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危险化学品引发化学事故的主要特征

危险化学品引发化学事故的主要特征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毒害性、腐蚀性和放射性许多危险化学品进入机体内,累积到一定量时,能与体液和器官发生生物化学变化或生物物理变化,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这是危险化学品的毒害性。腐蚀性指化学品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破坏其他物质的特性。但是,从安全角度来说,人们更加关注危险化学品对生物组织的腐蚀伤害。一些化学品具有自然地向外界放出射线、辐射能量的特性。

危险化学品引发化学事故的主要特征

(一)易燃性、易爆性和氧化性

物质本身能否燃烧或燃烧的难易程度和氧化能力的强弱,是决定火灾危险性大小最基本的条件。化学物质越易燃,其氧化性越强,火灾的危险性越大。

物质所处的状态不同,其燃烧、爆炸的难易程度不同。气体的分子间力小,化学键容易断裂,无须溶解、熔化和分解,所以气体比液体、固体易燃易爆,燃速更快。由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比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易爆。

物质的组分不同,其燃烧、爆炸的难易程度不同。分子越小、分子量越低的物质化学性质越活泼,越容易引起燃烧爆炸。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比含有饱和键的化合物易燃、易爆。

物质的特性不同,其燃烧、爆炸的难易程度不同。燃点较低的危险品易燃性强,如白磷在常温下遇空气即发生燃烧。有些遇湿易燃的化学物质在受潮或遇水后会放出氧气引燃,如电石、五氧化二磷等。有些化学物质相互间不能接触,否则将发生爆炸,如硝酸与苯,高锰酸钾与甘油等。有些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含有较多的杂质,当它们从破损的容器或管道口处高速喷出时,由于摩擦产生静电,变成了极危险的点火源。

(二)毒害性、腐蚀性和放射性

许多危险化学品进入机体内,累积到一定量时,能与体液和器官发生生物化学变化或生物物理变化,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这是危险化学品的毒害性。(www.xing528.com)

腐蚀性指化学品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破坏其他物质的特性。不同的化学品可以腐蚀不同的物质。但是,从安全角度来说,人们更加关注危险化学品对生物组织的腐蚀伤害。

一些化学品具有自然地向外界放出射线、辐射能量的特性。人体在无保护情况下暴露在大剂量辐射环境中,会受到伤害直至死亡。放射性损害具有滞后性,一些身体受损症状往往需要20年以上才会表现出来。放射性也能损伤遗传物质,主要是引起基因突变,使一代甚至几代受害。

(三)突发性、扩散性和多样性

化学事故大多不受地形、季节、气候等条件的影响而突然暴发,事故的时间和地点难以预测。一般的火灾要经过起火、蔓延扩大到猛烈燃烧几个阶段,需经历几分钟到几十分钟,而化学危险物品一旦起火,往往是突然爆发,迅速蔓延,燃烧、爆炸交替发生,迅速产生巨大的危害。

化学事故中化学物质溢出,可以向周围扩散,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可在空气中迅速扩散,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随风飘荡。比空气重的物质飘落在地表各处,引发火灾和环境污染

大多数危险化学品具有危险的多样性,如硝酸既有强烈的腐蚀性,又有很强的氧化性。硝酸铀既有放射性,又有易燃性。当化学物质具有可燃性的同时,还具有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等特性时,一旦发生火灾,其危害性更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