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典型曲面零件的刀具路径编辑技巧

典型曲面零件的刀具路径编辑技巧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6-2:米老鼠的刀具路径编辑典型曲面零件——米老鼠的CAD模型如图6-3所示。图6-5 图形定位3)新建第2层,名称为“solid”,设定新的作图深度,深度设定采用抓点方式,抓取边界盒底面直线的端点,此时Z=-24.028,然后删除所有直线。将构图面设定为“俯视图”,绘制矩形100mm×80mm,向下挤出高度为10mm的长方体。

典型曲面零件的刀具路径编辑技巧

例6-2:米老鼠的刀具路径编辑

典型曲面零件——米老鼠的CAD模型如图6-3所示。在开始加工之前,需要作一些必要的定位处理,以方便加工。操作步骤如下:

1)在“工作设定”菜单条里,单击“边界盒”,弹出“绘制边界盒”对话框,不勾选“中心点”,其余默认,单击“确定”,产生整个图素的边界,如图6-4所示。

978-7-111-40270-1-Chapter06-3.jpg

图6-3 米老鼠CAD模型

978-7-111-40270-1-Chapter06-4.jpg

图6-4 “绘制边界盒”对话框

2)将构图面设定为“空间绘图”,以上表面对角两点画线,选择所有的图素,以两点之间移动的方式从该对角线中点至原点平移,如图6-5所示。

978-7-111-40270-1-Chapter06-5.jpg

图6-5 图形定位

3)新建第2层,名称为“solid”,设定新的作图深度,深度设定采用抓点方式,抓取边界盒底面直线的端点,此时Z=-24.028,然后删除所有直线。将构图面设定为“俯视图”,绘制矩形100mm×80mm,向下挤出高度为10mm的长方体。

4)改为第1层,选择“由实体产生曲面”,选择该长方体,产生曲面,并关闭第2层,最终CAD模型如图6-6所示。

978-7-111-40270-1-Chapter06-6.jpg

图6-6 最终CAD模型

刀具路径编辑的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曲面粗加工—挖槽”,从刀库中选择φ16平刀,在“刀具参数”选项卡中输入进给率:800、下刀速率:400、提刀速率:2000、主轴转速:2000,冷却液:喷油;在“曲面加工参数”选项卡中,图形选择所有的曲面,输入加工的曲面/实体预留量:0.5,切削范围选择100mm×80mm矩形,刀具的切削范围点选“外”,输入参考高度:30.0、进给下刀位置:3.0,点选“增量坐标”,如图6-7所示;在“粗加工参数”选项卡中输入Z轴最大进给量:0.6,勾选“由切削范围外下刀”;单击“粗加工参数”的“切削深度”按钮,在“切削深度的设定”对话框中点选“绝对坐标”,设定最高位置:0.0,用抓点方式选择最低位置:-24.02822,勾选“自动调整加工面的预留量”,如图6-8所示;在“挖槽参数”选项卡中选择“等距环切”,输入切削间距(直径%):75.0,其余默认。

2)选择“曲面粗加工—等高外形”,从刀库中选择φ8平刀,将进给率设定为600,下刀速率设定为300,主轴转速设定为2500,冷却液:喷油,其余参考高度、进给下刀位置、图形选择和切削范围等均同步骤1);在“曲面加工参数”选项卡中设定加工的曲面/实体预留量:0.15;在“等高外形粗参数”选项卡中设定Z轴最大进给量:0.2,勾选“切削顺序最佳化”和“减少插刀情形”,单击““切削深度”,切削深度参数同步骤1),其余默认。

3)选择“曲面粗加工—挖槽”,仍然选择φ8平刀,将进给率设定为400,下刀速率设定为200,主轴转速设定为2500,其余刀具参数、参考高度、进给下刀位置、图形选择和切削范围等均同步骤1);在“曲面加工参数”选项卡中设定加工的曲面/实体预留量:0;在“粗加工参数”选项卡中输入Z轴最大进给量:0.2,勾选“由切削范围外下刀”,单击“整体误差”,选择过滤的比率1:1,设定整体误差0.02,其余默认,如图6-9所示;单击“粗加工参数”选项卡的“切削深度”按钮,在“切削深度的设定”对话框中点选“绝对坐标”,设定最高位置:-24.02822,最低位置:-24.02822,勾选“自动调整加工面的预留量”;在“挖槽参数”选项卡中选择“等距环切”,设定切削间距(直径%):75,其余默认。

