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业革命与现代技术的演化

工业革命与现代技术的演化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世纪下半叶发生了以钢铁冶炼、电力、内燃机、合成化工为中心内容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欧洲、北美国家借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强劲东风,把工业革命引向了更高的发展阶段。在第二次技术革命浪潮中,美国和德国在采用新技术成果方面走在了前面,后来居上,很快赶上和超过工业上的霸主英国。缝纫机的发明是美国对世界服装工业的一大贡献。在这一时期,美国还发明了制鞋机,使制鞋业逐步实现了机械化。

工业革命与现代技术的演化

(1)第二次技术革命 19世纪是人类智慧创造力喷发的时代,各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层出不穷,生产力迅猛发展。19世纪下半叶发生了以钢铁冶炼、电力内燃机、合成化工为中心内容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欧洲、北美国家借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强劲东风,把工业革命引向了更高的发展阶段。19世纪60年代,德国工程师奥托试制成功了四冲程内燃机,后来,内燃机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一种轻便、高效,容易控制的新兴动力机,在许多方面取代了蒸汽机。内燃机被用来推动车辆,从而开创了汽车时代。19世纪晚期,内燃机被广泛用做农业机械的动力机,安装在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农业机械化迅速推进,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宁静。美国人发明的联合收割机,把谷物收割的速度提高了几十倍,后来推广到世界各国。

20世纪初,内燃机被用做飞机的发动机。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和驾驶了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实现了人类翱翔蓝天的伟大梦想。在电磁学发展的基础上,德国人西门子于1882年发明了直流发电机,后经过不断改进,技术趋于完善,为发电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紧接着电动机应运而生。1882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美国建立了第一座火力发电厂,廉价的电能通过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源源不断送往工厂和千家万户。发电站在欧美国家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电开始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电动机不仅被用来推动车辆,出现了电车,而且广泛用于带动各种机床、电梯、电锯等,利用弱电的电话和其他电器也相继发明出来。电灯给黑夜的世界带来了无限的光明

新的炼钢法,解决了规模化炼钢的技术难题。欧美国家采用新的炼钢技术,使钢的生产量迅猛增加,世界钢产量,从1870~1879年的平均年产量172万t,增加到1910~1914年的6503万t,40年间增加了约37倍。在第二次技术革命浪潮中,美国和德国在采用新技术成果方面走在了前面,后来居上,很快赶上和超过工业上的霸主英国。19世纪下半叶,美国和德国等后起的国家采用平炉和转炉炼钢技术,实现了钢铁冶炼的规模化生产,使钢的生产量迅猛增长。美国钢的平均年产量,从1870~1879年的38万t,增加到1910~1914年的2657万t,增加68.9倍。同期德国年产量从31万t增加到1479万t,增加46.7倍,而英国仅从66万t增加到703万t,只增加了9.65倍,比美德两国慢很多。

(2)新型工业部门的兴起 美国和德国在发展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汽车制造业方面也走在世界的前列。(www.xing528.com)

19世纪下半叶,一个新的工业部门——合成化工工业诞生了,化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方法生产染料人造丝塑料化肥药品及基础化工原料。

美国人不仅善于吸收别国的先进技术,而且善于对已有的技术进行改进,并不断发明新技术。1792年,F·惠特尼发明轧棉机,实现了棉花脱籽工序的机械化。这项技术很快又传到了英国和其他国家。1803年,美国人罗博特·富尔顿发明了汽船,从此,汽船航行于大江大河之上,穿越于大洋两岸之间。在现代通信技术方面,美国发明家有独特的贡献。1838年,莫尔斯发明了电磁式电报机,并发明了著名的莫尔斯电码;1875年,亚历山大·贝尔研制成功能够传递声音的机器——磁石电话机;1895年,意大利人马科尼发明了无线电报装置。这些发明实现了意义深远的通信技术革命,它们使地处遥远的人们能够瞬间传递信息,这等于拉近了地球空间的距离,为全球经济联系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工具。缝纫机的发明是美国对世界服装工业的一大贡献。1832~1834年间,沃尔特·亨特研制成功世界上最早的缝纫机,以后各种型号的缝纫机相继发明出来,并在1845年建立了最早的缝纫机制造厂,并开始成批地生产。19世纪50年代,由于缝纫机的广泛使用,使以机械化生产为主的缝纫业蓬勃地发展起来。在这一时期,美国还发明了制鞋机,使制鞋业逐步实现了机械化。

(3)管理成为一门科学 美国在对工厂实行科学管理方面也有很多创新。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和机器组装的流水线的作业方式是生产流程上的最大革新。泰勒发明的管理方法,对每道工序所需的劳动时间进行精确的计算,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