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标准化的重要性及简化原则

标准化的重要性及简化原则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标准化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应该说明,定义中“最佳”是从整个国家和整个社会的利益来衡量的,而不是从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来考虑的,尤其是环境保护标准化和安全卫生标准化主要应从国计民生的长远利益来考虑。简化原理是指为了经济有效地满足需要,对标准化对象的结构、形式、规格或其他性能进行筛选提炼,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①产品质量合格与否,这个“格”就是标准。

标准化的重要性及简化原则

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对标准化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1.标准化的含义

从标准化的定义中可以概括标准化包括以下含义。

(1)标准化是一项活动过程,其实质是一种制定、发布、实施和修改标准的活动过程,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中心。

(2)标准化涉及的问题范围非常广,除了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活动外,还包括科学、技术、管理等多种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三条规定:“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这是对标准化定义内涵的全面清晰的概括。

(3)这个活动过程在深度上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上升过程,即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在实施中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对原标准适时进行总结、修订,然后再实施。每循环一周,标准就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充实新的内容,产生新的效果。

(4)这个活动过程在广度上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如过去只制定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现在又要制定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过去标准化工作主要应用在工农业生产领域,现在已扩展到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信息代码领域等。标准化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扩展和深化自己的工作领域。

(5)标准化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如生产技术管理和各项管理工作,按照GB/T 19000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可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和社会公共利益;简化设计,完善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扩大通用化程度,方便使用维修;消除贸易壁垒,扩大国际贸易和交流等。应该说明,定义中“最佳”是从整个国家和整个社会的利益来衡量的,而不是从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来考虑的,尤其是环境保护标准化和安全卫生标准化主要应从国计民生的长远利益来考虑。在开展标准化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贯彻一项具体标准对整个国家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而对某一个具体单位、具体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的情况,但为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长远经济利益或社会效益,应该充分理解和正确对待“最佳”的要求。

2.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

(1)统一原理。统一原理是指为了保证事物发展所必需的秩序和效率,对事物的形成、功能或其他特性,确定适合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的一致规范,并使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代的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统一原理包含以下要点:①统一是为了确定一组对象的一致规范,它的目的是保证事物所必需的秩序和效率。②统一的原则是功能等效,从一组对象中选择确定一致规范,应能包含被取代对象所具备的必要功能。③统一是相对的、确定的一致规范,只适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旧的统一就要被新的统一所代替。

(2)简化原理。简化原理是指为了经济有效地满足需要,对标准化对象的结构、形式、规格或其他性能进行筛选提炼,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简化原理包含以下几个要点:①简化的目的是为了使经济更有效地满足需要。②简化的原则是从全面满足需要出发,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达到最高。所谓功能效率是指功能满足全面需要的能力。③简化的基本方法是对处于自然存在状态的对象进行科学的筛选和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换的环节,精炼出高效能的能满足全面需要所必需的环节。④简化的实质不是简单化而是精炼化,结果不是以少替多,而是以少胜多。

(3)协调原理。协调原理是指为了使标准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协调好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相互适应,相互平衡关系确立条件。协调原理包含以下要点:①协调的目的在于使标准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②协调对象是系统内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系统与外部相关因素的关系。③相关因素之间需要建立相互一致关系(连接尺寸),相互适应关系(供需交换条件),相互平衡关系(技术经济招标平衡、有关各方利益矛盾平衡),为此必须确立条件。④协调的有效方式是,有关各方面协商一致、多因素的综合效果最优化、多因素矛盾的综合平衡等。

(4)最优化原理。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样的标准化原理称为最优化原理。(www.xing528.com)

3.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

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手段,是实施科学管理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社会化、现代化,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生产协作越来越广泛,许多产品和工程建设,往往涉及几十个、几百个甚至上千个企业,协作点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跨越几个国家。这样广泛、复杂的生产组合,需要技术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作一致。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统一标准,使各个生产部门和生产环节在技术上有机联系起来,保证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标准化又是实施科学管理的基础,要实施科学管理,必须做到管理机构高效化、管理工作计划化、管理技术现代化,建立符合生产活动规律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物资管理、劳动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一整套科学管理制度,制定一系列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实现管理工作规范化。

