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谦逊礼让的重要性及原则

谦逊礼让的重要性及原则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融让梨的事后来被编入《三字经》,表明了古人对他谦让美德的认同与赞赏。谦让是一种“礼”。孟子是主张人性善的,他认为“礼”是人性的产物,人性中有辞让,于是就有了“礼”。人与人相处,就有了礼让的必要。礼让令人际关系更加美好,令社会充满尊敬友爱的空气。礼让是为了表示对长者的尊敬,对弱小的爱护,对同辈的友谊。礼让不是退让,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该争取的还得争取。礼让是有原则的,不讲原则的退让绝不是礼让。

谦逊礼让的重要性及原则

想必大家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在他四岁的时候,父亲买了一些梨给孩子们吃。他让孔融先挑,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挑了最小的。孔融说,我年龄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哥哥比我年长,应该吃大的。孔融让梨的事后来被编入《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表明了古人对他谦让美德的认同与赞赏。

谦让是一种“礼”。孟子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他认为人之所以有“礼”,就是因为人天生就有谦让的本性。辞让之心使人克服了天性中的自私,懂得去尊重和爱护他人,并且能够牺牲自我,从而超越了野兽的本能。孟子是主张人性善的,他认为“礼”是人性的产物,人性中有辞让,于是就有了“礼”。荀子和孟子一样,也认为“礼”中有“辞让”之义,是人与兽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但他主张人性本恶,所以“礼”不是从人的本性中产生出来,而是由“先王”制定,先王教人学会礼,学会辞让,从而避免了人类本性中的争夺残杀。他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礼让”既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美德,也是哲学家讨论的重要命题;但无论他们如何争论,在礼让对于人的重要性上,哲学家们的意见都是一致的。

生活中处处都需要礼让,为老弱病残孕让座是礼让;做好事不留名是礼让;司机开车,大车让小车,轻车让重车,互相礼让才能顺利通行……人与人相处,就有了礼让的必要。礼让令人际关系更加美好,令社会充满尊敬友爱的空气。(www.xing528.com)

礼让是为了表示对长者的尊敬,对弱小的爱护,对同辈的友谊。礼让不是退让,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该争取的还得争取。有一个“退避三舍”的故事,说的是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时受过楚王很大的恩惠,他向楚王许诺说,假如有一天他能回到晋国当上国君,一旦晋楚之间发生战争,他将命令晋国军队向后“退避三舍”(兰舍等于三十里),以此表示对楚王的报答。后来晋楚果然爆发战争,晋文公也依约命令军队后退三舍。退了三舍之后,晋文公就不再退让,他利用楚军轻敌,指挥军队反击,在城濮大败楚军。

另外,礼让应是有度的,过了这个度,一味地退让,那就不再是“礼让”,而是自暴自弃,是投降。如果不论见了什么车都让,那就别想在高峰时刻过马路。礼让是有原则的,不讲原则的退让绝不是礼让。“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日本侵略军采取“不抵抗”政策,无原则无节制地让步,几乎将半个中国拱手让给了敌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