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罗纹组织的结构参数及相互关系分析

罗纹组织的结构参数及相互关系分析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罗纹组织的结构参数包括线圈长度l、未充满系数δ、在平衡状态下的圈距A与圈高B。对棉、羊毛纱织物来讲,未充满系数一般取21。因此,在给定纱线线密度条件下,根据未充满系数就可求得上机时应该编织的线圈长度。罗纹组织的密度对比系数C一般根据线圈长度及纱线种类来决定,棉纱和毛纱C为0.6~0.9。

罗纹组织的结构参数及相互关系分析

罗纹组织的结构参数包括线圈长度l、未充满系数δ、在平衡状态下的圈距A与圈高B。这里的圈距是指在没有拉伸时由针织物一面求得的两个相邻正面线圈对应点之同的距离。对棉、羊毛纱织物来讲,未充满系数一般取21。因此,在给定纱线线密度条件下,根据未充满系数就可求得上机时应该编织的线圈长度。在平衡条件下1+1罗纹组织的圈高与圈距可由以下经验公式求得:

对于棉纱有:

对于羊毛纱有:

式中:l——线圈长度,mm;

Tt——纱线线密度,tex。

罗纹组织的密度对比系数C一般根据线圈长度及纱线种类来决定,棉纱和毛纱C为0.6~0.9。

罗纹组织的纵向密度PB是以规定长度50mm内的线圈横列数来表示,而横向密度PA是在以规定宽度50mm内,针织物一面的正面线圈纵行数来表示,这时所求得的密度是实际密度,织物两面的实际横密分别用表示。图2-30显示了1+1罗纹、2+2罗纹、3+3罗纹的编织图,其中黑点表示针槽中该枚织针抽去,或通过选针方式使该枚织针不编织。当参加编织的针数一样,线圈长度和纱线细度也相同的条件下,2+2罗纹织物的宽度要大于1+1罗纹,这样在50mm宽度内2+2罗纹一面的线圈纵行数要少于1+1罗纹,即2+2罗纹的实际横密小于1+1罗纹。同理,在上述相同的条件下,3+3罗纹的实际横密小于2+2罗纹。因此用实际横密就难以比较不同种类罗纹组织的横向稠密程度。

(www.xing528.com)

图2-30 三种罗纹组织编织图

如果需要在各种不同种类罗纹组织之间进行比较时,可分别换算成相当于1+1罗纹组织线圈结构的横向密度。若以1+1罗纹组织的横密作为换算标准,即换算横向密度为:

在罗纹组织的每一个完全组织R(R=a+b,例如:1+1罗纹R=2纵行,2+2罗纹R=4纵行,以此类推)中,由于纱线弹性的关系,在正反面线圈纵行交界的地方,反面线圈将以半只线圈的宽度隐潜于相邻正面线圈之后,如图2-28(1)和图2-29所示,即在R纵行中反面线圈纵行隐潜于正面线圈纵行后面的宽度将为一只线圈。因此,在50mm宽度内,隐潜的线圈纵行数为:

这样在50mm宽度内扣除了隐潜的线圈纵行数之后,排列在织物一面的线圈纵行数(相当于1+1罗纹一面的线圈纵行数)为:

由式(2-21)和式(2-23)可得换算横密与实际横密之间的关系如下:

由此可见,在罗纹组织实际横密相同的条件下,完全组织R越大,其换算横密也越大,即针织物较为稠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