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轴、套类夹具零件热处理工艺设计优化

轴、套类夹具零件热处理工艺设计优化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9-11 小轴、销、套夹具a)小轴 b)销 c)套热处理技术要求 整体调质后硬度为25~30HRC或38~43HRC。热处理工艺性分析 机床上所用的小轴、小销和小套类零件,工作时需要一定的强度、韧性和塑性。热处理工艺设计1)淬火:在彻底脱氧的RDM-20-8型盐浴炉中于830~850℃加热透烧后,在质量分数为45%水玻璃+5%NaOH的水溶液中冷却12~14s后转入油槽中继续冷却。

轴、套类夹具零件热处理工艺设计优化

1.小型轴、销、套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1)所用材料 图9-11所示为小轴、销、套,其材料为45钢。

978-7-111-41844-3-Chapter09-13.jpg

图9-11 小轴、销、套夹具

a)小轴 b)销 c)套

(2)热处理技术要求 整体调质后硬度为25~30HRC或38~43HRC。

(3)制造工艺路线 从热轧圆钢上下料→机械加工(车削全形,预留磨削量0.3~0.5mm)→淬火并自回火→磨削外圆和内孔→成品。

(4)热处理工艺性分析 机床上所用的小轴、小销和小套类零件,工作时需要一定的强度、韧性和塑性。通常需要的数量较少,且急用。为了适应急需和节约能耗,可采用淬火冷却的余热进行自回火工艺。

(5)淬火自回火工艺设计 在彻底脱氧的RDM-20-8型盐浴炉中于830~850℃加热透烧后,在水中冷却一定时间提出观察回火色,在不会过回火的情况下决定空冷或余热过多情况下继续水冷。其中,图9-9a所示小轴(要求25~30HRC)在水中停留1.5s(回火色为黑红色);图9-9b所示小销(要求38~43HRC)在水中停留2.5s(回火色为暗褐色);图9-9c所示小套(要求25~30HRC)停留约1.5s(回火色为黑红色)后决定空冷。

(6)处理结果 小轴硬度为25~28HRC;小销硬度为42~44HRC(比要求高1~2HRC);小套硬度为25~27HRC。

2.夹具心轴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1)所用材料 图9-12所示为夹具心轴,其材料为45钢。

978-7-111-41844-3-Chapter09-14.jpg(www.xing528.com)

图9-12 夹具心轴

(2)热处理技术要求

1)整体调质后硬度为220~256HRW。

2)Φ72mm表面淬火区硬度≥58HRC,硬化层深度为1.2~1.6mm。

(3)制造工艺路线 从热轧圆钢下料→机械加工(粗车外圆,预留磨削量0.5~0.8mm)→调质处理→机械加工(精车外圆预留磨削量0.2~0.4mm);车内孔和铣键槽达要求→钳工倒角、去毛刺→局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外圆→成品。

(4)热处理工艺性分析45钢整体淬火时,在水中冷却的变形和开裂敏感性较强,在油中冷却,其硬化效果较差。因此,需考虑合适冷却介质,例如冷却能力介于水与油之间的“三硝”水溶液或水玻璃氢氧化钠水溶液等。同时,相应的淬火加热温度应高些(如采用高温快速加热,更加有利)。

(5)热处理工艺设计

1)淬火:在彻底脱氧的RDM-20-8型盐浴炉中于830~850℃加热透烧后,在质量分数为45%水玻璃+5%NaOH的水溶液中冷却12~14s后转入油槽中继续冷却。

2)高温回火:在RJ2-25-6型低温井式电阻炉中于550~570℃加热2.5~3h后空冷。

3)高频感应淬火:采用连续淬火法,其加热温度为870~900℃,喷水冷却;心轴移动速度约为1.5mm/s;感应器高度为10mm;感应圈与喷水圈为一体。

4)低温回火:在RJ2-25-6型低温井式电阻炉中于180~200℃加热1.5~2h后空冷。

(6)处理结果 表面硬度为58~60HRC;高频淬火区硬化层深度为1.2~1.4mm;其余部分硬度为25~27HRC。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