978-7-111-40270-1-Chapter06-7.jpg

图6-7 曲面加工参数

978-7-111-40270-1-Chapter06-8.jpg

图6-8 切削深度设定

978-7-111-40270-1-Chapter06-9.jpg

图6-9 整体误差设定

4)选择“曲面精加工—3D等距”,从刀库中选择φ3 R1.5球刀,在“刀具参数”选项卡中输入进给率:400、下刀速率:200、提刀速率:2000、主轴转速:3000,冷却液:喷油,其余参考高度、进给下刀位置、图形选择和切削范围等均同步骤1);在“3D环绕等距加工参数”选项卡中单击“整体误差”按钮,选择过滤的比率为1:1,设定整体误差0.02,其余默认,设定最大切削间距:0.15,勾选“由内而外环切”“切削顺序依照最短距离”,勾选“限定深度”,设定最高位置:0.0、最低位置:-23.82822,如图6-10所示,单击“间隙设定”,设定容许的间隙点选“距离”,其余默认。

978-7-111-40270-1-Chapter06-10.jpg

图6-10 3D环绕等距加工参数

5)选择“曲面粗加工—等高外形”,从刀库中选择φ3平刀,将进给率设定为400,下刀速率设定为200,主轴转速设定为3000,其余刀具参数、参考高度、进给下刀位置、图形选择和切削范围等均同步骤1);在“曲面加工参数”选项卡中设定加工的曲面/实体预留量:0,干涉的曲面/实体预留量:0;在“等高外形粗参数”选项卡中单击“整体误差”,选择过滤的比率1:1,其余默认,设定轴最大进给量:0.2,勾选“切削顺序最佳化”和“减少插刀情形”,单击“切削深度”,设定最高位置:-23.02822、最低位置:-24.02822,勾选“自动调整加工面的预留量”,其余默认,如图6-11所示。工件毛坯设定为X100 Y80 Z35,工件原点X0 Y0 Z0,实体切削验证如图6-12所示。将图形保存为“MIQI.MC9”文件。

978-7-111-40270-1-Chapter06-11.jpg

图6-11 切削深度设定

978-7-111-40270-1-Chapter06-12.jpg

图6-12 实体切削验证

例6-3:奥运福娃的刀具路径编辑

典型曲面零件——奥运福娃的CAD模型由反求工程得到,通过Pro/E或Imageware对点云数据进行模型重建,以曲面的形式保存为fuwa.igs文件。在开始加工之前,需要作一些必要的处理,以方便加工。操作步骤如下:

1)在Mastercam Mill主界面,单击“档案”“档案转换”“IGES”“读取”,选择fuwa.igs文件,单击“确定”,参数默认。

2)将萤幕视角切换为“前视图”,单击主菜单“转换”“旋转”,选择所有的图素,以原点为中心,以移动的方式旋转90°。将萤幕视角切换为“俯视图”,单击主菜单“转换”“旋转”,选择所有的图素,以原点为中心,以移动的方式旋转180°,清除颜色。

3)删除6个平面,在“工作设定”菜单条里单击“边界盒”,弹出“绘制边界盒”对话框,不勾选“中心点”,其余默认,产生整个图素的边界。将构图面设定为“空间绘图”,以上表面对角两点画线,选择所有的图素,以两点之间移动的方式从该对角线的中点至原点平移。

4)设定新的作图深度。深度设定采用抓点方式,抓取边界盒底面直线的端点,此时Z=-14.262,然后删除所有直线。将构图面设定为“俯视图”,绘制矩形78mm×58mm,角落倒圆角:开,半径:3。

5)新建第2层,名称为“solid”,颜色:蓝色,向下挤出高度为15mm的长方体,角落倒圆角R3。设第1层为当前层,颜色:灰色,由实体产生曲面,并关闭第2层,如图6-13所示。

978-7-111-40270-1-Chapter06-13.jpg

图6-13 福娃CAD模型

奥运福娃的刀具路径编辑分为正面和反面加工两步。正面主要加工零件的整个形状,反面则主要加工平面和外形轮廓并倒圆角R3,以保证零件外形的美观。(www.xing528.com)

