又转一个圈,好像在玩游戏。我忍不住把手伸出被窝,轻轻在空中挥一下,和它们打个招呼。嘿,瞧,尘土们便跳起了“双人舞”。我愈发高兴了,又用五个手指晃动,想把那尘搅碎,结果呢,那尘变成了一群小蝌蚪在空中游泳,自由自在呢。

我痴痴地盯着尘,心里想:尘土尘土,尘哪里是土,尘是活在空中的。尘是土的魂,它是土飞翔的梦哩。

云朵小姑娘看尘,激发了我的共鸣。因为小的时候,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些看尘的时刻,其实是一个小女孩儿审美觉醒的时刻,是把自我的小生命和宇宙大世界对接的时刻。就是这样一个一个时刻的积累,肉身之生命,才不会因为紧张残酷的生存竞争而像一块砖头一样被砌进钢筋水泥的城市动弹不得,才可能真正懂得“生而劳苦但又要诗意栖居”的道理。

这样的时刻,永远不会出现在考试试卷上。但在生命的考场上,却能因此而检验出一个生命的质地。

这样的时刻我确实有过,可惜,我不如云朵同学活得深情,她对自己的审美状态有更清醒的觉知,所以她记录,她铭刻。

我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家长朋友觉得这样的书写不够崇高,不够有意义。于我这个语文老师而言,这样的书写,是一个独立生命的魏晋时代的到来。

一个在尘土中看出了美来,并且兴致勃勃地记录这种美的孩子,活出了一往情深。

第三层次:思想的觉醒

这些年教创新班,期中、期末考试的各种阅读材料和写作材料,我都选择学生的习作。一方面,用这种方式公开孩子们的作品,是对他们的巨大激励。另一方面,我发自内心地觉得,小孩子们真的写得很好,他们配得上这样的“奖励”。让他们的文字进入试卷,本身就是一种引领,一种导向。

这些文字中有什么呢?请读——

师劝架

清华附中小五创新班 尚安瑞

求学于圆明书院。尝有一事难忘。

宣邓二同窗争斗,脸红耳赤。追根溯源,宣拿邓之一纸飞机走也。师平其气,诲曰:“汝折机技高。若可多折,一人一机,不亦君子乎?”同窗释怀。

吾大笑乐。悟曰:“_________________。”

1.结合前后文解释文中划横线的文字。(2分)

尝: 走: 诲: 汝 :

2.结合前后文语境,在文末填写一句恰当的话。(2分)

观 雪(节选)

清华附中创新班 杨丰源

吾寒雪日赴小院,途中观雪。见众树皆白,银光灿灿,唯柳之身无雪。怪,问之于家母,曰:“柳随风而舞,非乖孩也,遂无白衣可穿。子可见柳下之雪矣。”吾观之,果如此。大喜。

下学,大母与予过天桥,大母曰:“撒盐矣!”吾对曰:“何所知?”对曰:“今桥不滑,可谓盐之功,否,则将结冰矣!”吾悟:此乃谢太傅喜兄女之因。兄子不知科学也!

1.结合前后文解释文中划横线的文字。(2分)

赴: 遂: 子: 予 :

2.文中的母亲形象很鲜明生动。请结合原文分析,表扬她至少两个优点。(2分)

3.杨丰源同学的结尾之悟很高明。请谈一谈你对这个结尾的评价。(2分)

我异常地珍爱孩子们这样的文字。过去,珍爱的主要原因是珍爱才华,珍爱活在当代的孩子们对古代文学瑰宝——文言形式的尝试。小荷已露尖尖角。被古诗文言之美征服的孩子们已经在努力创造这样的美。而今,珍爱的更主要原因是珍爱思想。

好的习作,一定散发着灵魂的芳香。这芳香,带着爱的气息、美的气息,让心灵更柔软,也更敞亮。思想,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思想,是怀着万般谨慎的情怀,对平凡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理性的千淘万漉、披沙拣金。然后,看到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的本质,并从这本质中获得思考的快乐,得到生活的启迪。

尚安瑞、杨丰源写的都是生活小事。但相同的是,他们对小事的思考,都算有思想的穿透力。劝架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其背后隐藏着人生的大问题——如何让“人性之爱”战胜“人性之争”。而丰源,则把物理知识和生活之趣巧妙嫁接起来,以一派天真之心探究世界真相。情趣雅趣生趣,趣趣皆备。

我亲爱的家长朋友,这就是我的随笔写作观。我希望,这也能够成为我们共同的随笔写作观。经由写作,爱在觉醒,自我在觉醒,思想在觉醒。我们深情地活在“薄情”的人间,文字的温度就是我们生命的温度。

孩子们的语文老师:王君

2017年2月1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