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短视频的崛起与发展:走向何方?

短视频的崛起与发展:走向何方?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短视频在国外的兴起与发展短视频最早兴起于美国。2011年,视频分享应用Viddy正式发布,支持用户拍摄15秒视频,并与Facebook、YouTube等社交平台实时对接,用户第一次体验到拍摄视频并且即时分享的功能。(二)短视频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我国短视频传播可以追溯到2011年,但直到2013年,新浪微博才首先增添了短视频拍摄与分享功能,秒拍和腾讯微视也分别在2013年8月、9月上线,算是正式拉开了移动短视频时代的帷幕。

短视频的崛起与发展:走向何方?

短视频与电影诞生之初的短片形态一样,都是影视制作与传播技术发展的产物,短视频的兴起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机摄影技术和媒体技术等三股力量的合力,短视频也称为“小视频”和“微视频”,本质上是一种短片,短到视频长度可以以秒计算,主要依托于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快速拍摄与编辑,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即时传播和分享。

(一)短视频在国外的兴起与发展

短视频最早兴起于美国。2005年,美国的视频网站YouTube推出最早的短视频平台——UGC(个人注册账户)平台。2011年,视频分享应用Viddy正式发布,支持用户拍摄15秒视频,并与Facebook、YouTube等社交平台实时对接,用户第一次体验到拍摄视频并且即时分享的功能。2014年,Viddy已经达到了5000万的用户量。除此之外,也出现了Givit、Threadlife、Keek等短视频应用。(www.xing528.com)

(二)短视频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我国短视频传播可以追溯到2011年,但直到2013年,新浪微博才首先增添了短视频拍摄与分享功能,秒拍和腾讯微视也分别在2013年8月、9月上线,算是正式拉开了移动短视频时代的帷幕。在4G网络没有到来之前,短视频发展的最大阻碍在于相对于文字和图片来说过于消耗流量成本,常常出现网络不稳定的问题,使短视频加载困难、播放卡顿,这也是阻碍用户观看短视频的原因。2014年7月,中国移动公司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明确将会继续降低4G资费,加强网络建设。随后,美拍、快手、微信等纷纷发力短视频领域,梨视频也成为传统媒体资讯短视频的标杆。2016年,抖音正式上线,短视频行业竞争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正是在这一年,中国4G用户数呈爆发式增长,全年新增3.4亿名用户,总数达到7.7亿名用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58.2%。随着5G时代的到来,用户需求快速迭代,短视频在未来仍是吸收移动互联网流量的巨大“黑洞”。《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较2018年底增长7992万。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同比增长率下降。与此同时,2019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1220亿GB,同比2018年增长71.6%;月户均流量(DOU)达7.82GB/户/月,是上年的1.69倍;短视频应用更成为流量增长的主要拉动力,移动用户2019年使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消耗的流量占比超过了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