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标准化: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措施

标准化: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措施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必须有一种手段使生产部门统一起来,标准化正是这种主要手段和途径。标准化是指以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在现代化生产中,标准化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1988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新的ISO《极限与配合》国际标准。

标准化: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措施

任务分析

现代制造业的特点是规模大、分工细、零件互换性高。必须有一种手段使生产部门统一起来,标准化正是这种主要手段和途径。

1.标准和标准化

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取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指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标准化是指以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

在现代化生产中,标准化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因为一种机械产品的制造,往往涉及许多部门和企业,为了适应生产上相互联系的各个部门与企业之间在技术上相互协调的要求,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技术标准,使独立的、分散的部门和企业之间保持必要的技术统一,使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达到实现互换性生产的目的。为此首先必须建立对那些在生产技术活动中最基本的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由于高质量产品与公差的密切关系,所以要实现互换性生产必须建立公差与配合标准、形位公差标准、表面粗糙度等标准,先进的公差标准是实现互换性的基础。

2.公差的标准化

公差与配合的标准化,对机电工业生产的组织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从适应国际贸易、技术交流的角度考虑,必须进一步与国际标准化接轨。

1959年,我国颁布《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1979年,我国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1962年发布的国际公差制,颁布了新的《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该标准采用的国际公差制具有概念清晰、明确、严密、规律、适用等特点,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公差制。1988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新的ISO《极限与配合》国际标准。1997年后,我国遵循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的方针,结合《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实施十多年的具体情况及反映出来的问题和意见,等效地采用ISO《极限与配合》,陆续颁布了《极限与配合》新的国家标准。

3.标准化过程中所应用的优先数和优先数系(www.xing528.com)

在制定公差标准及设计零件的结构参数时,都需要通过数值来表示。

任一产品的参数数值不仅与自身的技术特性有关,而且还直接、间接地影响到与其配套的一系列产品的参数数值。例如,螺母直径数值,影响并决定螺钉的直径数值以及丝锥螺纹塞规、钻头等一系列产品的直径数值。为了避免造成产品的数值杂乱无章、品种规格过于繁多,减少给组织生产、协作配套、供应、使用、维修和管理等所带来的困难,必须把实际应用的数值限制在较小范围内,并进行优选、协调、简化和统一。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种科学的统一数值标准,使产品参数的选择一开始就纳入标准化轨道,这就是国家标准《优先数和优先数系》(GB321—2005)。凡在科学数值分级制度中被确定的数值,称为优先数;按一定公比由优先数所形成的等比级数系列,称为优先数系。

标准规定了五个等比数列,它们的公比分别为:q5img≈1.6,q10img≈1.25,q20img≈1.12,q40img≈1.06,q80img≈1.03,并分别用 R5,R10,R20,R40基本系列和R80补充系列表示。

优先数系基本系列的常用值见表0-1。

表0-1 优先数系基本系列的常用值(摘自GB/T 321—2005)

可知:(1)优先数系中的任一数均为优先数,任意两项的积或商都为优先数,任意一项的整数乘方或开方也都为优先数。

(2)从R5,R10,R20,R40前一数系的项值包含在后一数系之中。

(3)表列以1~10为基础,所有大于10或小于1的优先数,均可用10的整数次幂乘以表0-1中数值求得,这样可以使该系列向两端无限延伸。

根据生产需要,亦可派生出变形系列,如派生系列。派生系列指从某一系列中按一定项差取值所构成的系列,如R10/3系列,即在R10数列中按每隔3项取1项的数列,其公比为:R10/3=(img3=2。如1,2,4,8,…。

优先数系在各种公差标准中被广泛采用,公差标准表格中的数值,都是按照优先数系选定的。例如,《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中IT5~IT18级的标准公差值主要是按R5系列确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