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方案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方案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是指由危险化学品造成突发、具有破坏力的可能导致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及其他较大社会危害时,而采取的救援活动。图4-5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响应程序1.警情与响应级别确定接到事故报警后,按照工作程序,对警情做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该级响应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来统一指挥现场应急救援行动。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方案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是指由危险化学品造成突发、具有破坏力的可能导致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及其他较大社会危害时,而采取的救援活动。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按照“先救人、后救物,先控制、后处置”的指导思想,当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能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应急救援行动,及时、妥善地处置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程度降到最低,维护城市的安全和稳定。

(二)基本原则

1.统一指挥的原则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抢险救灾工作必须在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指挥下开展。应急预案应当贯彻统一指挥的原则。各类事故具有意外性、突发性、扩展迅速、危害严重的特点,因此,救援工作必须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因为在紧急情况下,多头领导会导致一线救援人员无所适从,贻误战机。

2.充分准备、快速反应、高效救援的原则

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快速做出反应;尽可能减少应急救援组织的层次,以利于事故和救援信息的快速传递,减少信息的失真,提高救援的效率

3.生命至上的原则

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人员生命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当首先保护学校学生、医院病人、体育场馆游客和所有无关人员安全撤离现场,转移到安全地点,并全力抢救受伤人员,寻找失踪人员,同时保护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同样重要。

4.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在确保单位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应急预案应当体现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单位熟悉自身各方面情况,又身处事故现场,有利于初起事故的救援,将事故消灭在初始状态。单位救援人员即使不能完全控制事故的蔓延,也可以为外部的救援赢得时间。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单位应按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规范(预案)积极组织抢险,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安全撤离,防止事故扩大。

5.分级负责、协同作战的原则

各级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危险化学品单位及相关的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实行分级负责、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做到协调有序、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积极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6.科学分析、规范运行、措施果断的原则

科学分析是做好应急救援的前提,规范运行是应急预案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针对事故现场果断决策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是保证救援成效的关键

7.安全抢险的原则

在事故抢险过程中,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抢险救护人员的安全,严防在抢险过程中发生次生事故。

(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1.控制危险源

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控制危险源,防止危险源区扩大或加剧,要及时有效地采取闭阀、堵漏及其他抢险措施等手段,防止有毒有害物质的迅速外泄,缩小污染范围,减轻污染程度,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程度。特别对发生在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区的化学事故,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和事故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及时堵源,控制事故扩散。

2.抢救受害人员

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重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3.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www.xing528.com)

由于化学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面广,危害大,应及时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并向上风向迅速撤离出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4.做好现场清消,消除危害后果

对事故外逸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可能对人和环境继续造成危害的物质,应及时组织人员予以清除,消除危害后果,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对发生的火灾,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洗消。

5.查清事故原因,估算危害程度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的发生原因和事故性质,估算出事故的危害波及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调查。

(四)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响应程序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几个过程,响应程序如图4-5所示。

图4-5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响应程序

1.警情与响应级别确定

接到事故报警后,按照工作程序,对警情做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

2.应急启动

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应急中心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信网络,通知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等),成立现场指挥部等。

3.救援行动

有关应急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迅速开展事故侦测、警戒、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专家组为救援决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当事态超出响应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向应急中心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4.应急恢复

救援行动结束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

5.应急结束

执行应急关闭程序,由事故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

应急救援体系应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事态发展趋势实行分级响应机制,对不同的响应级别,相应地明确事故的通报范围、应急中心的启动程度、应急力量的出动和设备、物资的调集规模、疏散的范围、应急总指挥的职位等。

典型的响应级别通常可划分为三级,具体如下:

(1)一级紧急情况,指能被事故单位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正常可利用的资源指事故单位在权力范围内通常可以利用的应急资源,包括人力和物力等。通常可以建立一个现场指挥部,所需的后勤支持、人员或其他资源增援由单位负责解决。

(2)二级紧急情况,指需要地区政府部门响应的紧急情况。事故部分救援需要由有关部门协作提供,如人员、设备或其他资源。该级响应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来统一指挥现场应急救援行动。

(3)三级紧急情况,指必须利用城市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或者需要城市的各个部门同城市以外的机构联合起来处理各种的紧急情况,通常政府要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现场指挥部可在现场做出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控制事态所必需的各种决定,由紧急事务管理部门负责执行整个紧急事件的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