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朝商业的崛起与发展

明朝商业的崛起与发展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朝初年,经过战乱和自然灾害的浩劫,渭南县的经济一片萧条。这些积极因素的叠加,为商业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渭南县自古以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的人就不少,且经商比农作获利颇丰,一些“力农致富”,稍有积蓄的农户已不满足于隔三岔五的集市交易,开始做起坐商或短途贩运的摊贩。明初期到中期的一百多年间,渭南的商业活动尚处在初起阶段。这种蓬勃发展的态势被明末清初的战乱、灾害所遏止。

明朝商业的崛起与发展

明朝初年,经过战乱和自然灾害的浩劫,渭南县的经济一片萧条。渭北尽管是粮食产区,但土地荒芜,大部分失地农民食不果腹,加上人口锐减,集市交易惨淡,经商人少坐商则更少。南大吉在《渭南志》中哀叹“渭南民亦庶矣。”朝廷在洪武年间由山西向关中平原人口稀少处大量移民,同时招抚流民,奖励开垦荒地种粮,劝农人栽桑养蚕等。渭南县知县主持修筑了赤水、西风门、东阳谷等引水渠堰五条,以利灌溉。这些措施的实施,加上社会稳定,饥荒年较少,渭南县的粮食产量增加,集市交易逐步活跃起来。全县人口随之大增,明洪武十四年(1382)仅5.8万,1463年增加到11.9 万人,1503年增加到15.37 万人,百年间人口增长2 倍。在粮食较充裕的同时,棉花在渭河以北广泛种植,渭河以南也有少量种植,并成为“服用之物”,不可或缺。县衙大力劝课农桑,有田五亩以上者得种桑半亩,全县农村田间地头到处间种桑树,使宋元以后衰落的蚕桑生产又繁荣起来。

这些积极因素的叠加,为商业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渭南县自古以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的人就不少,且经商比农作获利颇丰,一些“力农致富”,稍有积蓄的农户已不满足于隔三岔五的集市交易,开始做起坐商或短途贩运的摊贩。明成化年间,全县有坐商约五六十户,其中多数集中于县城、渭河主要渡口,大的集镇也有2—3 户,另有一批小摊贩及游走的货郎。经营品种以粮食、布匹、农具、日用品、药材为主。商人的收入明显超过了农业的收入,县衙用税收平衡收入差别,向坐商每年征收税款34181 贯800 文。

明初期到中期的一百多年间,渭南的商业活动尚处在初起阶段。经商人虽逐渐增多,但仍以农业为主,商品交易为从属地位,限于资本及经验的欠缺,尚未形成大的气候。南大吉在《渭南志》中说“渭南之民....独务本业,无大贾,即贸易不越疆,又唯布粟,无他珍异物”。虽然没有越出县域的大贾出现,仍有一些经商的富户。如,棠村里的姜文恭,经商累积家财数万,亦官亦商的官道南家,还有程显、郭起晈、田云等数十人均因经商而家财不菲。(www.xing528.com)

明朝后期,逐渐积累了一定资金的富户在明朝廷“食盐开中”等政策的引导下,已不满足在本地的小本经营,开始向外埠扩张,长途贩运布匹、茶叶、食盐等。孝义赵家家族多人在四川办盐井,泾阳、三原设布庄、茶庄,雇人经营。阳郭的姜家、贺家,故市的常家,蔺店的曹家等,从江南贩运标布、盐等到渭南或者青海、西宁等地。部分坐商见有利可图也加入到行商的队伍。行商一般从商较早,在县境内都设有固定门店且日益富裕。在他们引导下,亲戚、朋友、乡邻多有效仿,更有一批文人雅士弃儒从商。县域内的坐商,摊贩增加了许多,集市规模增大,空前活跃。县城西门外商户最为集中,称为“市曹”,其中惠民药局规模为最大。

这种蓬勃发展的态势被明末清初的战乱、灾害所遏止。1621年白莲教起义,当地盗贼乘势蜂起,公然行劫。1635年、1643年李自成的义军两次占领渭南,向富户索要钱财,仅官道南家就被索要白银160 万两,其他受到打击的富户亦不在少数。尤其是1642年遭遇大灾,民死十之八九。清顺治五年(1648)又遭水灾蝗虫冰雹,十二年(1655)又遇地震,人口离散,经济凋敝,不少坐商关门,商贩歇业,集市“货物日少,器物日孤,没数十年前丰盛。”(增订渭南县志),各业衰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