(2)标准化是不断提高商品质量的重要保证。①产品质量合格与否,这个“格”就是标准。标准不仅对产品的性能和规格做了具体规定,而且对产品的检验方法、包装、标志、运输、储存也做了相应规定,只要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按标准检验和包装,产品质量就能得到可靠的保证。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准需要适时地进行复审和修订。特别是企业产品标准,企业应根据市场变化和用户要求及时进行修订,不断满足用户需求,才能保持自己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③不仅产品本身要有标准,而且生产产品所用的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以及生产工艺等都应制定相互适应、相互配套的标准。④标准不仅是生产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也是国家及社会对产品进行监督检查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监督检查的主要依据就是产品标准。通过国家组织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不仅可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且对标准本身的质量完善也是一种促进。

【知识链接】

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职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职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职责,商务部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执法以及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办公室等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2018年4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http://www.samr.gov.cn/)定期通告不合格情况或召回情况,加强商品质量监督。

(3)标准化是合理简化品种、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现在许多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生产品种多、批量小、质量不稳定、管理混乱、劳动生产效率不高,经济效益较低。要改变这种状况,主要途径就是组织专业化生产,而标准化正是组织专业化生产的重要前提。标准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合理简化品种”,提高零部件“通用化”程度,变品种多、批量小为品种少、批量大。这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有利于采用先进技术装备,达到优质、高产、低耗、低成本、高效率的效果。

(4)标准化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标准化对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新修订的水泥国家标准,由于合理地规定了氧化镁的含量,可使一些石灰石矿山资源延长开采期10年以上。发达国家木材利用率达95%,而我国只有50%~60%,世界各国都把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作为今后标准化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而我国这方面的任务极为艰巨,标准化工作可谓任重道远。

(5)标准化可以有效保障人体健康、财产安全,并保护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标准化工作,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本法。”强制性标准的广泛制定和强制实施对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应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2018年我国新修订的汽车尾气排放国家标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国六”标准被称为史上最严标准,主要是在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方面更为严格。实施如此严格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与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有关。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2018)》(以下简称《年报》),我国已连续9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环境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机动车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6)标准化是推广应用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桥梁。标准化是科研、生产和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一项科研成果,包括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开始只能在小范围内试验和试制。只有在试验成功,并经过技术鉴定,纳入相应标准之后,才能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

(7)标准化可以消除贸易技术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世界贸易组织中有一项“关税与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也称为“标准守则”,要求缔约国准备建立或采用某一标准系统或认证系统时,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其要点包括:①缔约国标准的制定应以有关的国际标准或其中有关部分作为依据;②应保证制定和采用技术规则与标准的目的不是为了在国际贸易中制造壁垒;③标准的实施在任何可能采用标准的地方进行;④鼓励参加有关国际标准和认证方面活动;⑤为国家级和区域性认证系统的评定创造条件。⑥缔约国对进口国产品和国内产品的测试一视同仁,并鼓励接受另一缔约国做出测试数据。测试方法和测试数据的互相承认,可以极大地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为达到这一目的,各国缔结双边或多边协议是必要的。

根据“标准守则”规定,我国当前采用国际标准的做法是:①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是基本方法之一。这是指我国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国际标准完全相同,编写上不做或稍做编辑性修改。可用图示符号“≡”表示,其缩写字母代号为“IDT”。②等效采用国际标准,也是基本方法之一。指我国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国际标准基本相同,仅有小的差异,但在编写上则不完全相同。可用图示符号“=”表示,其缩写字母代号为“EQV”。③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也是基本方法之一,指我国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国际标准有重大差异,可用图示符号“≠”表示,其缩写字母代号为“NEQ”。

在实际采用上应从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需要出发,充分考虑我国的资源情况和自然条件,要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符合我国有关法规政策,正确地确定采用程度,以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标准体系和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行GB/T 19000-ISO 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开展产品质量认证,包括取得进口国或第三方权威机构的质量认证或安全认证,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