反面的建模与刀具路径编辑的操作步骤如下:

1)新建Mastercam文档,在默认界面,绘制矩形78mm×58mm,角落倒圆角:开,半径:3,如图6-14所示。

2)新建第2层,名称:solid,颜色:蓝色,向下挤出高度为15mm的长方体,角落倒圆角R3。设第1层为当前层,颜色:灰色,由实体产生曲面,并关闭第2层。

978-7-111-40270-1-Chapter06-14.jpg

图6-14 福娃反面加工CAD模型

3)选择“面铣”,从刀库中选择φ8平刀,精修78mm×58mm矩形上表面,在“刀具参数”选项卡中输入进给率:400、下刀速率:200、提刀速率:2000、主轴转速:2500,冷却液:喷油;在“面铣加工参数”选项卡中输入参考高度:30.0,进给下刀位置:3.0,点选“增量坐标”,工件表面:0.0,深度:-0.3,其余默认,如图6-15所示。

978-7-111-40270-1-Chapter06-15.jpg

图6-15 面铣加工参数

4)选择“外形铣削(2D)”,加工78mm×58mm矩形外形。输入进给率:600、下刀速率:300,其余刀具参数、参考高度和进给下刀位置等均同步骤3),工件表面:0,深度:-18,XY方向预留量:0,Z方向预留量:0,补正形式选择“电脑”,补正方向:右,勾选“Z轴分层铣深”,勾选“进/退刀向量”,参数默认;在“Z轴分层铣深设定”对话框中输入最大粗切深度:0.6,勾选“不提刀”,其余默认。

5)选择“曲面精加工—流线”,从刀库中选择φ6 R1.5的球刀,输入进给率:600、下刀速率:300、提刀速率:2000、主轴转速:3000,冷却液:喷油;在“曲面加工参数”选项卡中,参考高度和进给下刀位置等均同步骤3),加工的曲面选择全部的倒角面,预留量:0,其余默认;在“曲面流线精加工参数”选项卡中输入截断方向的控制的距离:0.1,其余默认,如图6-16所示。切削方向的流线参数如图6-17所示。设定工件毛坯X80 Y60 Z30,工件原点X0 Y0 Z0,实体切削验证如图6-18所示。将图形保存为FUWA-B.MC9文件。

978-7-111-40270-1-Chapter06-16.jpg

图6-16 曲面流线精加工参数

978-7-111-40270-1-Chapter06-17.jpg

图6-17 切削方向的流线参数

978-7-111-40270-1-Chapter06-18.jpg

图6-18 福娃反面加工实体切削验证

正面的刀具路径编辑操作步骤如下:

1)新建群组“D8”,选择“曲面粗加工—挖槽”,从刀库中选择φ8平刀,在“刀具参数”选项卡中输入进给率:800、下刀速率:400、提刀速率:2000、主轴转速:2500,冷却液:喷油;在“曲面加工参数”选项卡中,图形选择所有的曲面,切削范围选择78mm×58mm矩形,设定加工的曲面/实体预留量:0.3,刀具的切削范围点选“中”,输入参考高度:30、进给下刀位置:3,点选“增量坐标”;在“粗加工参数”选项卡中输入Z轴最大进给量:0.5,勾选“由切削范围外下刀”,单击“切削深度”按钮,在“切削深度的设定”对话框中点选“绝对坐标”,输入最高位置:-0.3、最低位置:-14.262,勾选“自动调整加工面的预留量”;在“挖槽参数”选项卡中选择“等距环切”,输入切削间距(直径%):75,其余默认。

2)新建群组“D5”,选择“曲面粗加工—等高外形”,从刀库中选择φ5平刀,将进给率设定为600,下刀速率设定为300,其余刀具参数、参考高度、进给下刀位置、图形选择和切削范围等均同步骤1);在“曲面加工参数”选项卡中设定加工的曲面/实体预留量:0.15;在“等高外形粗参数”选项卡中设定Z轴最大进给量:0.2,勾选“切削顺序最佳化”和“减少插刀情形”,单击“切削深度”按钮,切削深度参数同步骤1),其余默认。

