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零件加工方案:如何更高效地加工零件

零件加工方案:如何更高效地加工零件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艺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达到零件精度要求和加工工艺性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工序,降低换刀次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机床使用率。由于孔较深,必须采用钻头钻孔,再用二刃键槽铣刀铣孔的加工方法;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一般多选择大刀粗加工、小刀精加工的方法;同时还要降低换刀次数。

零件加工方案:如何更高效地加工零件

加工工序的划分可以分为4种方法:

1.按零件装夹定位的方式划分工序

由于每个零件的结构形状、用途不同,各表面的精度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加工时定位方式会有差异。一般加工外形时以内孔定位,加工内孔时以外形定位,因而可以根据定位方式的不同来划分工序。

2.按先粗后精的原则划分工序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并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在切削加工中,应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在较短的时间内去除整个零件的大部分余量,然后安排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3.按刀具集中法划分工序

在一次装夹中,尽可能用一把刀具加工完成所有加工的部位,然后再换刀加工其他部位。这种划分工序的方法可以减少换刀次数、缩短辅助时间、减小不必要的定位误差。

4.按加工部位划分工序

一般应先加工平面、定位面,再加工孔;先加工简单的形状,再加工复杂的形状;先加工精度较低的部位,再加工精度较高的部位。(www.xing528.com)

上述原则在制订具体的零件加工方案上有时既统一又相互矛盾,这时候就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工艺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达到零件精度要求和加工工艺性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工序,降低换刀次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机床使用率

从图2-1可知,比较难加工的是6个直径为5mm、深度为13.5mm的盲孔。由于孔较深,必须采用钻头钻孔,再用二刃键槽铣刀铣孔的加工方法;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一般多选择大刀粗加工、小刀精加工的方法;同时还要降低换刀次数。综合以上因素,给出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加工方案:

1)选用φ10立铣刀进行轮廓、台阶和Y形槽挖槽加工。

2)选用φ4.5麻花钻头钻6个深度为13.5mm的盲孔。

3)选用φ5键槽铣刀铣17mm×5mm键槽、精修Y形槽和对6个孔孔底进行铣平。

注:

普通立铣刀与键槽铣刀的区别:一是齿数不同,键槽铣刀齿数较少,通常为2~3齿,而普通立铣刀多为3~6齿;二是端面切削刃不同,键槽铣刀的端面切削刃是过心的,具有插钻功能,而普通立铣刀不过心,且其上有中心孔;三是切削角度不同,键槽铣刀前角为5°、后角为12°~16°、螺旋角为12°~30°,普通立铣刀前角为15°、后角为14°~18°、螺旋角为30°~48°。普通立铣刀不能垂直进给,键槽铣刀可以少量地垂直进给,但不宜用于加工较深的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