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淬火与回火的作用及工艺优化

淬火与回火的作用及工艺优化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5-39 经不同温度淬火,580℃回火时力学性能变化曲线a)w2.92%b)w2.05%c)w3.37%图15-40 三种球墨铸铁在油中淬火并在 不同温度回火后的力学性能a)C3.46、Si3.37、Mn0.62、S0.009、P0.069、Mg0.056、RE0.045、940℃油淬 b)C3.53、Si2.92、Mn0.80、S0.013、P0.072、Mg0.04、RE0.045、900℃油淬 c)C3.53、Si2.05、Mn0.75、S0.023、P0.059、Mg0.047、RE0.034、880℃油淬注:成分后数质均为质量分数。图15-41 回火时间对硬度的影响a)w3.61%、w3.11%、w0.04% b)w3.64%、w2.57%、w0.49%表15-22 球墨铸铁淬火回火实例3.淬火与回火应用实例球墨铸铁淬火回火应用实例列于表15-22。

淬火与回火的作用及工艺优化

1.淬火

球墨铸铁淬火可以获得更高的耐磨性及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淬火温度选择在Ac1上限+(30~50℃)比较适宜,一般为860~900℃,保温1~4h淬火。在保证能完全奥氏体化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低的温度,以便获得碳含量较低的细小针状马氏体及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过高的奥氏体化温度时淬火后的马氏体针变粗,并增加残留奥氏体量,甚至出现二次网状渗碳体,使力学性能大幅度降低。当存在过量自由渗碳体时,可先进行高温石墨化,然后降温至淬火温度保温后淬火。淬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示于图15-38和图15-39。

表15-20 球墨铸铁完全奥氏体化正火实例

978-7-111-32817-9-Chapter15-63.jpg

(续)

978-7-111-32817-9-Chapter15-64.jpg

表15-21 球墨铸铁部分奥氏体化正火实例

978-7-111-32817-9-Chapter15-65.jpg

978-7-111-32817-9-Chapter15-66.jpg

图15-38 原始组织和淬火保温时间对球墨铸铁硬度的影响(成分后数值为质量分数:C3.74、Si2.63、 Mn0.30、P0.020、S0.009)

1—铁素体≈15% 2—铁素体≈30% 3—铁素体≈65% 4—铁素体≈100%

(基体组织后数值为体积分数)

2.回火

球墨铸铁回火时的组织转变过程与钢相似,回火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示于图15-40。

低温回火(140~250℃)后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常用于高压液压泵心套及阀座等耐磨性要求高的零件;中温回火(350~400℃)较少采用;淬火后高温回火(500~600℃)即调质工艺在生产上应用广泛,可获得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回火时的保温实践可按t=[铸件厚度(mm)/25+1(h)]计算,回火实践对硬度的影响示于图15-41。(www.xing528.com)

978-7-111-32817-9-Chapter15-67.jpg

图15-39 经不同温度淬火,580℃回火时力学性能变化曲线

a)w(Si)2.92%b)w(Si)2.05%c)w(Si)3.37%

978-7-111-32817-9-Chapter15-68.jpg

图15-40 三种球墨铸铁在油中淬火并在 不同温度回火后的力学性能

a)C3.46、Si3.37、Mn0.62、S0.009、P0.069、Mg0.056、RE0.045、940℃油淬 b)C3.53、Si2.92、Mn0.80、S0.013、P0.072、Mg0.04、RE0.045、900℃油淬 c)C3.53、Si2.05、Mn0.75、S0.023、P0.059、Mg0.047、RE0.034、880℃油淬

注:成分后数质均为质量分数。

978-7-111-32817-9-Chapter15-69.jpg

图15-41 回火时间对硬度的影响

a)w(C)3.61%、w(Si)3.11%、w(Mo)0.04% b)w(C)3.64%、w(Si)2.57%、w(Mo)0.49%

表15-22 球墨铸铁淬火回火实例

978-7-111-32817-9-Chapter15-70.jpg

3.淬火与回火应用实例

球墨铸铁淬火回火应用实例列于表15-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