3)选择“曲面粗加工—挖槽”,仍然选择φ5平刀,将进给率设定为400,下刀速率设定为200,刀具的切削范围点选“外”,其余刀具参数、参考高度、进给下刀位置、图形选择和切削范围等均同步骤1);在“曲面加工参数”选项卡中设定加工的曲面/实体预留量:0;在“粗加工参数”选项卡中输入Z轴最大进给量:0.5,勾选“由切削范围外下刀”,单击“整体误差”,选择过滤的比率为1:1,其余默认;单击粗加工参数的“切削深度”按钮,在“切削深度的设定”对话框中点选“绝对坐标”,设定最高位置:-14.262、最低位置:-14.262,勾选“自动调整加工面的预留量”;在“挖槽参数”选项卡中选择“双向切削”,设定切削间距(直径%):50.0,其余默认,如图6-19所示。

4)新建群组“D2”,选择“曲面粗加工—等高外形”,从刀库中选择φ2平刀,将进给率设定为600,下刀速率设定为300,主轴转速设定为4000,其余刀具参数、参考高度、进给下刀位置、图形选择和切削范围等均同步骤1);在“曲面加工参数”选项卡中设定加工的曲面/实体预留量:0.08;在“等高外形粗参数”选项卡中设定轴最大进给量:0.08,勾选“切削顺序最佳化”和“减少插刀情形”,单击“切削深度”按钮,设定最高位置:-0.3、最低位置:-14.262,勾选“自动调整加工面的预留量”,其余默认。

978-7-111-40270-1-Chapter06-19.jpg

图6-19 挖槽参数

5)复制步骤4),将进给率改为400,下刀速率改为200,设定加工的曲面/实体预留量:0;单击“切削深度”按钮,设定最高位置:-14.262、最低位置:-14.262,勾选“自动调整加工面的预留量”,其余默认。

6)将萤幕切换到俯视图,设定作图深度Z=0,绘制水平线Y=-2,起点和终点保证刚好切削到残留的余量。选择“外形铣削(2D)”,加工该直线。刀具参数、参考高度和进给下刀位置等均同步骤5),工件表面:-14.26201,深度:-14.26201,XY方向预留量:0.0,Z方向预留量:0.0,补正形式选择“关”,不勾选“进/退刀向量”,其余默认,如图6-20所示。

7)新建群组“D6R1”,选择“曲面精加工—3D等距”,从刀库中选择φ3R1球刀,在“刀具参数”选项卡中输入进给率:400、下刀速率:200、提刀速率:2000、主轴转速:4000,冷却液:喷油,其余参考高度、进给下刀位置、图形选择和切削范围等均同步骤1);设定加工的曲面/实体预留量:0;在“3D环绕等距精加工参数”选项卡中单击“整体误差”按钮,选择过滤的比率为1:1,其余默认,设定最大切削间距:0.08,勾选“限定深度”,设定最高位置:0.0、最低位置:-14.16201,其余默认,如图6-21所示。

8)将颜色切换为“红色”,单击“绘图”“曲面曲线”“单一边界”,选择福娃两个眼睛所在的曲面,获得边界,如图6-22所示。选择“曲面精加工—投影”,刀具参数、参考高度、进给下刀位置等均同步骤1);设定加工的曲面/实体预留量:-0.1,曲面选择两个眼睛所在的曲面;在“投影精加工参数”选项卡中,投影方式点选“曲线”,选择刚才所获得的曲面边界,单击“整体误差”按钮,选择过滤的比率为1:1,其余默认,如图6-23所示。设定工件毛坯X80 Y60 Z30,工件原点X0 Y0 Z0,实体验证效果如图6-24所示。将图形保存为“FUWA-A.MC9”文件。

978-7-111-40270-1-Chapter06-20.jpg

图6-20 外形铣削参数

978-7-111-40270-1-Chapter06-21.jpg

图6-21 3D环绕等距参数

978-7-111-40270-1-Chapter06-22.jpg

图6-22 投影曲面与边界

978-7-111-40270-1-Chapter06-23.jpg

图6-23 投影精加工参数

978-7-111-40270-1-Chapter06-24.jpg

图6-24 福娃实体切削验证

注:

曲面加工应注意的问题:

1)采用球刀加工时应注意切削深度,不要让刀尖下到底平面,一般离底平面0.1~0.3mm即可。

2)精加工工序多采用平行铣削或3D等距,平行铣削的缺点是加工较陡的曲面时容易产生刀痕,在此情况下用3D等距方式加工较平行铣削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